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派最先进潜艇停靠澳大利亚,除了上门推销还为了啥?

澎湃新闻记者 沈靓
2016-03-10 22:07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为拿下竞争激烈的澳大利亚潜艇订单,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和护卫舰等将亲往“展示”。据日本共同社3月9日报道,日本最先进潜艇“苍龙”级的同型舰将首次停靠澳大利亚港口。

此前有消息传出,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在今年4月派遣潜水艇和护卫舰停靠菲律宾、越南,通过将军事装备停靠周边国家的方式加强对南海的“参与度”。本月2日,美国、日本、印度同时宣布今年内将在南海附近进行共同海上训练,日本系美印之前进行的海上训练基础上突然加入其中的,使得演习范围得以扩大。

“苍龙”级潜艇象征日本的希望

据日本共同社3月9日报道,日本防卫省海上幕僚监部当天发布消息称,海上自卫队的潜艇和护卫舰等将被派往澳大利亚,与该国海空军在周边海域展开联合训练。派遣期间为3月15日至5月28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将于4月15日首次停靠该国港口。

报道称,澳大利亚新一代潜艇正在甄选中,日、德、法正在争夺订单,本次停靠的正是日本提议的最先进潜艇“苍龙”级的同型舰。分析认为,日方此举也有意展示日本潜艇的性能。

据海上幕僚监部透露,计划实施对潜艇和通信等方面的训练。海上自卫队此次派出一艘潜艇、两艘护卫舰和两架直升机参加训练。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曾在去年底报道,围绕一项价值500亿美元的澳大利亚潜艇订单,日本正在和德国、法国的军工企业展开激烈竞争。《华尔街日报》在3月8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法国与德国的潜艇在设计上展现出优秀能力,法、德两国武器出口的经验也比日本丰富。

公开资料显示,“苍龙”级潜艇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先进的潜艇,从2009年开始在日本海上自卫队服役。这种潜艇最大的特点是除配备常规的柴油发动机外,还配备外热式的斯特林发动机,可以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工作,因此不必像一般常规动力潜艇那样频繁浮出水面,不容易被侦察和追踪。

“‘苍龙’级潜艇象征着日本的希望。”《华尔街日报》在上述文章中称,日本意图通过该潜艇,让日本自卫队与澳大利亚军队实现无缝对接共同活动,以此深化同澳大利亚的安保关系。

澳大利亚前防长约翰斯顿2014年4月也曾称赞“苍龙”级潜艇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常规动力潜艇,他希望日本和澳大利亚首先在海洋流体力学方面加强合作,然后逐步扩大合作领域,最终就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签署“框架协议”。

太平洋出现新三角安保体制

事实上,日本在解禁集体自卫权和武器装备转移相关原则之后,真正做出的第一次尝试,便是选择向澳大利亚销售潜艇装备。

“这绝不是偶然的选择。”《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称,从太平洋到印度洋,日本把澳大利亚定位在构筑集体自卫关系的一环。日本向澳大利亚提出销售“苍龙”级潜艇,这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日本把澳大利亚看作同美国一样重要的安保伙伴。

“日本的意图被看作是想通过销售潜艇,来巩固日澳美三国间的关系。”《华尔街日报》指出。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专题研究报告《中日关系:2015年》(下称:研究报告)中也指出,2014-2015年,日本和澳大利亚几乎变成准同盟关系,太平洋出现新的三角安保体制。

研究报告表示,日本还与菲律宾等东盟少数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些国家都是在海洋领土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存在纠纷的国家。

根据澎湃新闻3月7日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在今年4月,让潜水艇和护卫舰停靠菲律宾、越南,希望通过将军事装备停靠在周边国家的方式,试图加强南海的“参与度”。此外,日本还将以“反海盗任务”的名义,利用派遣海上自卫队来回亚丁湾的机会,加强与部分南海周边国家的共同演练。

“2015年,日本加强对南海问题的介入,美国推动日本扩大在南海地区军事存在。”研究报告指出,日本2015年版防卫白皮书将中国的“威胁”摆在突出位置,首次单独设置“海洋问题动向”章节,指责“中国的单边行动正在损害航行自由等原则”。

“日本一定不会直接干预南海问题,”东京大学教授川岛真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但日本以后会继续跟越南、菲律宾等相关国家进行对话和合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