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民女主播”海霞:21岁进央视,嫁清华教授,直播示爱撒狗粮,这回却“不专业”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砍柴书院 ,作者书院特邀作者
砍柴书院.
把读书写作的兴趣,变成赚钱养家的能力
来源:李砍柴(ID:kanchaishuyuan)
近期,新闻联播主持人海霞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镜头里的她,疲态尽显,面容憔悴,并且,播报过程中,泪水几欲夺眶而出。
这与她以往无可挑剔的完美状态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谁料,她的这次“不专业”,竟无人挑刺,无人苛责。
这是7月21日《新闻联播》官方账号所发布的一则视频。视频中,海霞素颜出镜,端坐于直播间内,对河南灾情进行报道。
她用最朴素的话语,道出最真切的关怀,她说:
“天不帮忙,人更要努力。在风雨面前,大家一定要一起扛。”
这位从河南走出来的“国民主播”,带着中原姑娘的质朴与深情,为家乡发声。
耕耘28载,海霞几乎无一差评。无疑,她的魅力源于专业,但,又不止于专业。
01
1972年,海霞出生于郑州,父亲是外贸干部,母亲是小学语文老师。
从小生活在知书达理的家庭氛围中,这让长相甜美的小海霞,又多了几分不俗的气质。
在母亲的影响下,海霞小小年纪说话就有了播音腔,于是,从小学起,她开始频繁参加各种播音比赛。
7岁那年,海霞拿到人生中第一个与播音有关的冠军。后来,她屡战屡胜,奖杯拿到手软。
然而,对于海霞而言,得奖只是其次,通过自己的表述,能让他人领悟到语言背后的力量,这才是令她感到幸福的地方。
高考前,她准备报考北京广播学院。
确立目标后,全家人一致决定,摒弃所有娱乐活动,全员闭关备战高考。谁知,这一闭关,竟让海霞差点儿与广院擦肩而过。
当年,北京广播学院的招生消息在电视上播出,不看电视的这家人自然错过了报名日期。
海霞母亲偶然得知后,二话不说,直接抱起海霞的一摞奖状,火急火燎地赶到广院在河南的报名处。
在母亲一个劲儿地执着解释下,工作人员竟被她深深感化,破格为海霞补报了名。
就这样,海霞幸运地拿到那张驶向实现播音梦想最高学府的船票。
果然,海霞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她以文化课、专业课双料第一的成绩,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
然而,进入大学后,海霞才发现,昔日的光环再耀眼,来到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竟也变得无比黯淡。综合下来,她几乎是班上最“弱”的那个。
还能怎么办?要么消沉放任,要么奋起直追。海霞选择了后者。
大学四年,她没有睡过一次懒觉,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找个没人的角落练声。下课后,只要楼管员不来驱赶,她就一直躲在录音教室练习。
从来没有白费的努力,毕业时,海霞四年总成绩稳居全班第一,她顺利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早间新闻》节目。
这一年,她才21岁,风华正茂,斗志昂扬。
工作半年后,恰逢央视大刀阔斧地进行新闻改版,年轻的海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02
经过改版,《晚间新闻》由录播形式改为现场直播形式,由海霞担任第一任主播。这对一位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播报零失误,还要把控好全程节奏。
不负重任,海霞出色地完成了。
镜头前的她,语态自信,笑容大方,一档非黄金时段的新闻栏目,竟因她的一颦一笑而变得生动起来。
直播结束,已是夜幕沉沉,海霞便一个人对着当天的节目录像带,一遍遍地回看、暂停,细抠自己的表情动作、语调起伏,甚至到每个过渡眼神。
如同雕刻一件作品似的,海霞把自己一点一点地打磨成她心中完美的样子。
1999年,一句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开篇语,渐渐被全国观众熟知: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室,海霞现在为您播报。”
这是她参与创办的《现在播报》栏目开篇语,这档节目在当时,担得起“前卫”二字:第一次启用固定主持人,第一次用主持人做片头,第一次由主持人在节目中自报姓名。
是闪亮亮的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这档节目,海霞几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付诸于此。她改变了正常的作息规律,放弃了所有的娱乐社交。两年里,海霞一共休息4天。
她的全力以赴,最终换来了《现在播报》收视率跃居全国第一的成绩。同时,海霞这个名字,也与“国民主播”划上等号。
