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歌女红牡丹》开风气之先,愿夺西方有声影片之席

2021-09-16 07: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摘 要

民众公司开风气之先,既制成了这第一部纯粹的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我仍希望他们不断的努力,一步步的改善,制成无数完美的国产有声影片,以夺西方有声影片之席。

提倡国产的有声影片

作者:

周痩鹃

1

在十余年以前,我们初看影戏的时候,见那影戏片中的人物鸟兽都会活动,委实是像真的一样了,但是都抱憾着那些人物鸟兽只会活动,不会开口发声,未免美中不足,于是人人都抱着一个希望,希望西方人科学上的发明,更有突飞的进步,使那影戏片中的人物鸟兽,一一都会开口发声,不致再看他们只会得动着嘴,而始终无声无息的,如哑吧一样。

果然,科学上的发明,日新月异,竟使我们十余年来的希望,完全达到了。在这二年之间,美国的有声影片,尽量的输入中国。先到了上海,轰动了千千万万好奇的上海人,都要一看这最新的奇迹。于是市上所有的大影戏院,为了迎合上海人好奇的脾胃起见,一律都改映了有声影片,摩维通啊,维太风啊,洋洋盈耳,何等的热闹。

无论懂得英语,或不懂得英语的人,都要去见识见识。一时各大影院中,其门如市。然而看有声影片,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充分懂得英语的,方能听得出影片中人在那里讲些甚么话。单是懂得英语,还嫌不够,必须常和西方人接近,而懂得他们的种种俗语,方能感受到个中的兴味,否则,你还是呆坐在那里,听他们外国观众的呵呵大笑,心里痒痒的,真有搔不着痒处之苦,转不如看着无声影片的字幕,可以了解得多些。

至于不懂得英语的人,倘不先把那张中国说明书细看一遍,那么往往会看得莫名其妙,等于没有看一样。因此有情有节的影戏,大都是为了语言问题得不到一般人的欢迎。所欢迎的,不过是几部花花绿绿的歌舞影片罢了。

皇后大戏院(此照片为私人收藏)

美琪大戏院

北京大戏院

2

我们的国产影片,已有了好几年的历史了,虽不能如欧美各国那么发达,但是流行全国以及南洋一带,也已有相当的成绩。明星公司对于新片的制作,向来很努力,如今鉴于国人爱好有声影片,而苦于言语隔阂,于是受了民众公司的委托,毅然决然的与百代公司合作,创制有声影片,以应社会的需求。

片中所有对白,全用国语,以期普及全国。而一切歌舞游艺,也应有尽有,比了西方的有声影片,诘屈聱牙,一片蛮语的,自然容易受国人的欢迎。方今国人日渐觉悟,对于凡百用品,都在热烈的提倡国货,那么像这样新兴的国产有声影片,自也在热烈的提倡之列。

民众公司的第一部有声影片,就是《歌女红牡丹》,对于剧本的编制,几经修改;国语的发音,几经练习;其他背景服饰等项,也几经推敲。而最感困难的,却是收音的手续,稍不满意,立时废弃。

因此我知道他们曾经在收音的手续上经过了不少的困难,费去了不少的心血,丢掉了不少的金钱,直辛苦了五六个月,方告成功。姑无论其成绩如何,而有这样继续的研究与牺牲的精神,也大可钦佩了。

《歌女红牡丹》剧照

演员胡蝶

3

我听得一位日本回来的朋友说,日本先前的影戏院中,也十之七八开映西方影片,虽经检查员大动剪刀,往往将动人情处的接吻的片段或表演热爱之处大剪特剪,而看的人仍是十分起劲。日本的电影界中人鉴于开映西方影片利权外溢,漏巵太大,因此创制本国的有声影片,据说近来遍映全国,异常发达,使西方的有声影片大受打击。现在日本的影戏院中,差不多十之七八都在开映他们本国的有声影片了。

民众公司开风气之先,既制成了这第一部纯粹的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我仍希望他们不断的努力,一步步的改善,制成无数完美的国产有声影片,以夺西方有声影片之席。也正与日本一样,而一方面还须仰仗国人尽力提倡,提倡国产的有声影片。

……

本文节选自《影院文录》

《歌女红牡丹》

海报

编辑推荐

忠实记录国人对影戏认知接受过程。

内容简介

该书为“海派文献辑录·影院系列”之一,精选晚清1897年至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散见于各种报刊上关于影院文章百余篇,内容涵盖影戏怀旧、丛谈、百业、素描、源流、摄影场记等内容,全面展示了近代影戏院的起源、发展、现状,影戏院特色、内容、类型、轶事、历史事件等以及人们对其态度、感想。

忠实地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以上海为中心,国人对作为舶来品的影戏逐步认知、接受和喜爱的历史过程,可以说是一部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的近代中国影戏文化史。

编者简介

张伟,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逾三十年,相继主持“上海年华”“民国电影”“国际名流与近代上海”等多个学术项目,耕耘于图像文献和城市文化史等领域。

著作有《都市·电影·传媒:民国电影笔记》《西风东渐:晚清民初上海艺文界》《风起青萍:中国近代都市文化圈》《近代影剧说明书探幽》《近代日记书信丛考》等十余种;并主编《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民国时期电影杂志汇编》(167卷)《海派书画文献汇编》等图文书籍多种;策划有60集系列专题片《记忆电影》、20集系列专题片《老电影老上海》、4集系列专题片《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等大型电视节目。

原标题:《《歌女红牡丹》开风气之先,愿夺西方有声影片之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