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9岁从斯坦福辍学,30岁成为亿万富豪,她凭什么“骗”过那么多大佬牛人?
原创 檩子 小花生网
檩子:好久没有跟大家聊有趣的人物了。最近一则刷遍外网的新闻是:昔日硅谷“创业女王”的旷世诈骗大案,终于开审了。
现今法庭上的她,是这样的,三十四五岁的样子,带点落魄 ...
而五六年处于人生巅峰的她,曾是如此的意气奋发 ...
红毯照也是光彩照人 ...
她的经历,自然非比寻常,19岁开始,就在以男性为主的硅谷里闯出了一片天,被誉为女“乔布斯”、下一个比尔·盖茨……
2003年,她所创立的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市值一度达到90亿美元,她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billionaire),登上福布斯封面。
她就是伊丽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
30岁时的伊丽莎白曾被美国《福布斯》杂志称为“全世界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亿万富翁”
但就是这么一位曾被视为硅谷创业传奇的女性,2015年被《华盛顿邮报》爆出涉嫌大规模欺诈。
硅谷女性传奇伊丽莎白跌落神坛,变成了硅谷第一女骗子。Theranos市值,也瞬间蒸发,从90亿变成了0。
最近,伊丽莎白正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她和她的前男友巴尔瓦尼(也是Theranos的前总裁)被控12项欺诈罪,如罪名成立,她将面临长达20年徒刑。
Holmes 和前男友,这位是巴基斯坦移民
揭露伊丽莎白骗局的记者John Carreyrou(曾两次普利策奖),把更详细的故事集结成书,出版后成了各大排行榜的畅销书。
John Carreyrou 和他的作品
美国亚马逊2018年度最佳图书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2018年度最佳图书
《时代周刊》2018年度最佳图书
《金融时报》2018年度商业类最佳图书
《华尔街日报》2018年度最佳图书
《华盛顿邮报》2018年度最佳图书
比尔·盖茨2018年度推荐图书
Inc. 杂志2018年度最佳图书
……
这本书写得极为精彩,也是非虚构写作的典范。
之后,Holmes的故事,也被HBO做成了一部纪录片:《发明家:硅谷大放血》
我读了那本《华尔街日报》记者写的书。读的时候,我心里有个巨大的问题:这个女孩为什么可以成功“欺骗”那么多名声赫赫的大人物,把“局”做得那么大?
读完后,一个极深的感触是:这个女生,不太懂科学,但太懂人性了,尤其特别、特别善于管理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perception
英文里,有个名句,平时老外经常挂在嘴边说,叫Perception is everything. 表象,超过一切。
或者如写过《包法利夫人》的福楼拜的名言:没有真相、只有表象。
也就是说,人们看到的,和实际是怎么回事,很多时候完全是两码事。
善于管理自己留给别人什么印象,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是正面的:因为懂得别人会怎么看,所以会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给别人留下错误印象。
这种能力,也可以是负面的:能够刻意装扮,操纵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硅谷女乔布斯”。
1
从小野心勃勃
一路顺风顺水读到斯坦福
在详细展开她的“巨骗”经历之前,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伊丽莎白的履历。
这个女孩可以说是从小优秀到大,是个妥妥的小学霸,也是个目标明确的野心家。
伊丽莎白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家,而且是亿万富翁级别的。
9岁左右,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她的亲戚问她:“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
伊丽莎白毫不迟疑地回答:“我要做一个亿万富翁。”
“为什么不做总统呢?”这位亲戚问道。
“不,总统将会娶我,因为我会拥有10亿美元。”
童年时代的伊丽莎白(右)
这些并不是一个孩子随便说说的话。根据一位见证了这一场景的家族成员所说,伊丽莎白是极其严肃、斩钉截铁地说出这些话的。
高中时代,她进入休斯敦最具声望的私立学校圣约翰学习,成为一名全A优等生。
