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审视自己 | 卢西安·弗洛伊德:自画像
编辑:目刻时光
来源:网络综合
“创作自画像时,我始终避免画出快乐的神情。如果可能,要对自己苛刻一些。”
——他说。
1993年,刚过70岁生日,他就创作一幅他自己的全身像。画面中,他穿着未系鞋带的靴子,面对观众,挥舞着他的调色刀,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武士挥舞匕首一样。“《工作中的画家,映像》(Painter Working,Reflection),”现在,这幅作品被评论家和艺术历史学家认为是他最伟大的自画像。
他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
卢西安·弗洛伊德:自画像展
纵观美术史,艺术家们——也许最著名的是伦勃朗——把自画像视为通往心灵的视觉路径图。它们是一个极端内省的机会,一个反思生命意义、时间流逝和临近死亡的机遇。
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是这个时代最著名的肖像画家之一,也是20世纪为数不多地以多种形式描绘自己的画家之一。
2018年底,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了《卢西安·弗洛伊德:自画像展》,而后2019年,该展览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举办(10月27日至1月26日),3月1日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开幕。
弗洛伊德风暴,再一次掀起。
▲《工作中的画家,映像》(Painter Working,Reflection)
在他70岁的自画像《工作中的画家,映像》(Painter Working,Reflection)(上图)里,他手握调色板和油画刀,穿着未系鞋带的靴子,面对观众,挥舞着他的油画刀,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武士挥舞匕首一样,意寓他一生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大胆的一个项目。
“我觉得很不自在,”他在这幅画完成前对一位采访者说。“很少有人对做模特不厌烦的。但是我想,那么多人都经历了,我也应该让自己接受同样的待遇。”
这次展览汇集了50多幅弗洛伊德的自画像——油画、素描和蚀刻版画——来自公共和私人收藏,其中一些多年未在公共场合露面。它大致按时间顺序分为六个部分。这些自画像在此之前从未被作为独立的创作元素进行展出和研究。
展览现场:
生命的色彩
“我不要人们注意色彩,我要的是一种生命的色彩 ”。
——弗洛伊德
他的绘画以犀利,敏锐的笔触直击当代人的肉体和肖像。围绕这位远离当代艺术潮流,离群索居的艺术家的讨论已经很多,但真正深入解读他丰硕艺术成就的展览和讨论可能刚刚开始。
粗犷奔放,情感充沛。丑陋的同时却散发着美感,这种矛盾色彩像具有魔力一般让人们无法移开他们的目光。2008年,他的肖像画《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 》在佳士得拍卖行纽约支行拍得3364万美元的高价——是迄今为止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一件。
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他定居在伦敦,将自己处于孤僻和封闭的状态,远离喧嚣的国际艺术潮流,更多地向自己领域的纵深开掘。他的画结构紧缩而有力,其所描绘的胴体通常是绷紧而饱满笔触显露,有时呈现出无序、粗鄙的状态,在这点上他的一些作品具有某种表现性的效果,他不喜欢人们过多将注意力集中在色彩上,他说:“ 我不要人们注意色彩,我要的是一种‘生命的色彩’ ”
弗洛伊德的自画像:
▲弗洛伊德,《拿羽毛的人》,布面油画,76.2 x 50.8cm,1943
▲弗洛伊德,《吃惊的人》,铅笔,1948
▲弗洛伊德,《酒店卧室》,布面油画,91.5 x 61 cm,1954
▲弗洛伊德,《有两个孩子的倒影(自画像)》,布面油画,91.5 x 91.5 cm,1965
以作品审视自己
自画像是外界解读艺术家本人的最直接窗口。
和美术史上其他大师相仿,弗洛伊德的自画像在他的作品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卢西安·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孙子这一身份,让很多人会有所联想,但他直接否认了所谓心理分析的说法,他的言论表现出一个画家的坦率:“创作自画像时,我始终避免画出快乐的神情。如果可能,要对自己苛刻一些。”
▲弗洛伊德,《反思》(自画像),布面油画,55.9 x 55.3 cm,1985
从1939年开始最早的肖像画创作,他的自画像涵盖其近七十年的艺术历程,也从自画像探索出画家的心灵和艺术发展的联系,并且可以追溯从他早期创作的线性图形到后来绘画风格的演变。
18岁时,他的脸庞平坦,眼中闪烁着忧郁的光芒;21岁时,他穿着一件深色外套戴一条窄领带,有着笨拙的大耳朵,看起来古怪而镇定,手里拿着一根白色的羽毛。
无形的画笔也在一次次的在探寻着自己。露半张脸与植物对话的自己、反思的自己,镜子中的自己没画完的自己.....
当这些贯穿其一生的自画像同时呈现,似乎能看到艺术家对自己的研究,他年轻时将自己描绘成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卡同(Acteon),在生活中稍作沉思;但在他71岁时,则以仅穿一双鞋的裸体面对自己。可见他对衰老过程的深入研究。
他倾听这个世界,坦然面对,毫不畏缩。
弗洛伊德的自画像:
▲弗洛伊德,《沙发上的镜子》,布面油画,18 x 13cm,1966
▲弗洛伊德,《植物的内部的反射肖像(自画像)》,布面油画,121.8 x 121.8 cm,1967-1968
▲弗洛伊德,《反思》(自画像),布面油画,66 x 50.8 cm,2002
每一件自画像作品,都见证了艺术家以自己为写照的艺术发展,以自己不稳定的形象进入画面,与自己对话、被赋予自己、为自己创造。偶尔对画面外瞥一眼,或者转过身来,似乎不知所措但又清楚了解自己。
“绘画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想退休。”他曾说:“我想画到死。”
世人来来往往,当尘嚣远去,方见最真实的自己。
《卢西安·弗洛伊德:自画像》
展览配书:《卢西安·弗洛伊德:自画像》。再现了弗洛伊德的所有自画像。
弗洛伊德引人注目的自画像提供了对这位神秘艺术家心灵的洞察,并记录了他艺术发展的风格。
弗洛伊德的自画像发自内心,毫不畏缩,经常是裸体的,让我们对他作为一个画家的风格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作品不断地提醒着观者这位艺术家的存在感,无论他是直接面对着观者,还是仅仅以阴影或倒影的形式呈现。权威人士——包括那些熟悉弗洛伊德的人——撰写的文章探讨了弗洛伊德的生活和工作,分析了自画像在他的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他在研究自己时所保持的强度。
内页范例:
原标题:《审视自己 | 卢西安·弗洛伊德:自画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