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11事件”二十年,历史背后的意外、影响、人性

2021-09-14 11: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00分钟,上线就是绝版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不藏着掖着。

为准备今天的文章,Sir上周连刷12部电影,超过2000分钟。

有些第一次看,有些是重温;

有些看得悲伤、愤怒、揪心,有些看得无语、甚至可笑。

——悉数呈现在这篇文章里。

这些电影制作时间横跨20年,涉及9个不同出品方,4个国家和地区,可它们都试图拨开同一个真相,片名都包含同一组数字。

20年前的今天。

全世界目击它被蒙上一层厚厚的灰——

转折点:911与反恐战争

“911事件”二十年。

为什么Sir要说它?

不仅因为奈飞前几天放出这部纪录片《转折点:911与反恐战争》,豆瓣9.0,被网友称作“20年来最好的911纪录片”。

更因为安利好电影,是Sir的本分。

而真正的好电影,借《一代宗师》的台词:

它像一面镜子,带我们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911事件”,便是当下那面最广阔的“镜子”——

涉及20年间的国际关系、反恐战争、经济动荡、宗教理念……

好,打住。

Sir今天仅摘取影像部分。

刷完大量关于“911事件”的纪录片后,Sir越发理解那句著名的评价:

“21世纪全球历史的第一个黑天鹅事件”。

什么是“黑天鹅”?

三大特征:

它具有意外性;

它产生重大影响;

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

《百度百科》

意外、影响、人性。

正是我们为这段历史按下快门时的三段焦距。

(本文所涉及的纪录片单在文末,建议感兴趣的毒饭收藏)

01

意料之外

2001年9月11日上午8点46分。

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北塔),遭到一架被劫持的波音767客机撞击,造成机上所有人员死亡,以及大楼内未知数量的人员伤亡。

17分钟之后,9点03分。

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南塔),亦遭到一架被劫持的波音767客机撞击,造成机上所有人员死亡,以及塔内未知数量的人员伤亡。

画面都看过。

但Sir至今都难相信这是现实——

这才是开始。

撞击后,失事飞机燃油大量泄漏,引发高温燃烧破坏大楼的主体架构。

二次撞击发生一个小时后。

10点05分,二号楼(南塔)十秒内轰然倒塌。

10点28分,一号楼(北塔)也瞬间化为灰烬。

以上画面,全球直播。

两次突然的倒塌,也导致现场部分消防员、警察、医护人员以及参与营救的市民发生伤亡。

而且,当时人们还没反应过来——

这次袭击的目标不仅是纽约。

把时间往前拨一点,9点37分,华盛顿。

另一架被劫持的波音757客机,坠毁在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造成机上所有乘客死亡,以及若干名建筑内的人员伤亡。

10点02分,还有一架波音757客机,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片无人空地上,此处距离华盛顿特区仅20分钟航程。

同样,机上44名成员(包括4名劫机犯)无人生还。

事后证实,正是机舱内普通乘客与乘务员的反抗,才迫使恐怖分子选择了让飞机提前坠毁,避免了首都华盛顿重要目标遭到袭击。

据统计——

911当天,四架民航客机被劫持用于恐怖袭击,总共造成2996人(含19名恐怖分子)遇难。

绝大多数是平民。

全球震荡。

事后24小时内,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第一时间对此次恐怖袭击发表谴责,对美国政府以及遇难者家庭发去慰问提供帮助。

然后呢?

“911事件”的意料之外,不仅在于它规模之大,速度之疾,性质之恶劣。

更在于——

当悲剧如病毒般,以复杂的人性作为载体传播后。

它将发生我们无法预估的变异。

02

土崩瓦解

事件在不同阶层中显示出完全不一样的影响。

先是民间。

纪录片的受访者,有在大楼的酒店工作了几十年的维护工程师,有撞击发生时正在大楼高层的公司管理层,有第一时间赶到的消防员,以及更多与大楼无关的普通路人。

最常听到的一句开场白:

这一天原本很美好,天气晴朗,和往常没有任何差别。

开会的开会,休假的休假,旅游的旅游……

而在他们事后的惊悚表情和只言片语中,逐渐拼凑出恐袭发生时的具体场景。

晃动。

长达20-30秒巨大的晃动,让许多人一开始以为地震了。

第一时间赶到的消防员和警察,开始疏散工作。

虽然现场的管理很混乱,但事后证明,这些疏散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当时大楼内数万人的及时转移,让恐袭造成的伤亡人数,尤其是撞击位置以下的区域,降低99%。

但,剩下1%绝非少数。

一号楼被撞击位置在94-98层间,二号楼被撞击位置在78-84层间,很多处于撞击层位置以上的楼内成员,由于建筑受损和燃起的大火,无法顺利下楼。

一号楼被撞击位置(94层)以上的楼内人员,几乎无一存活。

因不堪忍受浓烟和高温,在全世界电视媒体的直播中,当时的一号楼内至少有超过20人,选择跳下大楼。

从上百米的高度。

他们别无选择。

而由于未曾预料到会有二次撞击,二号楼疏散过程并不及时,部分员工在疏散过程中遭袭,也出现巨大伤亡。

一整层楼化为炼狱。

9:03分,第二架飞机撞入南塔77-85楼,据估计,当时南塔剩下600多人处于撞击区域及上方未撤离。飞机刚好扫过78楼的空中大堂,将正在等电梯撤离的两百余人几乎全部杀死。

78楼因此成为死亡最惨重的楼层。

——维基百科

相比撞击,更令人难以预料的是大楼的突然倒塌。

纪录片重现了二号楼突然倒塌时的场景:

疯狂逃命的人群,突然袭来的烟尘,遮云蔽日,吞噬一切。

仿佛世界末日提前预演。

这样的场景,Sir相信扎导拍《蝙蝠侠大战超人》有参考:

但911,不是电影,是纪实。

倒塌时,楼内还有不少消防员在救人,由于无线电通讯被干扰,大量消防员还没意识到危险来临。

一声巨响,一切都结束了。

据统计,911事件中,地面上有近300人被高空坠物砸死,其中有不少是参与救援的群众。

而第一批前往救援的消防员,警察,医护人员,也有超过400人死亡。

纪录片中,一位警局局长说到:

从现场群众,到一线救援人员。

从美国老百姓,到中国老百姓。

911事件在21世纪初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加持下,震撼了无数人。

“仿佛世界都在土崩瓦解”。

冷战后美国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面对如此困惑和伤痛。

大多数美国民众选择的排泄方式,空前一致——

愤怒。

03

举国出击

官方一开始也是懵逼的。

911袭击的档口,美国总统小布什正在一所小学里参加活动,给孩子们讲故事。

第一次袭击,总统还没当回事,可能是飞行员犯病了吧。

第二次袭击,确认美国遭到恐怖袭击。

表情瞬间僵硬——

总统的座机仓促起飞,各种安保计划临时上马,各种严厉的命令被传达出来,比如航空管制。

以至于当93号航班坠毁在宾夕法尼亚时,官方一度不能确认,这架飞机是不是自己打下来的。

政府真的完全手足无措吗?

不是。

起码目前大量的调查已经证实:

911发生前,中情局就已经掌握了恐怖袭击部分参与者的信息,却由于各官僚机构之间的沟通问题,官方既没有继续调查,也没有后续跟进。

最终导致恐袭没被提前阻止。

事后,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选择,几乎只有——

打回去。

但,怎么打?

大多数美国高层分成两派:一派选择激进,一派提倡冷静。

现在回看,激进派最终占得上风。

民众的痛苦、愤怒、悲伤……所有的不理智情绪,开始成为政客们实现野心,攫取利益的砝码。

比如,总统和他的幕僚们,用爱国的名义,利用民众情绪,直接压过两党分歧,从国会要到授权。

可以以911的名义,对美国的任何敌人宣战。

比如,总统召集所有大国,重复着一句话:

支持我,不然与我为敌。

甚至,期间还通过了臭名昭著的《爱国者法案》,授予国家安全部门监视本国国民的权力。

邮件、通讯、电话,以及网络监听……

明面上,阻止911事件再度发生;暗地里,在互联网时代提前让政府获得成为上帝的权力。

这就是之后“棱镜计划”和“斯诺登事件”的源头。

之后的事我们都知道了——

启用关塔那摩监狱、发明各种非人道的虐囚刑罚、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动“反恐战争”,打阿富汗,打伊拉克,打叙利亚……把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送上战场。

统统以“反恐”与“复仇”的名义。

04

二十年余波

如果要Sir从这12部电影中选出印象最深的镜头。

几乎每部片都会出现这一幕——

民众尖叫着落荒而逃时,警车、消防车,却不断呼啸着警笛冲进烟雾里,废墟里。

冲进去会遇到什么?