学生时代她非常认真,常常学习到深夜。在采访时她说,自己没什么朋友,最好的朋友就是书。
如果想做一名成功的企业家,选择斯坦福攻读理工科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她紧盯目标,2002年被斯坦福成功录取,还成为总统奖学金的获得者,每年有3000美金的经费支持。
早期在实验室中的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的父亲期待她能一路读到博士,但她自己却另有打算。
她说:“不,爸爸,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想赚钱。”
终于在她大二那年,商机出现了。
2003年的SARS病毒席卷全球,伊莎贝拉跟着医疗队去了疫情也比较严重的新加坡。
新加坡sars时期新闻
她发现现有的血液检测繁琐复杂又昂贵:每个病患都需要抽一大管血,还要花大量时间做繁琐的检测,才能得到结果。
她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发明一种便宜又快捷的血液检测方法,最好只需要一两滴血就能检查出多项指标。
“滴血查癌”的雏形就这么在她脑海中形成了。她也像许多硅谷大佬一样,选择辍学开始创业。
这么听起来,“滴血验癌”确实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好想法”。
但从“好想法”到“好发明”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大量的实验,攻克许多技术难关。
可是年仅19岁的伊丽莎白,并没有想那么多,她有一腔热情和必胜的决心。她希望自己像乔布斯一样,能改变世界,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可惜的是,她没能实现,甚至连边都没有摸着。
根据Theranos员工所说,其实在承诺的200多项检查中,Theranos的仪器最多只能做15项,而且不保证准确率……
至于其他项目的结果,都是他们偷偷在买来的传统设备上做的。
让伊丽莎白声败名裂的报道
但创业12年来,她却不断地掩盖事实,骗取投资者数亿资金,也欺骗病人的信任。
她让大家相信,Theranos的仪器只需几滴血就可以进行疾病筛查和对健康的全面检测。
而这里面最大的疑问在于,她是怎么做到了骗过所有人?还让自己的公司在几乎没有一分盈利的基础上,成为市值90亿的独角兽?
2
刻意模仿“乔布斯”
给人留下“能改变世界”的印象
伊丽莎白,非常符合大家对于硅谷创业天才的想象。
她从走进大众视野开始,就与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硅谷名人形象联系在了一起。
和许多IT大佬一样,伊丽莎白也有名校“辍学创业”的履历。
马克·扎克伯格因在哈佛大学的寝室里建立了Facebook成为传奇。2004年他大二,辍学去了硅谷专心运营Facebook。
比尔·盖茨也被称为“哈佛最成功的辍学生”,入学三年后,他辍学创办了微软,打造出“微软帝国”。
加布·纽维尔是比尔·盖茨的哈佛学弟,曾经在1980年到1983年就读于哈佛大学,但他没有毕业就选择加入了师兄比尔·盖茨创办的微软公司。后来创办著名游戏公司Valve,成为一代“游戏之神”。
乔布斯的故事,大家就更熟悉了。他曾经在里德学院读了半年左右,就辍学了。随后乔布斯与好友沃兹尼亚克成立了苹果公司,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电脑、手机产品,彻底地改变了世界。
伊丽莎白也是大二辍学,创建了Theranos公司,这看起来确实非常像一个传奇创业故事的开头。
不仅如此,她还将自己的形象和偶像乔布斯深度捆绑,为自己打造了“女版乔布斯”的形象。
像偶像乔布斯一样,伊丽莎白也常年穿着黑色高领毛衣,虽然她自称自己从7岁开始这么穿。
而当记者问她,为什么坚持这么穿时,她也给出了一个非常成功企业家的回答:因为这样最高效便捷,不用烦心搭配,可以把时间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这个回答也几乎与乔布斯的如出一辙。
伊丽莎白模仿乔布斯的招牌动作
伊丽莎白还和乔布斯一样只喝奇怪的绿色果汁、芹菜汁、黄瓜汁、猕猴桃汁……
而且,她还改变了自己的声线,训练自己用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低沉嗓音说话。
这样做可以让大家忽略她的年龄和女性身份,让自己所说的话更有说服力。
她也和乔布斯一样,非常具有演讲能力。
在开员工大会时,她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大谈特谈公司的使命,传达Theranos革命性技术对世界和人类的意义。
而且她金句频出,让每一个人都深受鼓舞:
这是一场革命,而你们是革命的一部分。还有什么比造福全人类更有价值的事吗?
