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密室玩家被电击后:我是安全的吗?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伊萍 记者 巩汉语 资深记者 朱奕奕
2021-09-23 09:2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白浪 设计

密室逃脱,在年轻人圈子狠狠地火了一把,但也风波不断。近日,就有上海市民投诉称,在密室逃脱中被电击了。

被投诉的密室为蓝惊灵静安店,以恐怖主题为主,特点是“黑追电”,即全黑、追逐、电棒,在玩家中评分很高。9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该密室,发现大门已被贴上封条,告示称因消防问题停业整改。在商家大众点评页面,不少玩家写到有被电击经历。记者以玩家身份致电其他分店后,被告知电流不会很大,只是让玩家有刺激感。

9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致电蓝惊灵客服人员获悉,该品牌静安店仍是闭店状态。

多名资深玩家告诉记者,密室中用电击棒制造恐怖气氛较为普遍,比如网红密室GET沉浸式体验剧场、主题密室“白马会锁”都有电棒追逐体验。白马会锁工作人员透露,店内所用电棒型号为X8、X10,就算触碰到玩家,也不会造成身体伤害。

上述三家密室均表示,是否使用电击棒,会事先征询玩家意见。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玩家疑惑:被电击后我是安全的吗?

有玩家认为,电击棒的使用是娱乐性的,不会伤害到玩家;也有玩家对此不以为然。记者向网店老板咨询获悉,电量最小的电击棒在60万伏特左右,使用5秒会致麻痹乏力,而X8、X10电击棒,电量分别在400万伏特及800万伏特,可击倒成年男子。业内人士表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对这类器具的持有、使用加以规范,属于监管空白。

蓝惊灵密室体验馆静安店内  玩家网友供图

密室玩家:NPC偏爱电男玩家

市民张小姐投诉称,自己和朋友于8月初在蓝惊灵密室体验馆静安店进行了游玩,在游玩过程中,朋友被主题密室内的NPC(非玩家角色)用电击棒追逐,并且奔跑中被电击棒触碰。

“当时我们玩的是一个名叫《村落》的主题,为了烘托恐怖的气氛,商家派出的NPC会突然出现,然后手持电击棒惊吓玩家,配着声光电的音效环境,气氛确实很恐怖。我们中有个男生跑在队伍的最后面,被追逐的NPC用电击棒电到了,他说电量不小的,感觉麻麻的。”张小姐说,这家密室偏爱“电”男生玩家,还伴有暴力拖拽等不当行为,“使用电击棒等危险器具万一力度控制不好,极容易造成伤害事故。”

蓝惊灵密室体验馆静安店内  玩家网友供图

9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打开该商家在“大众点评”的页面,页面显示该密室体验馆已经暂停营业,不过许多体验过的玩家在点评中都曾写到有被电击的经历。

网友“雅雅”称:“里面有暴力追逐,拿着电棒追,吓到全程嗷嗷乱叫。自己不敢去做单线任务,喊同伴陪同,结果同伴就会被电击。”网友“D0uglas”写道:“团队里有个终极队友,他因为一直走在队伍最后,被NPC电了好几下,结果他毛了,对NPC吼说别碰我。”

9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静安区灵石路巨丰商务大厦426室的蓝惊灵密室体验馆静安店,该店大门已被贴上封条,一张告示上标注“未经消防开业安检许可,严禁开门营业”。后据记者了解,近期,在相关部门的日常检查工作中,因该店消防安全方面存在问题,已被要求自行整改,等消防部门验收通过才能正式开门,目前该店处于停业整改阶段。

目前,蓝惊灵密室体验馆静安店大门已被贴上封条。 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图

密室商家:是否使用电击,会征询玩家意见

记者查询后发现,蓝惊灵品牌的密室体验馆在上海还有飞马旅店、五角场店等。记者以玩家身份致电该品牌在沪太支路上的店家进行咨询,客服称,该品牌静安店因某些原因停业,但一些知名的主题密室“熔炉”、“九层半”等依然可以体验游玩。

客服还透露,蓝惊灵的密室均以恐怖主题为主, “密室中有追逐、贴面、电击等手段来达到恐怖效果。”客服说,是否在体验密室过程中使用电击是根据玩家的需求来设定的,“体验中玩家不是一定要接受电击的,玩家能接受,我们就会用电击棒适当触碰玩家身体,玩家不同意我们可以取消这一项,工作人员会在游玩前事先征询玩家意见。”至于电流大小,客服表示,NPC使用的电击棒都是防身用途的,电量也不会调得很大,只是让玩家有点体验上的刺激感。

客服表示,蓝惊灵品牌的密室在圈内很受玩家的欢迎,如果想要在周末、节假日等高峰时段体验,尽可能要提前一周甚至半个月来预订。 

记者调查中发现,蓝惊灵品牌的密室在玩家口碑中评分很高,“黑追电”是该品牌密室的特点,即全黑、追逐、电棒,不少玩家都是冲着这些刺激的手段专程慕名前去。有玩家向记者透露,电击棒的使用也是娱乐性的,主要为了代入一种沉浸感,不会真正伤害到玩家。“一般是黑暗的环境下,NPC开着电击棒,玩家看到电火花本能会逃跑,特别刺激,尖叫释放也是解压的方式。”

