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复旦教授宁树藩去世引多方缅怀:问道如赤子,滋兰奉丹心
“学者即思者,与退休无关,如此生不息,便探索不已;求识乃求是,同新闻有缘,以研究洞见,拓智慧天空。”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刘泱育在微博中为宁树藩写下了这幅挽联。
3月6日上午8时23分,新闻史学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宁树藩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
宁树藩教授获首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终身成就奖”
宁树藩,1920年出生于安徽青阳,年少时因家里经济条件较好,家里为其请了秀才,学习了十年四书五经等传统旧学,1941年就读浙江大学,1946年夏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外文系。1955年起,宁树藩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从事中国新闻史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中国新闻事业分支副主编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等。
“我这个人呢,就是不断思考,不断深化。”200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站一次访谈中,时年89岁的宁树藩说,“不但对我自己,还对有些老师提出要求,就是在前进的时候,不要考虑我现在有什么优点,(而是要考虑)我现在还缺什么。任何人,包括所谓的鼎鼎大名的大师,都要思考,我现在还缺少思考。理论无止境,只有这样子才能真正做出学问。一定要冷静地思考:我自己还有什么不足,不要一有点小成就就不得了了。”
宁树藩在访谈中称自己“闲不下来”,“1997年我退休后,一直在进行研究。坐在椅子上,躺在床上,还穷思苦想,始终离不开新闻史和新闻理论的思考。2003年我出了一本《宁师自选集》,把我从事新闻学研究近50年来的代表作品选了进去,算是对我学术研究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但并不意味着停步。”
对在新闻学院学习的学生,宁教授在访谈中也给出了真挚的寄语,“对工作要热情,要做学者型记者、专家型记者,知识要广博,要随时注意积累。我们专业知识要学好,对当前的形势,对各种新的东西都要不断积累,并且要不断思考。还有,要自强不息。”
2015年,宁树藩和甘惜分、方汉奇一同获得首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终身成就奖”。
“给予年轻人机会”
“宁老师在1980年代编的一本《新闻学词典》,我曾经认真通读过,使我对新闻学的知识收益颇多。宁老师在文风上是非常严谨的,有一些学者写书时的空话、套话他的书里都没有,当然这也和他从事的专业新闻史有关,所以他写的东西都很扎实、很平实。”《经济日报》研究部副主任、著名新闻传播学者曹鹏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曹鹏并不是宁树藩的学生,但与他有着如同师生一般的情谊。
曹鹏向澎湃新闻回忆,自己与宁树藩的第一次见面是1989年底1990年初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开会,晚上自己去招待所拜访宁树藩,“那天下雪,我等了很久他才回来,见面后我说自己是程门立雪,老先生听了笑了。”
之后,曹鹏到上海调研,请宁树藩介绍他去《新民晚报》。宁树藩在办公室当场为他写了一封信给《新民晚报》当时的“一把手”丁法章,结尾处用了“感同身受”四个字,后来曹鹏自己为《新闻记者》杂志连续15年开专栏,说起来发源于此。
“宁教授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给予年轻人机会,不是对年轻的学生有多么熟悉,才去成全提携帮助,而是他有与人为善的胸怀。只要是年轻人,只要是认真地在学习新闻这个专业,他就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曹鹏对澎湃新闻记者说,“老师有一股做学问的正气,有为人师表、成人之美的品德,在现在的大学高校里也是很难得的。”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今天翻出我和卓南生先生主编的《宁树藩文集》。新书发布会举办的那天,宁先生和老伴一起来到北京,他还在会上发言,谈到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这一切仿佛历历在目。宁先生一路走好!”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芮必峰在自己的微博上特撰五字联悼念,“问道如赤子,滋兰奉丹心。”以此悼念宁教授一生纯真,为人治学尽显质朴简约之美。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