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见证千年海渔文化!金山这个岁月沉淀下的手工“非遗”,真的值得被吹爆!

2021-09-10 15: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作为上海市沿海陆地最早的渔村,金山嘴渔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渔民生活在海边,上演着一出出艰辛而动人的故事。

过去,渔民们通常乘木船出海打渔,因此,对木船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木船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金山嘴有关海与船的故事,却幻化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木船模型,继续诉说。

辉煌千年的古木船

见证千年海渔文化

杭州湾形成后,催生了金山嘴的渔业。杭州湾上游的来水,为鱼儿带来了大量的饵料,形成一个庞大的渔场。居住在海边的居民,向海而生,乘木船出海打渔。

起先由于经济困难,始终没有实现,但为了自身安全,省吃俭用、东借西移,几个人合股造船。在这种情况下,木帆船就诞生了。

木帆船有两种,一种叫小划子,一种叫舢板,小划子载重只有七八吨,有四五个船员,分头舱、中仓和后仓,但上面无甲板,船上有桨有帆,无风时用桨划橹摇,有风时扯棚行驶。

随着机械化捕鱼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木帆船已慢慢没有了实用价值,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唯独能从博物馆的展品中,领略到当时由手工打造的木帆船的风采。

木船模型制作技艺

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4年,木船模型制作技艺入选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金山区会这项技艺的只剩下今年已77岁高龄的姜品云。

船模是真船的微缩,制作流程和造一艘真正的船没什么两样。打造一艘船模,需要数百个部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首先,要按照比例画图纸。之后便从打造龙骨开始,刨锯拼接两侧船体,再造船头、船尾,船上还需立起主桅,10多根横档撑起篷帆,船艄要安装舵杆。

一艘舢舨船内有头舱、中舱、回门舱、大舱、前连环舱、后连环舱等,连每块甲板都要盖得平平整整,像模像样。

从选材、圆木、打造、油漆、命名,每个环节都十分考究,可以说是数百年来,渔民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目前,云师傅打造很多艘船模。其中一艘2米长的舢舨船船模,现在是渔村渔具馆内的镇馆之宝,还有一艘是受上海博物馆之邀制作的。

舢板船博物馆

感受古老的造船技艺

今年7月份,金山嘴渔村集“非遗”手工舢板船制造技艺展示与手工体验于一体的舢板船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博物馆门口的金山舢板船便出自于姜品云之手。

穿过4米高的“米鱼”门楼,就能看到白墙黛瓦的舢板船博物馆,既具有江南水乡建筑的特色,又融合了渔村特有的海洋文化。

在手工舢板船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内,陈列着各种比例的金山舢板船、上海沙船、郑和宝船等模型船,小则方寸玲珑,大则可容数人,它们皆散发着幽幽的船木香味。

舢板船博物馆共分为金山嘴渔村特色舢板船历史介绍区、“非遗”舢板船造船技艺展示区和游客手工体验区三大板块,游客可以在参观、体验中详细了解金山舢板船悠久的历史,感受古老的造船技艺。

一艘艘木船模型,

记录了金山嘴渔村的变迁,

也承载了渔民关于大海的记忆。

找个时间,金山嘴渔村走起!

原标题:《见证千年海渔文化!金山这个岁月沉淀下的手工“非遗”,真的值得被吹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