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最牛城市改造:从煤炭污染小镇到每年千万客流的旅游圣地

微信公众号“RET睿意德”(retweixin)
2016-03-09 20:59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过去,中国很多城市GDP上去了,但产能没跟上,三四线城市高企的库存就是盲目发展的后遗症。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来之后,城市更新怎么玩?

日本也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

上世纪70年代,位于北海道西岸的小樽市曾是一个落败的煤炭小镇。随着大型货船的普及,运河失去了卸货中心的地位,仓库闲置,举目萧条,运河两岸恶臭弥漫。

而现在的小樽俨然成为日本旅游圣地,《情书》、《白色恋人》等多部流行日剧都来此选景。这些影视大卖的同时,小樽也被赋予爱情童话般的浪漫地位,成为全球知名的观光都市,每年有近千万人观光到访。

今天,小睿想和大家分享小樽从煤炭污染重镇到爱情旅游圣地的转变过程,希望能为正在经历同样痛苦转型过程的城镇带来一些启发。

从运河到观光河:市民与政府的博弈

小樽的发展,起源于1873年当地发现煤炭资源,身为煤炭输出港的小樽,开始变为商业都市,同时又是札幌的外港。可是小樽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平地非常少,在城市道路发展过程中,填海造陆势在必行,为了取得填海的沙土,便开凿运河。

小樽运河从1914年开始兴建,历时九年完工,曾一度是北海道经济中心与繁荣港都的象征,当时全长1.3公里,宽度达40公尺,是北海道惟一的、也是最古老的一条运河。

运河工程可以说是小樽鼎盛时期的纪念碑。

由于过去与俄罗斯、欧洲等国的密切交易,使得这里的建筑物充满了异国风情,沿着宽广的运河,两边分布着西洋银行、木结构的石造仓库、和洋折中式商店、纯日本式住宅也就变成了小樽从19世纪末保留至今的历史风貌。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对土地需求激增以及港湾设计现代化,运河经济功能丧失,古老商店街也相对没落,堵塞的运河在夏天更是发出恶臭,许多古老优雅的建筑在市民增筑改建风潮中遭受破坏,政府很自然的就想到了推行大规模的填埋工程,建设宽阔的主干道,整体规划这片区域再度开发。

1972年,当施工队去除掉石造仓库群周围一些有碍观瞻的杂物之后,景观顿时为之一变,很多市民认为道路工程的方案应该重新评估。

1973年,24位小樽市民成立了“小樽运河保存协会”,自此启动了往后十年引起全日本广泛关注的小樽运河保存运动。

小樽18万的居民里,有超过10万的人联合签名阻挡了最初的填埋政策。

根据政府最初(1966年)的规划,运河由最初的40米宽填埋到10米宽,两侧为三线车道,且紧逼运河边缘,民间参与后,在1980年计划变更,最后确定保留至20米宽,运河周边为较低的石板散步路,且散步道不是靠海的那一面,而是从市区容易进入、傍山的这边。

全长1120米的散步道有三个地方立有雕像,设置了四个小型画廊,恰好成为观光客最喜欢的拍照地点。60个真正的煤气灯灯火微明,加上海鸥驻足的情景,已经闻名全国,成为小樽的代表。

小樽运河的改造,并不是由政府或者民间主导,而是经过了近30年时间,从70年代到90年代,通过当地居民和政府相互博弈,最终确定下来,保留一定历史风貌,同时也做一定程度的填埋,以符合经济发展。

这说明了在不同的力量,包括政府和民间互动和博弈的过程里,旧有的城市面貌在得到了一定的保留之后,并不见得就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从“夕阳都市”到观光胜地:商港转型旅游

