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宗商品“虚火”渐灭?“铜博士”在一季度以六连跌收尾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2016-04-01 19:32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铜价六连跌,创下了1月份以来最长连跌。

大宗商品超跌上涨的历程也许正在步入尾声,被视作全球经济风向标的“铜博士”正在向下修复此前一季度创造的涨幅。

受美元疲软及中国房地产回暖的乐观情绪影响,曾在1月中旬跌至6年来最低点的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一季度上涨逾12%,并在3月中下旬连续涨至5000美元/吨上方。

然而,在3月份的最后6个交易日里,LME三个月期铜却迎来六连跌,创下了1月份以来最长连跌,并削减了此前涨幅。这一现象让市场对中国经济预期再存疑虑,毕竟1月份以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更多是源于情绪上的乐观以及部分产能的退出,而需求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好转。

继3月2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3月31日,标普也作出相同举动。这两大机构的连番下调,让市场对中国需求担忧加剧。彭博援引RBC Wealth Management驻纽约总经理 George Gero称,我们今年所看到了一些数据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好,市场的失望情绪导致一些抛售发生。

巴克莱分析师Kevin Norrish近日也作出类似观点的警告。Norrish在3月28日的报告中将大宗商品定为2016年迄今表现最佳的资产之一,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但是因为基本面缺乏改善,回报收益不可能持续到第二季度,这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很可能是投资者对原材料短期押注策略的支撑,并非长期多样化的买入持有战略。Norrish对今年二、三、四季度的铜价均持下跌观点,认为第二季度铜的平均价格为4520美元,第三季度为4300美元,第四季度为418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制造业PMI数据显示,3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为50.2%,自去年8月份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表明中国制造业终于有了回暖的趋势。但对于代表好转的数据,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还需要做深入和细致的分析,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李迅雷此前表示,1-2月份经济上行基础并不牢靠,投资增速上行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投资资金的一部分来源估计也靠购房的预付款。对原油及其它大宗商品的价格回升,李迅雷认为是超跌反弹,并非周期崛起.

李迅雷同时强调,“即便接下来的数据依然走强,我仍然不认为这是新一轮周期的开端,因为它只是符合短期的反弹逻辑,却与长期的下行逻辑相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