谁也不知道——

一号塔被撞击后,纽约市消防队动员超过200个单位参与救援,大量消防员在未到指挥中心报道的情况下就奔赴现场。

当时上级只发出一条模糊的指示:

尽可能往上走,尽可能救人。

不知道具体位置,不清楚具体火情,但是,在一众下楼逃难的民众中,他们是第一批“逆行者”。

一个消防员装备有60磅(约54斤),一分钟才能爬一层楼,他们要爬80层左右,才能到达撞击位置,开始救火。

而这第一批人,很多都没能活下来。

高层建筑的救火是世界级难题,再加上无线电通讯失灵,现场指挥混乱,大楼瞬间倒塌等一堆因素。最终343名消防员在911事件中殉职,包括纽约市的消防局长和第一副专员。

他们固然是英雄。

我们却不见英雄的墓碑。

倒塌发生后,扬起遮天蔽日的烟尘。

未等烟尘消散,第二批消防员在当天下午到达,甚至当局为尽快安抚人心,让消防员们进入现场清理废墟。

还对外宣称:工作环境是安全的。

表面上,灾难的确已经结束。

可当消防员真正进入废墟——

航空燃料和120万吨的大楼建筑材料交叉燃烧,烟尘中饱含各种有毒物质:混凝土颗粒、石棉、玻璃纤维……此后整整十个月,消防员们成功清理出1641名遇难者遗体。

但在参与清理和救援的72000人里,大量人出现呼吸道疾病,超过8000人罹患癌症:白血病、食道癌、肺癌、皮肤癌、甲状腺癌……

截止2018年,超过2000人因救灾工作死去。

而2011年之前,美国政府一直以患癌与救援相关性不足为由,拒绝支付消防员的善后费用。

逼得美国社会各界都加入帮消防员讨钱的运动中。

……

诚然。

“911事件”后,世界肉眼可见地发生巨变。

政治、文化、经济……

可真正让Sir动容的,是当镜头落在个体时。

来自各行各业,不同的身份、肤色,不同国家的个体。

他们和突如其来的命运邂逅、犹豫、坚守,最终与之对抗的样子。

这也是为什么“911”后二十年间,总有人要用胶卷记录下尽量多的声音、更琐碎的细节、更深入的调查……

除了留下人们对国际大事的谈资。

最终,整理出一条隐隐串起整个事件的线索。

不是国际时局。

不是恐怖主义。

甚至不是真相。

而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

“人性”。

05

何为人性

对,何为人性?

“黑天鹅事件”最后一个条件是这么说的:

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

一语成谶。

所有纪录片中,有一部《华氏911》流传甚广。

再次证明人类对阴谋论的偏爱。

在美国民众愤怒情绪的最高峰时播出,观点也语不惊人死不休:

《华氏911》怀疑,整个“911事件”就是一次美国政府借口发动战争的自导自演。

电影给出不少碎片式的“证据”:

911发生后两天,美国政府曾特许142名包括本拉登家族成员的沙特人,离开美国;

早在小布什当上总统之前,布什家族就已经和沙特,甚至是拉登的家族建立相当密切的经济往来。而这个集团从事军火行业,在美国对外战争中大发横财。

911后,布什还以“不能向敌人展现我们的调查手段”为由,阻止对911事件的调查。

当然,这些“证据”最终并未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或证伪。

事实上不仅《华氏911》。

几乎所有关于“911”的影像,都体现一定程度的撕裂。

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不同对象。

展现出的态度可以说是完全相反。

比如早期拍摄的一些纪录片,民众反映差异很大。

有人怒目圆睁:

有人哀伤低落:

有人容光满面:

不可思议?

