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党史学习】韩兢:这把馆藏日本名刀背后的故事

2021-09-14 11: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小 i 导 读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二楼南段东展厅,有一把日本军刀,标牌上注明:“1945年侵华日军海南警备府司令、海军中将伍贺启次郎投降时呈交的海军军刀。”这把刀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韩练成在日军受降时缴获的,在军事博物馆建馆之初就进行了捐赠。接下来和小i一起,跟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韩练成之子、作家韩兢先生一起追溯这把刀背后的故事吧~

本文约1595字,读完约4分钟

作者简介

韩兢,共和国开国中将韩练成之子。曾任宁夏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中共珠海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调研员。现为作家、北京太昊福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出版人物传记《韩练成画传》、长篇纪实文学《隐形将军》、人物传记《韩练成传奇》等。

“有趣的是:

军事博物馆颁发的捐赠证书上的捐赠人不是我父亲,而是我,且捐赠日期是1995年。

——说起来,这把刀不仅带着历史,还有新的故事。”

说到历史,要从1945年说起。

那时,我父亲是国民党军第46军军长,奉命对日军进行反攻。他于4月率部参加桂柳追击战,5月30日攻克宾阳,6月1日攻克迁江,6月29日与第二十九军配合攻克柳州,7月以后,连续攻克镇南关、雷州半岛,打下廉江。抗战胜利后,率第46军登陆海南,接受日军投降。

侵占海南的日军是日本海军海南警备府,指挥官是伍贺启次郎中将,下辖17个作战单位,官兵43500多人。日军投降以后,“日本海军海南警备府”改称“琼崖日本官兵善后联络部”,伍贺本人也已经改称“琼崖日本官兵善后联络部长”而不是“日本海军海南警备府司令长官”了。

日军高级将领的佩刀都是流传有序的古代名刀,这把刀的刀条刻有铭文:

正面“长曾弥兴正”;

背面“宽文九年八月吉日”。

在日本出版的《日本刀事典》中记载:

“长曾弥兴正”是武藏系著名刀工,在《古今锻制备考》中被列入“最上大业物”。宽文年间为公元1661-1673年,“宽文九年”应是公元1669年。

日本的古刀,都可以改换刀装,跟人换衣服一样,如果用古装,就是武士刀,现在的是海军中将级别的指挥刀装。

韩练成

我父亲——韩练成(1909年-1984年),原国民党高级将领。1942年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共情报工作系统。1948年,脱离国民党部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1949年初在河北平山中共中央社会部归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解放后曾任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甘肃省副省长等。

1959年,我父亲担任军事科学院战史部部长。战史部副部长贾若瑜少将兼任军事博物馆首任馆长,正在紧锣密鼓地为新建成的军事博物馆征集馆藏,看到我父亲的这把日本军刀,很感兴趣,开口就说:“部长大哥,这把刀,一定要给我!”我父亲知道他说的“我”,等于军事博物馆,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这把刀和另外一把短一点的是一对儿,一长一短,长的杀别人,短的自己剖腹,当时这两把刀装在一个锦缎刀袋里。

刀倒是捐了,可那时捐赠藏品较多,越是摆在眼前的越容易忘记,两人都没想起什么手续问题。

事过多年,这把刀显现出它的与众不同,可它的出身成了一个谜。

1984年,我父亲去世。1995年,我向贾若瑜老将军致函询问“当年那把刀”的下落,军事博物馆请我去认,才得以验明正身、并以我的名义办理了正式的捐赠手续,作为“一级藏品”永久收藏。

认刀当天

2009年,是父亲诞生100周年的年份,我去国防大学看望贾若瑜老将军和夫人缪柳西老妈妈,送去追述父亲隐秘一生以及我自己探秘遥遥心路的纪实文学《隐形将军》。

贾老将军还记得取刀那天我父亲说我干过的荒唐事:

当时少年的我曾偷偷拿了这把刀,在军事科学院山根底下比划,一发力,居然拦腰砍断了一棵直径4-5厘米的白杨树苗!如果不是兴奋得忍不住说出来,在刀锋上看不出有一点点痕迹,为此,我不仅遭到一场痛斥,还被罚站一个小时。

这把刀,对从儿时到古稀的我,满满都是开心的回忆,都源于它的根本属性——战利品,源自战胜者一方的骄傲。

但我不会忘记它曾经的罪孽:它的前主人伍贺启次郎在1939年2月至4月,以中国方面舰队T作战部队司令官、第1基地队司令官身份参与“南昌作战”;1944年11月被任命为海南警备府司令长官,直至投降。

它是侵略者手中的凶器。

侵华日军海南警备府长官伍贺启次郎海军中将投降时交出的海军军刀(军博馆藏)

很难想象,这把古代著名刀工制做的名刀,历经四个世纪的“最上大业物”,是怎么在一次又一次嗜血易主的轮回中完好保留下来的。

如今的它,和与它一样被悉心永久收藏、公开常年展出的日本军刀、枪炮、坦克、飞机一起,作为中国人民战胜侵略者的物证,在数以千计万计观众回望历史的视线中,得以新生。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博物馆是学史的好地方。军事博物馆是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人民军队历史的好地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的84周年,是抗战胜利后的76周年,分享这把日本军刀的故事,缅怀先贤先烈,不忘初心,立足当下,开创未来。

文章来源:微军博

文章排版:钟兆雯

往 期 精 选

原标题:《【党史学习】韩兢:这把馆藏日本名刀背后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