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节日拥堵怎么治?古人应对出行高峰思路佳

张海岚 /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2016-04-06 19:03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2016年4月2日,沪宁高速南京往上海方向常州段发生重大连环车祸事故,现场至少50辆车连环相撞,交通单向中断,已致3人死亡。

一个清明劫。

民间社会的清明节气,如果变成官方的清明节日?

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而促使清明变成节日的,还是扫墓习俗的出现。

在唐代,比清明节气提前三天的寒食节期间,扫墓习俗蔚然成风。“寒食节,前后一日,都三日暇。家家拜墓。”(日·圆仁:《人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三)当时的扫墓活动通常在清明节气的前十天或后十天进行(早清明,晚寒食)。因为作为节气的清明的日子并不固定,一般情况下,每年春分后15天左右即为清明,会出现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中的一天。因此在5日之前的十天和之后的八天,都算清明节气。

也正因为节期的延续性,自发的扫墓习俗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管理。例如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发生。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甚至长达一个月。唐玄宗不得不颁布政令制定法定假期以规范社会管理。《唐六典》卷二记假宁令有“寒食通清明四日”。其卷六记:“官户奴婢,元日、冬至、寒食,放三日假。”自此,一个民间自发习俗逐渐纳入官方社会时间的管控之中,并且以国家假日的形式出现。

此后历朝历代,都有国家层面的清明假日出现,使得作为节气的清明逐步演变为作为节日的清明。清明,再也没有脱离国家对社会时间的控制体系。从内涵上看,清明的文化意义增加了。但是从时间外延上看,清明的时间属性已经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从一个农事标志的“时间段式”的节气逐渐演变为有固定日期的“时间节点式”的节日。

宋代,清明节已基本取代了寒食节,成为与冬至、元旦并列的三大节日之一,并且有了放假七天的优厚待遇。这无异于今天的“黄金周”。

古人如何应对扫墓的出行高峰?

也是从唐朝开始,无论城内的大街小巷,还是城郊的田间小道,凡近清明,路上满是上坟扫墓的人——既有宫人车马,更多则是担担挑挑的士庶百姓,不管身份地位,不论阶层等级,人人都要出门扫墓。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用“四野如市”来形容这一情形。吴自牧的《梦梁录》中记载的更为夸张:“至日……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车马往来繁盛,堵塞都门。”庄绰的《鸡肋篇》中有言:或寒食日阴雨,及有坟墓异地者,必择良辰相继而出。也就是说,如果天气不好、坟墓不近所居之地,古人也要选择天气好、时间方便之日,再去扫墓。

由此可见,无论是祭祀还是踏青,从古至今,清明时节都是一个出行高峰期。那么古人如何应对出行高峰呢?

查阅史料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历朝历代的政令上都规定了清明节假期的具体时间,但就民间来说,依然保持了清明作为一个节气的时间弹性。我们习惯上说清明扫墓,其实并不仅仅是在清明节这一天,在清明前后的不少日子都可以进行,只是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因时因地而异。

比如,明代杭州一带,扫墓从二月初一之后就开始了。根据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记载:“二月朔日,唐宋时谓之中和节,今虽不举,而民间犹以青囊盛五谷瓜果之种相遗,谓之献生子。自是城中士女已有出郭探青扫墓设奠者,湖中游舫倩价日增矣。”民国期间的辽宁海域,习惯以清明前后十日为扫墓日。上海则有“前七后八,阴司放假”的说法,清明前后的七到八天都可以扫墓。在广东长乐,扫墓要在四月八日前停止,俗信这天闭墓。在广东翁源,扫墓多在春分与清明间举行,因为农事繁忙,也有提前到元宵进行的。而在广西上林,从清明到谷雨都可以扫墓。在山东垦利,自清明节前三日算起,成为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为清明,人们过去于这四日内扫墓。河北邯郸,以每年农历十月一日为放鬼日,以清明节为收鬼日,清明这天阎王要将放出去的鬼收回来,因此,扫墓必须在这天之前完成。在河南洛阳地区,过了二月二就可以开始扫墓了。苏州地区、南通、淮安、盐城等地的地方县志上都有这样的记载:清明,配柳祀先,先后十日扫墓。

此外,除了墓祭以外,祠堂也是家族祭祀的主要场所。祠堂祭祖的时间,历代有变化,各地也不尽相同。比如大年初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节、冬至等节日,各地往往会在祠堂举行祭祖的仪礼,十分隆重。这也相对分散了清明去郊野扫墓的压力。

从各地的民间扫墓时间的不定可以看出,虽然官方指定了“清明节”作为扫墓的官方节日,但是民间依然有着自己的一套社会时间调节机制,作为“节气”的清明的象征意义依然存在,并且实际发挥着民众社会时间的调控作用。在国家制定的“法定节日”中,祭祀习俗中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强大的地方社会“自治”的张力。

怎样进行节日治理?尊重习俗,多一些时间和政策弹性

4月4日一早8点,天马山公墓在九号线洞泾站设立的短驳车接驳点就排起了长龙,扫墓的市民拎着大包小包排队坐车。 澎湃新闻记者 雍凯 图

那么现代呢?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 年,再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一起成为国家法定假日,放假三天。

由此,原本以家庭扫墓为主的清明节再一次与政府的社会时间管控发生了密切关联。和历史上的清明假期一样,当代的清明节也成为了每年例行的出行高峰期。尤其万一遇上“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天气,路况复杂伴随车辆增加,常常容易导致特大交通事故。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折射的是民众的信仰体系得以安放的时间和空间都在压缩。

就空间来说,在当今社会,能够祭祀祖先的家族祠堂已消失殆尽,绝大部分民众以墓祭为主;就时间来说,原本在很多传统节日中都涵有祖先祭祀,如春节、元宵,但近些年来,其他传统节日越发变为“休闲节”和“购物节”,慎终追远的祖先崇拜惟有“清明节”一节承担。而把清明节再一次固定成“法定节日”,又把民间原本有弹性的祭祀时间段压缩为一个社会统一的时间点。以“传承优秀文化”为制定假日初衷的管理者也许没有想到的是,需要解决由此伴生的社会治理问题。

要解决当代清明节的节日拥堵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出发。一是尊重古老的习俗对社会时间的自发调控,使得作为时间点的清明节恢复为作为时间段的清明节气,大力提倡在一个时间段内分散进行扫墓活动。毕竟,社会风俗历来都是国家治理极为重要的调控手段和行政依据。尊重并借助自发的风俗进行社会调控,往往比强势的行政命令效果要好。

二是提倡祖先祭祀时间和形式的多样化。在古代中国,祭祀先祖的时间和场合有很多,如三大鬼节,而清明只是其中之一。当代社会更应提倡祭祀形式的多样化,如网络祭祀等。

孔子曰:使民以时。社会时间的控制体系中最重要的还是顺应天时。在已经脱离农耕时代的今天,岁时的意义更多在于让百姓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体味生命的意义。如果在今天的节日治理中,可以多一些时间和政策弹性,也许“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清明就真的能实现。所谓诗意的生活,也许真的并不在远方。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