她甚至还模仿了乔布斯一般的暴脾气和对公司的信息密不透风的管理模式……
她所表现的一切,都让人将她与乔布斯紧密关联,并相信她的能力也会与乔布斯一样。
不仅仅是大众和媒体,甚至连许多苹果高级员工也认为她就是百年一遇的天才,就是乔布斯第二。
不少苹果高管纷纷加入了她的公司,比如苹果前软件主管阿维·特瓦尼安。
甚至连苹果指定的设计公司也开始与她深度合作。
Theranos的早期产品,真的像极了苹果
3
打造顶配“朋友圈”
给人留下“全世界牛人都在支持我”
的印象
伊丽莎白把自己打造成了女版“乔布斯”,这让她在创业初期更容易赢得财富和权力的支持。
但一个没有任何创业经历的年轻人,单靠自己是走不长的。
这时,伊丽莎白发挥了自己的社交天赋,让行业大佬们为自己背书。
伊丽莎白与克林顿对谈
第一个人,就是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院长钱宁·罗伯森。
前面说到,2003年的暑假,伊丽莎白的新加坡经历,让她意识到现在的血液检测手段太落后了。
从新加坡回来后,她把自己关在家里,每天只睡1、2个小时,用尽自己所有所学的知识写了一分专利申请。这就是“滴血验癌”的雏形。
她把这份专利申请拿给当时的院长钱宁·罗伯森看,院长当时非常震惊。
他说:
我见过成千上万的学生,没有人像她这样,能把理工科杂七杂八的知识融会贯通,用一种我都想不到的方式,创造出一个东西来。
院长鼓励她说:出去追求你的梦想吧!并且成了她最有力的支持者。他门下的一位优秀博士生也辍学成了伊丽莎白的第一位员工。
而伊丽莎白的第一笔投资,则来自家族的人脉。她儿时好友的爸爸,是著名投资公司DFJ(德丰杰)创始人蒂姆·德雷珀。
这个人非常擅长做早期投资,他是特斯拉、Skype、百度、hotmail……的第一个投资人。
他觉得伊丽莎白也有创业成功人士的“偏执”和投入的劲头,因此投入了100万美金。
作为硅谷最早创立VC基金的家族,蒂姆·德雷珀在风投界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他的投资可以为伊莎贝拉的公司带来极强的背书。
因此,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等各领域大佬纷纷入局……
风险投资教父唐·卢卡斯也成为了董事会成员。
打通了金融圈,伊丽莎白又开始拉拢政界要员。
因为伊丽莎白创办的Theranos是做血液检验的,与医疗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有政界人士的背书,公司发展会更加顺利。
她的事业,本身也带有很强的人文关怀的色彩。
让每个人都能随时在家做血液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简单、快捷、便宜。
这可是一件大善事啊,谁会不愿意支持这个美丽的愿景呢?
在伊丽莎白极富感染力的说辞下,许多政界大佬纷纷加入。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美国前国务卿兼劳工部长乔治·舒尔茨……
舒尔茨几乎把伊丽莎白当亲孙女看待,对她无限信任。他的亲孙子后来也进入了Theranos实习。
还有,前国防部长比尔·佩里……
前国防部长马蒂斯……
甚至连美国最富有的沃尔顿家族都曾是她的理念的支持者,这些政要人士进一步为她和Theranos背书。如此豪华的董事会,简直让人闻所未闻。
接下来,媒体也闻风而至,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
伊丽莎白登上《财富》《福布斯》杂志等封面……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15年最具影响力100人……
伊丽莎白和她的Theranos被抬到了一种不容质疑的高度。
4
不断描述美好愿景
给人留下“能造福人类”的印象
在伊丽莎白事业巅峰期的时候,她还盛情邀请当时的副总统拜登来公司参观。
他参观完以后感慨地说:“这就是未来的实验室啊!”
