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技城|中国与主要制造强国知识产权质量差距分析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中国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申请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发明专利、PCT专利申请数量优势显著,但发明专利有效量占比、多局同族专利数、(注:同族专利是指同一发明思想,但内容有所修改或变动的一族申请,用不同文种,向多国递交,从而公开或批准的一族专利。)重点领域专利布局等主要知识产权质量指标存在明显短板,与世界主要制造强国差距明显。我们认为,知识产权质量如何补短板、强弱项是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
一、中国知识产权申请量全球领先
发明专利申请量蝉联世界第一,制造业发明专利申请占比持续攀升。2019 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约140.1万件,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是排名第二位的美国(约62.1万件)的两倍多。日本以30.8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三位,韩国和欧洲以 21.9万件和18.1万件分列第四和第五位。从时间维度看,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较上年(154.3万件)下降 14.2万件,降幅为 9.2%,其中居民专利申请量由140万件降至120万件。受此影响,全球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下降3.0%,为十年来最大降幅;除中国外,全球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2.3%。从申请领域看,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9.9万件,较2018年增长2.7万件,增幅为7.3%;占全国申请量之比从24.2%增长至28.5%,增幅17.8%,制造业发明专利申请稳步增长。
PCT专利申请量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领军企业加速推进海外布局。2019年,中国PCT专利申请量达到58990件,首次超过美国(57840件)位居全球第一,日本(52660件)、德国(19353件)和韩国(19085件)分列第三、四和五位;2020 年中国以68720件蝉联第一位。从申请领域看,中国PCT申请人集中在数字通信、音视听技术、半导体等领域。在全球前 50家PCT申请人中,中国上榜企业12家,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连续四年成为全球PCT申请量最多的企业。除华为、中兴、京东方等连续多年入围的企业外,惠科(显示器)、国星光电(LED面板)、平安科技(云计算)等多家企业的PCT申请量及排名均大幅提升,领军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加速推进。
多类知识产权申请量全球占比过半,高价值品牌增长迅速。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实用新型申请量达226.8万件,同比增长9.5%,占全球申请总量的96.9%;商标申请总量783.3万件,同比增长6.4%,占全球申请总量的51.7%;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 71.2万件,同比增长0.4%,在全球占比52.3%。商标不仅存在数量优势,价值实现能力也在迅速提升。目前中国在全球商标价值排名居第17位,2020年中国在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单中再创新高,拿下17席,是上榜高价值品牌增速最快的国家。
二、中国制造业知识产权质量与主要制造强国差距明显
有效发明专利占比低、平均维持期限短。截至2020年,中国产业创新相关规划、重大项目、重点平台建设、科创版企业上市,其衡量和评价指标大都是专利数量,缺乏质量导向,致使企业对高质量知识产权开发运用动力不足,提升产业知识产权质量步履艰难。
WIPO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两大知识产权质量关键指标与主要制造强国差距明显。一是有效发明专利占比低。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已达267万件,仅次于美国(310万件),居世界第二位,但从发明专利有效量与申请量(累计)之比看,中国仅为0.26,而韩国0.52、美国0.55、日本0.63。二是发明专利平均维持期限短。2018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6.3年,美、欧、日等主要国家和地区来华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约9.7 年,较国内发明专利高53%。总体而言,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与申请量之比低、专利寿命短,大量发明专利未到保护期就失效或被无效,专利质量不高。
发明专利文本质量低、保护力度弱,难以取得专利“以公开换保护”的实际效果。一是发明专利保护权利要求少。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平均权利要求为8.3项,仅为美国(16.5项)的一半。中国众多创新成果及其应用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应用的关键环节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窄。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过细,涉及数据过于直观具体,难以形成对创新成果的全方位保护。以某化工材料制备方法专利为例,其权利要求包含“腐蚀剂颗粒直径3mm、熔点60℃”等极为具体的数据,竞争对手极易规避,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几乎得不到保护。
制造业重点领域专利布局质量不高,多局同族专利布局占比低、覆盖国家少。统计显示,2015-2017年,全球约85%的同族专利均来自单一专利,但排名靠前的同族专利来源地差异较大。中国同族专利总量占全球的3/5以上,但多局同族专利仅4.6万件,布局占比2.1%。美、日等制造强国分别达到16.7万件和15.0万件,布局占比分别为39%和32%,是中国的15倍以上。中国4.6万件多局同族专利平均布局国家数为2.8个,美、日、法、英等国分别为3.4、3.2、3.4 和3.6个。
从多局同族专利指标看,中国与主要制造强国仍有相当差距。近年来,中国逐渐加大了对制造业专利布局的投入,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有效量从2015年的44.9万件迅速攀升至2019年的121.8万件,但制造业重点领域全球专利布局占比仍然不高。在计算机领域,中国专利布局比例为7.3%,美国为12.5%,韩国为8.2%;在电机装置及能源领域,中国为6.6%,日本为10.1%、德国为 8.8%、韩国为8.7%;在数字通信领域,中国为4.6%,美国为7.8%,韩国为6.3%;在交通运输领域,中国为2.9%,法国为11%,德国为10.3%。不难看出,中国制造业在重点领域的专利布局与主要制造强国差距明显。
三、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补齐知识产权质量短板
以创造高价值专利为目标,提升知识产权质量。高质量发展专项、产业链协同攻关、产业技术基础再造是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亟需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创造和储备的质量导向,强化专利创造和储备的质量考核,以“高价值专利指标”考核代替现有的“专利量化考核指标”。一是加快建设企业高价值专利的专家评议机制,以企业为参与主体,建立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依托工作委员会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专家委员会,分类、分主题、分领域组织专家为企业专利技术质量、法律质量、管理质量提升提供全过程、全链条的指导与服务。二是精准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服务,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企业,必要时采取“一对一”、“多对一”专家指导,助力优质中小企业创造更多高价值专利。
以推动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化知识产权布局质量。一是结合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培育工作,引导行业组织、产业联盟等推荐单位联合专业机构加强PCT专利进入国家阶段的知识产权法律及政策研究、解读和援助,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领域PCT专利布局效率。二是组织专业力量分析全球知识产权布局动向、重大知识产权事件、专利国际竞争态势等情况,研究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规划方案,锚定布局目标市场和领域,推动行业骨干企业对海外知识产权进行前瞻专利布局,拓展企业高质量发展空间。三是引导行业组织、产业联盟、行业骨干企业利用好“一带一路”、RCEP等国际合作平台与机制,抢抓国际产业变革机遇,积极拓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空间和领域;用好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部委协同机制,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护航工程”,组织专业力量为企业布局“走出去”提供高质量确权、快速维权、高效救助等服务,筑牢企业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质量根基。
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保护为切入点,提升知识产权文本质量。一是建立专利申请和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机制,支持企业同专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合作,从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生态建设的角度撰写专利文本。二是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协同推进作用,增强制造业重点领域“专利审查绿色通道”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专利审查绿色通道”机制不应局限于加快审查速度,要注重差异化、策略化,可适当放慢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专利申请审查速度,采用更严格的审查条件,过滤低质量专利文本,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的专利“护城河”,有力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略的推进部署。
(作者廖奕驰、张义忠来自赛迪研究院知识产权研究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