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国人大代表穆范敏:第8次建议推进“烟台至大连跨海通道”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热点话题也被众人关注。这其中,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再次被提及,引起公众热议。今天,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黄金集团顾问穆范敏再次提交《关于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议》。“已经第8次提了,目前项目有了一些明显进展,已列入国家《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和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穆范敏说。
一条通道连起两个半岛
从烟台到大连,直径106公里,开车只需一小时,但因为海峡阻挡,需要绕道山海关,全程2000多公里。而如今,一条跨海通道,有望链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使这一横亘多年的“天堑”变为“通途”。
“一旦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能够实现,东三省入关或者其他区域进入东三省,完全可以直接取道旅顺。比如,原来从旅顺到烟台,取道沈山、京山、京沪等线路,绕一个C形大弯,路程近2000公里。而建设跨海通道,可以由C形绕行变为I形直达。届时,将形成纵贯我国南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十省一市的东部交通大动脉。”据穆范敏介绍,开通于2007年的渤海海峡“烟大”航线,是连接华东地区和东北三省的水运要道,但受风浪影响,每年有1个多月的时间不能通航。跨海通道建成之后,由烟台前往海上丝绸之路另一节点城市大连的时间,将由以往乘船的7小时左右缩短到2小时。东北至山东和长三角的运距,将比原绕道沈山、京山、京沪、胶新、陇海线等缩短1600公里,东三省、山东、苏沪浙、广东、海南、广西等10个省区市直接受益。
在穆范敏看来,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于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促进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烟台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环境,对于更好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不管是从当前还是长远看,建设跨海通道,都是一个功在当今、利泽后世的民生工程。”穆范敏说。
列入国家《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
建设跨海通道,是渤海海峡两岸人民盼望了多年的梦想,前期各项工作,也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酝酿。如今,项目也有了实际性进展。穆范敏透露,“目前,该项目已列入国家《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和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为项目下步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介绍,从国家到省乃至烟台市都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加快项目进程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对于跨海通道的推进历程,穆范敏每一个重大节点都历历在目。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发改委2008年召开了研究座谈会,交通部2010年还到烟台进行现场调研、资料搜集并召开座谈会,2012年编制完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召集交通运输部规划司、铁路总公司计统部、山东及辽宁省发展改革委、烟台及大连市政府等在京召开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座谈会,研究如何加快启动前期研究工作,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一个新阶段;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召开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座谈会,讨论通道项目决策风险和项目组织机制等两个研究成果,并研讨下一步工作。
“山东省为了争取支持该通道加快推进,也先后多次向有关部门沟通对接。”穆范敏说,2015年7月,山东省发改委组织相关人员,赴英国和法国实地考察了英吉利海峡跨海工程和欧洲隧道公司,与英国交通部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为下步跨海通道的推进积累了经验。
作为最直接的收益方之一,烟台市也极为重视跨海通道的建设。2013年9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学院在烟台召开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讨会后,烟台市结合烟台实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并向上级部门提出实际建议。“可以说,这个项目是众望所归,现在有了实际进展更是难得可贵,相信这个梦想能尽快照进现实。”穆范敏说。
年可减少碳排放800余万吨
这一贯通区域的大动脉,总投资大约2000亿元到3000亿元左右,建设这样一条大通道,到底值不值?穆范敏认为,不管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还是从当前与长远的比对,建设跨海通道都是可行而且必须的。
据专家分析,预计到2030年跨渤海海峡潜在货运流量将达到1.7亿吨、客运流量在4000万人左右。穆范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项目建成以后,仅以年通过3万辆汽车保守测算,直接收取的道路通行收费,即高达130亿元,若加上各种管线收费、土地增值、旅游开发、节约燃油与材料等,综合社会效益则会成倍增加。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回报并非仅限于此,它的回报将是综合的、多方面的、社会性的。”穆范敏说,跨海通道建成后,年可节约燃油100余万吨,减少碳排放800余万吨。不仅如此,施工过程中,工程、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劳动力等需求巨大,从而带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交通工程的投资回报率一般高于大型工业项目。2000亿元到3000亿元直接投资,10年至15年左右即可收回。”另外,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通之后,直接受益的地区就有10个省市,并且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穆范敏认为,建设跨海通道,从国家技术层面,已经相对成熟,资金来源可参照国内外已有大型跨海工程经验,多渠道进行融资。2008年竣工的杭州湾大桥建设总投资140多亿元,全部由民间投资,没有花国家财政一分钱。而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完全可以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PPP(政府与民间合作)等多元投融资模式运作。
“现在关键是要加快推进筹备速度。”在此次提交的建议中,穆范敏也提出,应尽快成立组织协调机构。在国家已经组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协调小组和研究小组的基础上,建议国家成立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铁路总公司)等部委,山东、辽宁省等地方政府等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统筹做好该工程的前期研究和组织协调工作,并尽快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抓紧组织实施。沿线省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确定专门人员,根据国家的部署和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争取项目早日落地,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实现‘跨海梦’。”穆范敏说。
关于跨海通道的那些事儿:
1992年,烟台大连跨海通道首次被提及,之后经过无数次论证,渐渐浮出轮廓——
作为跨海通道的强力推动者之一,穆范敏见证了国家层面对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研究和推动:
2010年1月,国务院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正式启动。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规划》重要内容,跨海通道建设项目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牵头启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
2012年3月,由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带领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小组编制完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并报国家发改委,认为通道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2013年7月,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战略规划研究项目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同年9月,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讨会在烟台召开,会议总结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研究工作,探讨了如何推进深度研究和成果转化,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了决策咨询服务。
2014年1月2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14年交通发展改革工作重点,结合“十三五”重大交通问题前期研究,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等项目的研究。在纳入国家2014年交通发展改革工作重点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希望也大大增加。而一旦列入国家规划大盘,也就意味着项目上升到国家战略,将由国家提供稳定的资金、人才和政策,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项目研究和推进。
今年,在烟台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的《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研究启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工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