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庐江的这些古街古巷,你去过几个?

2021-09-08 18: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古街,是一座城市的回忆,

就像生长在城市里的参天大树,

一砖一瓦犹如枝叶根须,

都刻满了厚重的历史。

古街老巷的存在,

像是连接着古今的一个媒介,

也是悠悠历史的见证者。

在庐江,也有着许多历经沧桑的古街古巷

它们记录着庐江人的每一个脚步

沉淀着潜川古城的文化古韵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庐江的古街,

去探寻那些镌刻在千年记忆里的古老街巷。

01

PART

岗湾老街

Jiu Mao

岗湾老街,位于庐城西北端,属历史老城区。庐城西大街位处低山岗上,俗称“岗上”,岗下有绣溪河水于此拐弯南下至县河,俗称“西门湾”。取“岗上”和“西门湾”首尾各一字,得名“岗湾”。这里曾是潜川的人口集中地,是潜川徽派建筑保存最为完成的典型古街,是庐江商业发源地,也是许多庐江人心中最具记忆和乡愁的地方。

岗湾老街旧时影像

岗湾老街是古县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已有1800年历史文化,粮、布、药、南、杂五大行业,铁、木、竹器各类加工业,以及染坊、酱坊、水作坊等大小作坊,“邑当全盛,商贾辐辏,百工云集”。及至清朝,商业繁茂,西门岗湾被称之为“金岗银湾”而名誉海内外。

Xin Yan

2021.9.07

原址重建的岗湾老街,传承潜川“金岗银湾”徽派建筑文化,发扬潜川人民的智慧,见证历史带来的文化精髓,以尊重历史,传承老街文化为使命,均在尊重历史文化老街原貌的基础上,进行翻修重建古旧建筑,致力于打造合肥版“屯溪老街”,青砖灰瓦马头墙,再现庐江的魂。

岗湾老街从一个构想、一张图纸变成眼前这座精致的艺术品,保留建筑杨三益,何华堂,中医院,老盐仓重现往日风采,540米步行街区,传承徽派建筑精髓,6-12米宽主街,串联下水巷、盐仓巷、朱祠巷、谭家巷、蒋家巷、刘桥巷、文庙巷7条短巷,入口牌坊、雕塑小品、古井分布其中,必将重塑庐江商业繁华和旅游新名片。

02

PART

黄屯老街

黄屯老街位于庐江县东南山区和水乡交界处,这里依山傍水,有着不逊皖南老街的美。黄屯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地方,因东汉农民起义军首领黄穰屯兵于此而得名,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从唐朝开始,这条老街就开始有贸易的往来,但真正形成规模是在清朝光绪年间,距今有不到200年历史。2015年,黄屯老街被评选为安徽省首批“千年古村落”。

老街旧时是一个水陆码头,曾繁华一时,外面的物资及圩区的稻米通过长江、西河,再经黄屯河到达黄屯古镇,销往山区。而黄屯山区特有的资源,如竹器、木器、木材、山货、茶叶、药材等,也经过黄屯河销往各大城市及圩区,供人们所需。

如今沧海桑田,早已破败凋零。黄屯老街目前尚保留明、清建筑一百余间,其中明代建筑三间,清代建筑102间。在新屋和旧宅的高矮交错间,有明清时代的花窗和木门,以及那古老而美丽的雕兰刻梅的梁柱!

现存的黄屯街巷格局为两横一纵,即南北两面各一条横街和中间的一条纵街。其中纵街为上街,即原始的黄屯老街。

(黄屯老街航拍视频)

那些古老洗尽铅华的酒楼茶肆,书场墨庄,匾额旗招也早已被浮华的喧嚣所湮没。只有那些朱阁重檐的老房子和马头墙,意境幽古的石板路,参差错落的店铺,流光溢彩的老字号还保持着老街固有的一些风貌,茶馆、竹器铺、篾匠铺、铁匠铺……青瓦粉墙的街市比肩而立,各家的幌子迎风招展,悠悠一晃,便是千年。