小樽运河保存运动结束后,靠着后续街屋的整修,小樽一跃成为大受欢迎的旅游胜地,1985年观光人数为270万,1990年为300万,1992年突破500万。

运河宽度变窄,周围的石造仓库变少,但是很多到访的人认为非常诗情画意。运河对面的仓库已经改建成名为“小樽仓库No.1”的小酒店,当地名产“小樽啤酒”店前更是每天都出现大排长龙的情景。这种历史建筑改造的例子,在1988年-1993年光是运河周围就增加了29个之多。
运河南边,入船道下面的七岔路一带,是小樽运河整修前的中心地带,当人们把洋馆改造成为音乐盒工艺店和大型玻璃工坊后,这里又重新成为人群聚集的地点。部分建筑保留了原貌并借内部翻新转变为一座座精品酒店。

红砖仓库改装成名为“小樽オルゴール堂本館”的八音盒专卖店

小樽玻璃工业的代表“北一硝子”

这些由街屋开始进行的社区改造工作,都是以独到的眼光来发掘的资源,以积极的思考方式来重新评估地方发展的方向,即使受到一些限制,也能换一个方向来进行,而得到非常好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不再是仅仅以不满来面对现状,而能平实地去勾勒今后将要如何前进的情景。

除景观和传统技艺外,小樽从商港升华为年客流量近千万的旅游重镇还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即该区域改造没有对居民现有的生活造成冲击,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小樽地区的文脉,这也是居民自发开展社区复兴工作的优势——游客们要的是富有生活气息的度假氛围,而不仅仅是几个旅游景点。

社区改造的目标是改造人:人们自发构成的新社会

在过去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日本有很多老的社区和街区,已经消弭得差不多。而在中国,我们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综合体,取代了原有的城市社区。这很大程度上是模仿香港等地,社区改造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模式。地铁上盖以及周围变成一个巨大的、半封闭的商城,之上就是楼高几十层的住宅、公寓、写字楼等物业。

这种高效实用土地的方式,日本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就走得非常极致,然而,由于人类力量的快速增强,太容易就可以修建的高楼大厦使我们来不及思考什么才是自己所要的,迷失夸张的建筑、千篇一律的面貌,正表达出当代人的一种状态。

事实上对于资源相对贫乏,人口又异常庞大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来说,不管是韩国、日本,还是中国,这种模式的应用,当然是有经济的诱因存在。可是,我们的传统的街区,一种低密度的,完全开放的,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店铺之间,甚至是店铺和店铺之间非常直接的联系和互动,在半密封的城市综合体上是不能够体现出来的。

而为了营造一个能够既保留传统又能体现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城镇或街区,日本中央、地方政府、民间企业、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居民相互协助、互相支持。

首先,社区营造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国家制作地域再生制度,对各地区活性化方案进行支援。在日本政府设立了地域再生本部,制定了地域再生法,进行对地区开发建设的支援。其次,社区营造也需要有当地企业的贡献。

但真正推动社区营造、推动日本社会变革的力量是市民团体和普通居民,特别是家庭主妇和“团块世代”(战后1947年到1949年“第一次婴儿潮”出生的人)成为社区营造的主要力量。在社区营造过程中,居民从等待行政部门行动转变为自身行动,主动寻找自己能力所能及的事。居民与行政的关系既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完全依赖的,而是采取了一边与行政进行对话,一边与行政部门合作解决问题的做法。

也就是说,使生活环境变好的关键,是真正关心周围环境的居民。
当今,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不再仅仅以抱怨来面对故乡的不尽如人意,而是投身于对故乡的勾勒、描画和营造。他们认识到要想让故乡变得充满魅力,就需要重新赋予当地历史文化以新的生命力,需要城市或社区的居民、特别是年轻人的参与和奉献。因为这样,就能使地方重新焕发活力,使人们和工作机会又再度回流到地方上来。

无论如何,由于地方是人生活的空间,社区营造提供了改造地方的动力,但就社区营造的过程,以及目标而言,其实,它要改造的是人。

从这个角度去看,公民社会的发育是否完整,其实决定了街区、城市乃至于国家或者文化发展的未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RET睿意德”(retweixin)。RET睿意德是中国最大商业地产全程服务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经授权后转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