2007年12月6日,35岁的海霞首次出现在《新闻联播》的镜头里。这时,观众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国脸”,既可以庄重,也可以典雅,既可以严肃,也可以亲和。
开播24天后,人民网做了一次关于“海霞亮相《新闻联播》,您感觉怎样”的调查。
结果如何?八成以上的观众做出“喜欢”和“支持”的反馈。
对于海霞来说,这大抵就是对她所有付出的最大褒奖。
在《新闻联播》这方主播台前,海霞一坐就是14年。几千次的播报,她接近零失误。而那次“12分钟加急稿”的完美展现,更是让海霞一举“封神”。
2020年初,正在播报新闻的海霞突然接到一份关于疫情的加急稿,全稿近3000字。导播甚至还没来得及将全文录入提词器中,稿子便直接塞进她的手里。
在没提前看过一眼稿子的情况下,海霞没有卡壳,没有错字,并且自然流畅地将整条新闻播报完成,期间,她还数次抬头,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
能扛事,亦能成事。海霞凭借她过硬的专业素养,闪耀在央视镜头前。
然而,谁能想到,镜头之外的她,却是一位被丈夫“宠坏”的娇俏小女生。
03
海霞和丈夫罗永章相识于偶然,相恋于用心。罗永章是山东栖霞人,在生物化学领域颇有建树。
有一次,罗永章去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家做客,正好遇到过来串门的海霞。海霞刚要开口介绍自己,谁知,罗永章竟热情熟络地说道:
“我当然认识你,央视的名嘴嘛。”
罗永章在国外留学的那些年,能看到的国内节目非常有限。异乡漂泊的日子里,《现在播报》成了他聊以慰藉的思乡寄托,而主持人海霞,也成了他最熟悉的陌生人。
两人相识后,这位实在的山东大汉每次到北京出差,都会给海霞扛上一箱栖霞大苹果。
尽管罗永章身在烟台,但心思却一直留在北京,就连北京的天气冷热,他都了如指掌,以便随时提醒海霞带伞添衣。
在罗永章的“温暖”攻势下,海霞慢慢被他的体贴和细腻打动。
2000年2月,海霞到烟台出差,临行前,罗永章故作神秘地对她说:
“你来后,我要送你一件礼物。”
不料,这件神秘的礼物,居然让海霞当场落泪。
出现在海霞面前的礼物,是一屋子的多米诺骨牌。罗永章让一脸懵状的海霞推倒第一块骨牌,“哗”地一声,随着骨牌一张张相继倒地,几个大字赫然显现:
“海霞,罗永章爱你一百年”。
罗永章耗时两个月的表白策划,终于没有白费,他成功抱得美人归,而此时,一个问题又冒了出来,那便是热恋中的他们还要继续面对分隔两地的局面。
放弃烟台刚起步的事业,追随海霞去北京,一切重新开始。这就是罗永章做出的承诺之举。
半年后,两人步入婚姻殿堂,而罗永章也顺利任职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每一个向上的人生,都会有好的结果。直播间里,有海霞热爱投入的事业,回到家中,有她相濡以沫的爱人。
2001年,海霞的人生又因女儿的降临而愈加丰盈,她曾动情地感慨:
“现在,我觉得生活真幸福。”
如今,两人结婚20年,依旧恩爱如初。2020年跨年之际,海霞还在全国观众面前“大撒狗粮”,高调表白罗永章。
视频中,海霞被问道:“2020年最后一个拥抱,你想送给谁?”
此时,海霞笑靥如花,她一脸甜蜜地说:
“要送给最爱我的人。因为平时都是你最关心我、最包容我、最支持我、最呵护我。”
在亲密中得到抚慰,在共鸣中彼此成长,这难道不是爱情最好的样子?
04
如果说,主播工作是海霞当下的热爱,那么“推普脱贫”便是她长远的思量。
作为政协委员的海霞,她的提案一直围绕“贫困地区普通话推广”这一主题。她曾细心地发现,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为对普通话的生疏,甚至都无法听懂老师在讲什么,更别提要去接受更多的教育。
海霞只想通过自己的带动和努力,帮助这些孩子打破交流壁垒,让一个人、一群人靠着学习和读书来实现改命。
为此,她发起过“石榴籽计划”,录制过“经典古诗文诵读”“幼儿365句”等普通话教学音频。
直到今天,海霞仍然坚持耕耘于这件耗时耗力,但却意义非凡的事情。
有细致入微的体悟,也有独当一面的格局,有心系他人的深情,也有思虑未来的胸襟。
如此看来,海霞竟让自己活出了“多面女将”的风范。
战旗猎猎的沙场上,她挥斥方遒,陷阵冲锋,敢闯敢拼,飒劲十足。待到归园田居时,脱下战袍的她,又是这般安然素雅,尽享着家庭的温暖。
她是国民主播海霞,同时,她是平凡女人海霞,像千千万万的你我一样。
对喜欢的事,不遗余力地投入,对喜欢的人,全心全意地相随。活得认真,活得清醒,活得平和,活得辽阔。
像太阳,像春风,像野火,倔强且蓬勃。
愿我们都能拥有这样热气腾腾的生活。
本文转载自砍柴书院(ID:kanchaishuyuan)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力量,不限于表达自我,也不止于赚钱养家。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
小编:依依
原标题:《“国民女主播”海霞:21岁进央视,嫁清华教授,直播示爱撒狗粮,这回却“不专业”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