但部分玩家则说法不同。玩家“无名之辈”称,密室中玩家根据剧情需要摸黑完成任务,中途会有NPC从黑暗中冲出来,拿着电棒追逐玩家。但并不是所有密室都根据玩家接受程度安排电击体验。“部分不讲原则的店家工作人员刻意且不受控制的电人,就很离谱了。一些密室推出所谓的‘地狱模式’会强制电人,并可能伴随暴力拖拽。我个人认为这是违规的,也违反了密室体验的初衷。”

在他看来,密室的初衷是解谜、趣味和放松解压,前提是不能对玩家身体有所伤害。而通过电击棒电人,虽然电流较小,在正常人可承受的范围内,但还是会有痛感,一般人不会主动愿意被电。

在一些密室的网上评价页面,甚至有玩家反映,在事先申明不要NPC用电棒电击或者肢体接触的情况下,最终被电出了血痂和乌青。

玩家写的体验点评,指出被电出血痂和乌青。 

电棒哪里来?淘宝不能卖,商家转战微信

资深密室玩家向记者透露,上海很多密室都使用电击棒,一般商家都会在游玩之前跟玩家打招呼,“良心商家会考虑到每一位玩家的接受程度,如果玩家拒绝体验电击,商家会有简易普通的追逐模式,不会电到玩家。”

GET沉浸式体验剧场密室海报  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图

根据玩家的推荐,记者致电了口碑评价较高、圈内非常受欢迎的几家网红密室。位于大宁地区的GET沉浸式体验剧场以追逐著称,被誉为“上海密室界的健身房密室”,因为随时出现的NPC会无休止追逐玩家,一场体验下来会消耗很多体力。工作人员称,密室根据主题需要会安排电棒追逐的体验,玩家若无法接受,可以取消该体验。

另一家恐怖主题密室“白马会锁”的工作人员透露,该密室有两个主题,其中一个主题一定会有电棒追击的体验效果。“NPC会手持电棒出来追逐玩家,不过我们会在玩家进入前询问玩家能否接受电棒触碰,还是根据玩家需要。”在记者询问下,工作人员称店内所用电棒的型号为X8、X10,就算触碰到玩家,也不会造成身体伤害,“被电到后可能有点疼,有发麻的感觉。”

“白马会锁”密室海报  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图

那么,店家使用的电击棒究竟是哪里来的?记者在淘宝等网站上搜索“电棒”、“电击棒”、“电击器”等词汇,网页显示没有找到相关宝贝。在一些售卖户外安防设备的店铺,记者小窗询问是否售卖电击棒,对方表示销售该类带电击效果器具是违法的,不让店家私自销售。但有一淘宝卖家回复称,该网店有卖电击棒,但需要加微信看款式销售,淘宝页面不方便直接说明。

记者添加该店主微信后,微信名显示“防身器材厂家销售”,并发来多种款式不同的电击棒介绍图片。电量最小的电击棒在60万伏特左右,图片显示该款式电击棒使用五秒会致麻痹乏力。而上述密室店家推荐的X8、X10电击棒,电量分别在400万伏特及800万伏特,可击倒成年男子。

店主还发来了电击棒的使用说明视频,电击棒有照明功能,在电击模式开启下,电击棒一头瞬间闪出幽蓝色的电光,并伴随“噼里啪啦”的声响。卖家称,“不要电击心脏和头部,一旦敌人倒地失去反抗能力,就不要再电击,这样是不会致命的。”

店家向记者发来的电击棒销售图片

业内人士:希望对伤害性大的电击器的使用能有明文规定

密室体验使用电击棒到底合规吗?公安部早前已颁布并实施了《公安部关于停止生产、销售电击、强光、催泪等保安防卫器械的通知》,要求对这类器械的生产、销售必须严格管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管制器具的定义,2018年公安部印发的《公安机关对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实施处罚的裁量指导意见》中作出释义,管制器具,是指弩、管制刀具、电击器以及使用火药为动力的射钉器、射网器等国家规定对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构成危害,对公民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需要实施特别管理的物品。

对此,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某些电量大的电击器伤害性大,但法律没有明确条文对这类器具的持有、使用加以规范,属于监管空白。“现在这类电击器在社会上使用的情况还是不少的,部分市民会带在身边用来防身,但不可避免会造成一些伤害事故。应该作一些规定,比如使用多少电量的电击器就属于违法等等,这能和玩具类物品区分开,也便于执法机关执行。”业内人士指出,有关部门可能想管也管不了,也不知道怎么管,希望国家能尽快对这类伤害性大的器具的使用能有明文规定。

上海沃弗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邹忆恒认为,密室经营者持有电击棒就是有问题的,单位持有电击棒一般是有权持有的政府机关单位,比如其安保人员在特殊工作情况下为制止一些过激行为从而维护单位安全运作的有限度的使用是合法的,“电击棒使用限度很难把控,很容易就涉及侵害人身权益,严重的可能涉嫌违法犯罪行为。” 

邹忆恒进一步指出,如果商家工作人员在使用电击棒过程中造成顾客人身受伤害的,根据受伤程度,可能被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受伤程度在轻伤程度以上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单位及个人都要承担相应责任与后果。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