但讽刺的是,其实那根本不是真正的实验室,而是专门为他临时搭建出来的。
现在回看,这个“假实验室”,就像是Theranos的象征一样,就是个美丽的假象。
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相信,因为大家太希望它是真的了。
咱们大多数人都有去医院抽血的经历,如果要检查多项指标,那就得从静脉抽上一两管血。
看着针管扎进手臂,抽出那么多血的过程其实还是挺吓人的。
不仅如此,验血可不是随抽随检,还得医生开处方,开好了验血单,还得排队抽血……
抽完血,等检验报告生成也需要一段时间……
而Theranos的血检跟常规意义上的血检比起来,非常人性化。
只需要在手指头抽几滴血,就能测出两百多项指标。
便携的设备可以做到直接放置于家中,便于重疾、慢性病患者随时检测健康情况。
检查结果还可以远程传输给医生,方便医生做到快速诊断。
而且价格十分低廉,比常规验血的价格便宜得多。
这听起来已经非常诱人了,伊丽莎白还尽可能的包装了这个创意。
她所创立公司的Theranos,是英语里面的“治疗”( therapy )和诊断( diagnosis )捏合出来的一个词。公司的口号是:One tiny drop changes everything(一滴血改变一切)。
从创业开始,伊丽莎白就不断讲述“自己从小害怕针头、希望用一滴血来解放人类”的故事。
再后来,她还抓住了大众普遍的痛点——“亲人离世”。
她常常在各种场合讲述自己最爱的叔叔死于癌症的故事。
她说叔叔在生命最后时刻备受抽血折磨。如果当时就有这种技术,叔叔就会在癌症初期发现自己的病症,就能更早的得到救治。但其实她和叔叔根本没有那么熟悉。
她说自己发明这项验血技术的初衷,就是让这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早知道”“可惜来不及”……
这么真善美的初衷,打动了很多人。许多精英都想要为实现这样的人类里程碑而出一份力。
Theranos吸引了硅谷各类工程、设计、流体力学、化学、医学等专业的博士们前来,在实验室里奋战。
经年累月的各类测试表明,伊丽莎白的美好设想在技术上存在一个天然矛盾。
如果只用1-2滴血来实现多项检测,那就必须反复稀释血液,但这样做比定会导致结果偏差。
而且伊丽莎白非常执着于产品的大小,但要把这么复杂的测试塞进一个小盒子里,几乎是不可能的。
伊丽莎白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在创业之初斯坦福一个医科教授就给她泼过冷水。仅凭指尖的一滴血,是没法对大多数疾病做出准确检测的。
但她没有听进去,还是一副“人定胜天”的姿态。
桌台上的机器就是Theranos“爱迪生”血液检测仪
而在研发受阻、测试结果错误时,她非常从容地以“商业机密”、“WIFI连接不好”、“员工不专业”等话术应对。当产品无法交付时,她选择了造假……
因此当 FDA(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介入调查,公布结果的时候,很多人都难以置信。
Theranos所做的血液测试,250项测试中,仅有13项是自己研发的血液检测仪做的。其他的都是利用第三方仪器来完成的。
而且操作非常不规范,检测结果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睾酮含量错误率:87%
前列腺癌筛查错误率:22%
维生素B12含量的误差范围:34到48%,而一般的机器才2到3%
跟正常的商用机器相比,总体偏差高达146%
实验室工作人员没有取得任何化验资质
血液储存温度严重不当
化验用的试剂已经过期……
Thernaos的检测项目
5
印象管理,也可以用在正处 ...
伊丽莎白,显然是一个反面案例。她的实力不足以支撑她的野心,而且在问题暴露时,她选择隐瞒和欺骗。但是她能放那么大个卫星,确实也让我们看到她身上的一些非凡特质,比如在个人品牌营销方面,她是高手。
关于她的这本畅销书,国内已经引进,叫《坏血》。很多做投资、创业的人会读它,但我觉得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读。书中,对伊丽莎白如何通过各种方法操纵社会各界对她和她的公司的看法,有很多精彩描写。
当然,了解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厚黑”,而是懂得“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差距,从而处处提醒自己去独立思考、去操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而且,如果把“印象管理” - perception management 用在正处,也是能帮人成事的,比如:
对自己有信心,也给别人留下自信的印象
自己的信誉构建“朋友圈”,给人留下“可信”的印象
追求造福社会的事业目标,给人留下具有崇高追求的印象,从而“得道多助” …
这些道理,我们自己需要学习,也可以和孩子沟通交流;对于孩子未来成人成事,没准也很重要。
咱们共勉。
原标题:《19岁从斯坦福辍学, 30岁成为亿万富豪, 她凭什么“骗”过那么多大佬牛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