03

PART

复兴街

罗河古镇复兴街位于罗河镇中部。明初江南徽州等地移民,多从贵池过江经罗昌河中转,街市兴盛。清初,泾县、旌德、太平3县商贾来此开店设铺。康熙二十九年(1690)有九华山僧人法尘募修胜因寺,并建有长25米、宽5米之罗阳石桥,贯通东西两街。店铺大多经营纸张、瓷器。光绪间,商家辟农历每旬“一、四、七”为集市日。

民国年间兴起秉烛夜市和露水早市,成为庐南重要鱼粮和土纺土织交易市场,市面繁荣。建国后,机织布取代土布,土布市场萧条,新兴工商业崛起。主街有复兴街、小衢口街、大衢口街,建国后均改造拓宽。

04

PART

中沙溪老街

中沙溪老街位于泥河镇北偏西北部。明成化五年(1469)列为全县九镇之一,当时北岸形成1条小街,工商业50多家。清雍正间,街民巩倚吉首建大石桥贯通南北,商户增至100多家,粮行居半。光绪间又增当坊、油、漕、砻、糖、面等作坊及烟店、花生行、药铺等商户。民国十八年(1929)桥圮,河道失修淤塞,农产品亦渐不丰,米市遂分移庐城和黄泥河,市面逐渐萧条。

民国二十三年(1934),街市仅剩20余家杂货摊铺。民国二十四年(1935)乡人徐皋甫倡导建长5丈、宽2丈的3孔联拱大石桥。建国前夕,有各种店、铺、行36家,瓦房330间,其中两层房83间。有东西向正街1条,长600米,宽5米,石板路面,正街东端有1条南北向副街,与正街构成“ T ”形。2条街共有闸门6道。

05

PART

青帘古镇老街

青帘古镇位于白湖镇境东南部。这里清代置镇,镇多酒家,酒家以青布制酒幔,故名青帘。

旧时,渔船沿青帘河堤一字排开。船尾悬挂着一盏灯,入晚,渔火星生点。水中有火,岸上有灯,波动灯摇,灯摇水晃,相映成趣,绘出一幅浮动的渔火图,名曰“青帘渔火”,为明清“庐江八景”之一。

06

PART

二龙街

二龙街位于同大镇正东部。“二龙”原名“二龙街”。关于“二龙街”的传说,民间版本很多,其主流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俩幼时为避战乱,其父一担箩筐挑着南下逃难,累了歇脚于此。赵国胤长大成人,投奔郭威,因高平之战的出色表现,成为禁军高级将领。赵匡胤逐渐在禁军中形成自己的势力,结“义社十兄弟”。后周世宗柴荣病死,赵匡胤率大兵北征契丹,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自立为帝,建立大宋王朝,为宋太祖。称帝后,坚持“重文抑武”的国策,开创了大宋辉煌盛世。公元976年10月,赵匡胤“驾崩”,其胞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于是人们便把赵匡胤、赵匡义当年到过的地方叫“黄道(皇帝到此)”;皇帝都是龙子龙孙,真命天子,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俩相继称帝,人们便将与黄道毗邻的一条小街巷称之为“二龙街”。

(图为三河镇二龙街)

庐江县同大镇的“二龙街”与肥西县三河镇的“二龙村”一水(杭埠河)之隔,上个世纪70年代, “二龙村”还是“二龙街”的一部分,辖属庐江县原“黄道乡”,当时的乡政府就坐落在“二龙街”。1978年,庐江、舒城、肥西三县兴修“引马入巢”水利工程,开辟了杭埠河,使得“二龙街”与“二龙村”分隔东西。1991年秋季,省政府在调整地域管理时,将“二龙村”划归三河镇。治理杭埠河时二龙街被拦腰切断,一段留在三河,一段留在庐江县同大镇。两者都叫二龙街。

......

庐城的古街古巷远不止这些

凯悌街、马厂巷、西河街......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这些老街也开始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正如我们逝去的年华

流年似水、岁月悠悠

古街的那些青砖、灰瓦、马头墙

也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出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 部分资料参考《庐江地名掌故》

往期精彩回顾

原标题:《庐江的这些古街古巷,你去过几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