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k
- +116
去年义务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63.9%用于教职工工资福利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字号
9月8日,在教育部召开的2021教育金秋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胡成玉在介绍财政部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时表示,据统计,2020年义务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4万亿,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52.3%。其中用于教职工工资福利支出的比重为63.9%。
胡成玉说,十三五”时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教职工工资福利支出占比一直保持在61%左右,是第一大支出。
针对农村师资的短板和弱项,中央财政先后实施“特岗计划”、“国培计划”、“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优师计划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和政策,支持地方持续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2006-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300多亿元,支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地方各级财政也积极安排相关资金,配合教育部门抓好落实。通过各级政府共同努力,农村教师‘下不去、教不好、留不住’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胡成玉说。
胡成玉还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决策部署,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巩固完善政策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带头并督促地方按照“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即: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落实财政教育支出责任,并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6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2k)
热评论

科学发展不仅是不能把伦理留在身后,更重要的是要把科学本身做为首要标准!转基因人本身就存在科学障碍和不科学的问题!
2018-11-27 ∙ 河南
7
回复
举报

刚看完桐华的散落星河的记忆,描写的就是纯种的人类与基因编辑的人类的爱恨情仇
2018-11-27 ∙ 湖北
回复
举报

如果基因可以随意修改,未来人类的多样性就没有了,毕竟最终会出现所谓的“完美基因”~
2018-11-27 ∙ 上海
1
回复
举报
- peter:对,大自然随机的天才和人类定制的基因
- 2018-11-27 ∙ 浙江1回复举报

为了名利,什么都敢干,太可怕了!
2018-11-27 ∙ 上海
34
回复
举报

咱不是科学家,无权应答和评论。静下心来,看看科学界怎样说吧。
2018-11-27 ∙ 山东
29
回复
举报

涉及到人的生物技术安全,一定是世界级的大事情,不应该由那样一家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就可以决定了的。理论上说,这帮科学家要编辑一个像希特勒那样的人或者编辑某种像艾滋病病毒那样的微生物投放到环境中去都不是什么难事。
2018-11-26 ∙ 湖南
46
回复
举报

太恐怖了!
2018-11-26 ∙ 未知
10
回复
举报

回复@拟南芥的变异:哈哈,预言的对啊
2018-11-26 ∙ 辽宁
回复
举报

这,没有影响吗?
2018-11-26 ∙ 上海
1
回复
举报

回复@炎君活火:你要觉得单细胞不算生命的话,也行8
2018-11-26 ∙ 北京
回复
举报

作死
2018-11-26 ∙ 四川
2
回复
举报

回复@埒天:出生了,已经是孩子了,活生生的生命好吗
2018-11-26 ∙ 广东
回复
举报

回复@平凡的未来医生:央视新闻刚报道了,涉嫌违法
2018-11-26 ∙ 广东
1
回复
举报

回复@奔牛2105:不确定基因发展方向,所以不知道伦理审查怎么过的,毛骨悚然
2018-11-26 ∙ 广东
16
回复
举报

回复@楊佳銳_JERRY:直接用孩子实验,反正我不觉高兴,只觉得毛骨悚然
2018-11-26 ∙ 广东
8
回复
举报

技术总是有两面性的,这在人类的医疗领域是一个进展但同时也会造成很多问题。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实现更多但仍有很多未知,比如转基因的抗虫棉花,解决饥荒的转基因食品。总之客观的去了解吧。
2018-11-26 ∙ 北京
1
回复
举报

回复@吉利的红白小菌子:不是理科,文化人,我只能多读点书……
2018-11-26 ∙ 福建
回复
举报

回复@艾yeye:看错了,是生物老师说的。那她应该要加强业务水平了。
2018-11-26 ∙ 未知
回复
举报

真心搞不懂了,转基因食品一天到晚吵的不可开交,看到转基因食品恨不能一把火烧光,看到转基因的人反倒是各种惊喜了,各种赞各种美丽幻想,真是醉了
2018-11-26 ∙ 未知
20
回复
举报
- 澜冰:看来你对转基因不太了解,转基因解决不少粮食问题,他只不过把别的植物的基因剪切到作物上,使他可以抗虫,量产。它不是那么邪门的东西,他没有可怕到康斯坦丁的怪物。至于它会造成生育问题,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证据。
- 2018-11-26 ∙ 北京回复举报
- zhangyb0822@126.com回复澜冰:假设五代人以后有了明确的证据,怎么弥补呢
- 2018-11-26 ∙ 北京19回复举报
- Sail回复澜冰:生化危机第一部里的那个基因病毒一开始也是以治疗科学家女儿的病而研制出来的
- 2018-11-26 ∙ 未知11回复举报
共4条回复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啊
2018-11-26 ∙ 湖南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科学发展不仅是不能把伦理留在身后,更重要的是要把科学本身做为首要标准!转基因人本身就存在科学障碍和不科学的问题!
2018-11-27 ∙ 河南
7
回复
举报

