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百戏之祖”昆曲走进南京高校课堂,意在培养“深度观众”
“昆曲不缺观众,但是我们更需要有深度的观众。在高校开设昆曲公选课,为的就是让大学生知道昆曲骨髓里的美,真正走进昆曲的世界。”3月22日,江苏省政协昆评室第十届“戏曲走进大学生”课程启动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昆曲表演艺术家孔爱萍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4月5日开始,她将在该校开设为期五周的昆曲公选课。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关人士介绍,修完昆曲公选课的同学经过一定的考核方式,将获得相应的学分。
据孔爱萍介绍,此门昆曲公选课名为《与孔爱萍对话昆曲闺门旦艺术》,课程将持续五周,分五讲,包括《昆曲艺术》、《昆曲闺门旦形象之比较》、《杜丽娘的前生今世》、《表演中肢体、声腔的塑造》等。
“在国外有歌剧,而中国戏剧的‘百戏之祖’昆曲有自己固有的唱腔,我的课程会从昆曲的曲牌体到昆曲的肢体语言,都会很详细地为大学生讲授。”孔爱萍表示,昆曲的肢体语言与中国的太极很相近,这些内容都是平时喜欢观看昆曲的观众所熟知的。
据孔爱萍老师介绍,每节课上除了讲述昆曲的理论知识外,还将留出时间与学生互动、演示。“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希望通过系列课程将昆曲独特的艺术魅力带给大学生们。”孔爱萍说。
事实上,昆曲走进高校并非首次。早在2004年,由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就已开始培养青年观众,将该剧的观众群锁定大、中学生。当时,这出经典大戏在校园中巡演成为白先勇团队的主要行程,并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热情追捧。白先勇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这几年由于青春版《牡丹亭》校园巡演成功,基本上改变了中国大陆高校学生对昆曲的认知与态度,现在校园中观赏昆曲已经成为一时风尚。”
“作为我们昆曲表演艺术家最要感谢的人就是白先勇,因为是他最早发起了昆曲走进校园的活动,随后包括苏州、昆山等地还陆续开设了昆曲艺术公开课,为培养昆曲的观众与艺术家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孔爱萍告诉澎湃新闻,现在走进剧院看昆曲的观众与2003年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多,但她们更希望有更多有深度的观众能够走进剧院观看演出。
启动第十届“戏曲走进大学生”课程的主办方为江苏省政协昆评室。据江苏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昆曲室副主任郭进成告诉澎湃新闻,于2004年成立的昆评室曾组织过一次调查问卷,调查发现,当时昆曲观众质量水平不容乐观,所以就“如何培养昆曲的传承人、培养昆曲优质观众“,昆评室近几年也在不停的探索。往年都是由各剧院和文化系统走进校园,此次是有省政协牵头来做这项工作。
“在校大学生对昆曲的欣赏水平有限,所以我们这次组织的走进校园授课的必须是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 让他们把昆曲最精髓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们。”郭进成表示。
据南航大学生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南航艺术学院副院长杨莉莉教授介绍,此课程是南航大学生文化素质系列课程之一,下个月同时开课的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方林的《剪纸的欣赏与制作》,接下来还将邀请更多的艺术家走进南航,以公选课和讲座的方式,为南航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