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螃蟹券“证券化”何时能降温?

2021-09-14 17:16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秋风起,蟹脚肥”。又到了吃大闸蟹的时节。

9月14日,中消协发布“双节”消费提示称,在购买大闸蟹方面,消费者尤其要注意防范螃蟹券套路。很多消费者反映在购买螃蟹券后,或是面临“一券在手,螃蟹难求”的供需不平衡局面,或是收到的螃蟹缩水严重、缺斤短两。

的确,早在一个月前,大闸蟹还没有生长成熟,更没有捕捞上岸,各种大闸蟹礼券已经登陆各大电商平台,这被网友戏称为“活蟹未动,纸蟹先行”。中消协提前打预防针,并非无的放矢。前几年,“母蟹变公蟹”“4两变3两”“3年使用期1年就失效”“现货变期货”等问题已经突显。

此外,还有一些商家左手倒右手,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比如,商家先印好一张面额500元的蟹券,以400元的价格卖出,消费者购买后送给他人,而回收蟹券的回收商将其以250元的价格回收,同时,以300元的价格将蟹券卖给了商家。如此,在“无蟹可给”的情况下,每张蟹券净赚100元。

和月饼券类似,关于螃蟹券空转、“证券化”的乱象,近年来消费者在网络多有吐槽,媒体每年也都在跟进报道,但螃蟹券依然盛行,问题依然频发,这显然值得反思,更有必要深度介入、精准治理。

一般来说,怀着直接食用目的的消费者,首选是去线下市场购买,因为可以直接观察和挑选;但是作为礼品的螃蟹,一张设计精美的信封和卡片更合适,也更容易保存和“保鲜”。只是那些螃蟹券最终的消费者往往并非购券者,而是用于送礼。这其中隐藏的廉政风险,也不可不察。

对于普通消费者,螃蟹券的主要问题还在于缺斤少两、货不对板。仔细审视就会发现,这不过是市场上常见的、典型的责任缺失而已。比如,缺斤少两、变质坏死这些问题,在任何一个线下海鲜市场都可能发生。换句话说,螃蟹券的买卖方式是新的,但是那些突出的问题并不新。

当包装宣传和实物质量不一,当在白纸黑字的兑换期内无法兑现,这些都属于商家责任,按照正常的市场监管给予处罚就行。

关键就在于,一要打通消费者反馈、投诉的渠道,不能让消费者疲于维权,在反复询问和投诉中消耗信心和精力,进而选择一忍了之;二要建立迅速果断、干脆利落的惩处机制,如果商家无法按时按量按质兑换,那么就应该无条件接受消费者的退款要求,否则就要面临强制退赔和额外处罚。

而从治本的角度看,螃蟹券泛滥,还应考虑从源头治理,不能任由商家无限制发券。监管部门或许可以提前介入商家发券环节,核实和评估商家真实的供货能力。如果商家发券量和实际供货能力不匹配,或者根本就是“无中生有”,完全可以限制甚至剥夺商家的发券权。

如此多管齐下,当商家、电商平台、消费者、监管部门之间形成了完整的权责链条,螃蟹券“证券化”,甚至坑蒙拐骗的腾挪空间就会逐渐被压缩。

    责任编辑:王磊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