这些面目是真的吗?

Sir觉得,是也不是。

因为人性的第一层,必然是情绪。

众多受访者中,Sir对一位女性印象深刻。

她是当时美国众议院中来自加州的女议员。

“911”后,总统急需国会授予他动用武力的权力。

国会两党数百位议员,也不愿对抗民意,决定顺势通过临时起草的《使用军力授权法》。

是她在国会投下唯一一张反对票。

理由在今天看来,起码算理智:总统不该拥有无限“开火权”。

可这一瞬间的理智,给她带来什么?

谩骂、诅咒、无数封投诉邮件。

以及死亡威胁。

情绪又一次盖过理智。

Sir看见许多媒体在回顾“911”时引用了钱理群教授的话。

他在《十三邀》上说的话,实际上是在评价我们的“后疫情时代”:

我们处在一个无真相、无共识、没有确定性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它的危机和别的时代的危机不完全一样,它现在让人恐惧,让人不安,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

的确,放在“911”同样适用。

那怎么办?

面对“三无”时代,钱理群也给出三个方法,立为自己的原则:

1、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

2、等待,这时候不能着急,需要耐心;

3、坚守,坚守基本的价值判断与立场,不能在一片混乱中就跟着大家走。

钱老师说得很对。

Sir还想作一些具体的补充。

正因为人性的弱点难以攻破,我们才需要近距离凝视那些人性挣扎露出血肉的瞬间。

还是回到影视。

两部我们都熟悉的作品。

也是Sir认为灾难题材中最能体现人性的两个细节。

一个,关于疫情,《在一起》。

改编自武汉金银潭医院的章节,讲新老两任院长应对新冠疫情爆发的故事。

忙碌过后,两人深夜抽空去街上吃热干面。

吃着吃着,年轻院长突然咳嗽两声,他赶忙解释,“呛到了”。

只是呛到?

下一个动作,赶忙转身——

背对老院长。

这动作已经够细致了。

但你仔细观察周一围这个转身:

先向右转,看了一眼,不对,再向左转。

右边,有面摊。

尽管面摊离他还远,尽管小哥戴着口罩,尽管当时还没确定新冠病毒以飞沫传播。

但人性,有时候就是长期坚守的本能。

另一个,《切尔诺贝利》,结局一场戏。

审判间歇,副主席鲍里斯与科学家勒加索夫最后一次对话。

自知命不久矣的鲍里斯,完全对勒加索夫袒露心扉:

“我无足轻重……”

“在一群蠢货中,他们误打误撞地把一个好人派过来了。”

“你,维勒利,你才是最重要的那个人。”

在此之前,这是一个掌握国家一半人生死的掌权者。

突然,一只小青虫刚好落在鲍里斯的手掌。

他用手指轻轻托起小青虫,看着它顽强而不知疲倦地向前蠕动。

“It's so beautiful.”

鲍里斯忍不住赞叹这种生命力。

再回头看看自己。

已被辐射、疲惫和年龄,折磨到不断咳血,形如枯槁。

这瞬间,你能看见人性的光辉如何从绝境和强权中松绑,释放。

人性是什么?

人性复杂。

它包含面对变故的汹涌情绪,依赖惯性的经验本能。

最终,它落在生命对生命的怜悯。

20年的真相追寻,是对逝者的怜悯;

回望历史,警惕当下,是对我们自身的怜悯。

怜悯不是懦弱。

怜悯是人类更深沉的勇敢。

本文涉及的片单⬇️

911纪录片(2002) 豆瓣8.9

国家地理:透视9/11(2005)豆瓣9.3

911改变美国的102分钟(2008) 豆瓣8.6

脆弱的变化911:美国策略(2009) 豆瓣8.1

911:消防员的故事 (2011)

震惊世界的一天(2011)豆瓣7.8

911:美国心脏(2013) 豆瓣7.4

911事件15年回顾 (2016)

911:美国的一天(2021)

转折点:911与反恐战争 (2021)豆瓣9.1

93号航班(2006) 豆瓣7.8

华氏911(2004)豆瓣7.9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原标题:《2000分钟,上线就是绝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