刚看完桐华的散落星河的记忆,描写的就是纯种的人类与基因编辑的人类的爱恨情仇
2018-11-27 ∙ 湖北
回复
举报

如果基因可以随意修改,未来人类的多样性就没有了,毕竟最终会出现所谓的“完美基因”~
2018-11-27 ∙ 上海
1
回复
举报
- peter:对,大自然随机的天才和人类定制的基因
- 2018-11-27 ∙ 浙江1回复举报

为了名利,什么都敢干,太可怕了!
2018-11-27 ∙ 上海
34
回复
举报

咱不是科学家,无权应答和评论。静下心来,看看科学界怎样说吧。
2018-11-27 ∙ 山东
29
回复
举报

涉及到人的生物技术安全,一定是世界级的大事情,不应该由那样一家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就可以决定了的。理论上说,这帮科学家要编辑一个像希特勒那样的人或者编辑某种像艾滋病病毒那样的微生物投放到环境中去都不是什么难事。
2018-11-26 ∙ 湖南
46
回复
举报

太恐怖了!
2018-11-26 ∙ 未知
10
回复
举报

回复@拟南芥的变异:哈哈,预言的对啊
2018-11-26 ∙ 辽宁
回复
举报

这,没有影响吗?
2018-11-26 ∙ 上海
1
回复
举报

回复@炎君活火:你要觉得单细胞不算生命的话,也行8
2018-11-26 ∙ 北京
回复
举报

作死
2018-11-26 ∙ 四川
2
回复
举报

回复@埒天:出生了,已经是孩子了,活生生的生命好吗
2018-11-26 ∙ 广东
回复
举报

回复@平凡的未来医生:央视新闻刚报道了,涉嫌违法
2018-11-26 ∙ 广东
1
回复
举报

回复@奔牛2105:不确定基因发展方向,所以不知道伦理审查怎么过的,毛骨悚然
2018-11-26 ∙ 广东
16
回复
举报

回复@楊佳銳_JERRY:直接用孩子实验,反正我不觉高兴,只觉得毛骨悚然
2018-11-26 ∙ 广东
8
回复
举报

技术总是有两面性的,这在人类的医疗领域是一个进展但同时也会造成很多问题。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实现更多但仍有很多未知,比如转基因的抗虫棉花,解决饥荒的转基因食品。总之客观的去了解吧。
2018-11-26 ∙ 北京
1
回复
举报

回复@吉利的红白小菌子:不是理科,文化人,我只能多读点书……
2018-11-26 ∙ 福建
回复
举报

回复@艾yeye:看错了,是生物老师说的。那她应该要加强业务水平了。
2018-11-26 ∙ 未知
回复
举报

真心搞不懂了,转基因食品一天到晚吵的不可开交,看到转基因食品恨不能一把火烧光,看到转基因的人反倒是各种惊喜了,各种赞各种美丽幻想,真是醉了
2018-11-26 ∙ 未知
20
回复
举报
- 澜冰:看来你对转基因不太了解,转基因解决不少粮食问题,他只不过把别的植物的基因剪切到作物上,使他可以抗虫,量产。它不是那么邪门的东西,他没有可怕到康斯坦丁的怪物。至于它会造成生育问题,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证据。
- 2018-11-26 ∙ 北京回复举报
- zhangyb0822@126.com回复澜冰:假设五代人以后有了明确的证据,怎么弥补呢
- 2018-11-26 ∙ 北京19回复举报
- Sail回复澜冰:生化危机第一部里的那个基因病毒一开始也是以治疗科学家女儿的病而研制出来的
- 2018-11-26 ∙ 未知11回复举报
- 澜冰回复zhangyb0822@126.com:不知道,也许克隆?反正就现在来说咱们吃的。。呃有个问题 在灭绝之前先解决吃饭问题。在环境彻底破坏前先解决经济问题。哎 人啊。。。。咱们吃不起非转基因食品也不能饿死。好多矛盾就是解不开的死结, 结论:凉拌
- 2018-11-27 ∙ 北京1回复举报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啊
2018-11-26 ∙ 湖南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致命三秒,真相待解
- 外交部回应中方有关联合演训
- 王毅谈中俄务实合作成果和目标

- 雷军回应SU7车祸:很多问题此刻还没办法回答,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
- 美股开盘:道指跌0.38%,标普500指数跌0.38%,纳指跌0.46%

- 太阳系行星中,有一颗星在傍晚被称为长庚星,清晨被称为?
- 量子力学中,描述粒子动量与位置不能同时精确测定的原理

- 15又见庞麦郎
澎湃矩阵
新闻报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