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音乐家周小燕告别仪式3月10日上海举行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6-03-04 10:49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中国著名歌唱家、教育家周小燕是整个中国声乐发展史的见证人。她为中国声乐界培养了几代骨干力量,近百岁高龄依然没有离开教学岗位第一线。鞠秀芳、张建一、高曼华、刘捷、廖昌永、魏松、雷岩、李彩琴、万山红、杨小勇、殷桂兰、李秀英、朱秋玲、王丰、王歌群、张峰、方琼……这些中国声乐界的支柱力量,都是周小燕在建国后培养的人才。

3月4日凌晨0点32分,周小燕因病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99岁。

周小燕家中设了灵堂,澎湃新闻记者 高剑平 图
首唱《长城谣》

1917年8月17日,周小燕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工商世家。周小燕的父亲周苍柏是一个进步实业家。同时,他非常迷恋音乐,受父亲影响,周小燕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父亲很有意思,他自己五音不全的,唱不入调。但他喜欢音乐,他们叫他音乐迷,就是音乐疯子一样的,只要你是学音乐,他都支持。所以我有一个弟弟是吹萨克斯,有一个弟弟拉小提琴,我妈妈也是弹钢琴的,那么我就唱歌,客人来了就说,小燕唱个歌,我就去唱。”周小燕回忆说。

1934年,手持吉他的周小燕。 澎湃新闻记者 刘行喆 翻拍

父亲好友的琴行是周小燕童年最喜爱去的地方,她就是从这里开始了音乐的启蒙。1935年,周小燕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开始声乐学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小燕被迫中断了上海的学业。1937年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开始拍摄潘孑农编剧的《关山万里》,潘孑农邀请刘雪庵为影片配乐。

刘雪庵把已经完成的插曲《长城谣》刊载在自办刊物《战歌》上,很快被一些青年抗日宣传队演唱。不久,身在武汉合唱团的周小燕领唱了这首歌曲。次年,她去法国留学,途经新加坡,应百代唱片公司邀请,演唱灌制了《长城谣》唱片。

这首唱腔凄婉的歌曲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感动了广大侨胞纷纷捐款捐物,加入到抗战队伍中。

1938年年底,周小燕辗转来到了巴黎,进入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学习声乐,成为意大利著名声乐教授贝纳尔迪的学生。贝纳尔迪全新的教学方式,也让周小燕跨越了声乐学习的障碍。

1945年10月,经过七年磨练,周小燕登上了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她用中西合璧的唱法高歌《紫竹调》、《红豆词》,令世界舞台第一次对中国美声演员刮目相看。

1946年,周小燕(右)与李献敏在伦敦白宫剧场演出前的留影。 澎湃新闻记者 刘行喆 翻拍

1947年5月,周小燕应邀前往捷克,参加首届“布拉格之春”音乐会。这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次音乐盛会,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美国指挥家伯恩斯坦、俄国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等人均到场。与这些世界级大腕同台演出的周小燕,当时唱了不少中国歌,贺绿汀的《神女》、刘雪庵的《红豆词》,还有根据民歌改编的《大河》、《杨柳》,“他们觉得美得不得了。”

也是在这场举世瞩目的音乐会上,周小燕用夜莺般的歌声赢得了赞誉,被欧洲舆论称为“中国夜莺”。

“我们应该一有机会就传播我们的音乐文化。”周小燕说,“你要唱他的东西,要唱到他服你。你光会唱他们的东西,不会唱本国的东西,人家看不起你……所以这种民族的自尊心要有,你有民族自尊心,人家才会尊重你,人家才会信任你。”

1949年,周小燕受聘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老师,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活。

1950年,周小燕与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在北京颐和园合影。 澎湃新闻记者 刘行喆 翻拍

半个多世纪后,有一位美国记者问她:“你这一生吃了不少苦,从法国回来后悔不后悔?”她回答:“不后悔。这里是我的祖国。我为她出力了,我不后悔。如果我没有为她出力,我才会后悔。”出国时,父亲就对我说:‘一,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二,学成后回来报效祖国。’当时,我觉得自己已经学好了,也演出了,并且获得了肯定和好评,应该回来了。”

“文革”中,给学生开小灶听外国唱片

周小燕班上的学生工、农、兵都有。她说,自己挑学生从不看家庭成分,最重要的是人品。

歌唱家魏松跟周小燕时间最长,他自称“大徒弟”,是周小燕第一个重要时期的代表学生。

1973年,魏松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周小燕。作为第一批工农兵学员,他和另一位同伴韩适被沈阳军区派到了上海学习。

2016年3月4日的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从1949年开始在这里工作。 澎湃新闻记者 高剑平 图

“文革”是周小燕一生中最黑暗的时期。在这十年里,她不能开口歌唱,也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魏松来到上海时,周小燕还在干校劳动,主要工作是喂鸡,因为这两位解放军学员,她被调回了学校,“等于是我们两个解放军‘解放’了周老师。”魏松对澎湃新闻回忆说,“我们在系里的走廊和周先生见了面。我们都穿着军装嘛,对着她敬礼,她吓一跳,还以为是来抓她的呢。她后来经常拿这件事开玩笑。”

魏松(中)和周小燕

魏松还记得周老师说,“魏松的嗓子跟别人不一样,他是洋嗓子,可以唱外国歌剧。”但“文革”并不允许唱“封资修”,周小燕等于是冒着被批斗、被逐出教师队伍的危险来教魏松。那时,学生也不可以去老师家里上课,怕被老师带坏,魏松一直唱不好,周老师就说,“来我家吧。”

周小燕把魏松和另一名学生领到自己家中,拉上窗帘教,把耳朵贴在留声机声上,听那几张没有被抄走的法国旧唱片,“那时候是夏天呐,不能让外面听到,像搞地下工作一样。特别是第一次听到卡鲁索的歌声,我就感慨,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妙的声音。这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魏松说,“周先生真的改变了我的一生。”如果不是周小燕让他从男中音改唱男高音,他可能一事无成,“当时还有很多老师不同意这个意见,周先生还是有慧眼的。”

这个从部队来的小伙子,正是从周小燕这里得到了西洋音乐的启蒙,成为中国最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43年来,魏松与周小燕建立了深厚感情。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魏松接受完澎湃新闻采访,就直奔机场赶回上海吊唁周小燕。

上海歌剧院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是在1982年受教于周小燕的,“她一直都很精神,唱起歌来就倍儿精神,那时候身体好啊。”杨小勇向澎湃新闻回忆:“她是比较宏观的一个人,她会让你独立发挥。她主要是启发你,而不是限制你,让你更多地去理解作品,而不是于拘泥于一些细节,从大的方面来把控你的发展。”

在周小燕一长串学生名单中,廖昌永是一位赤着脚走进上海音乐学院的农家孩子。第一次在校门口见到周小燕时,廖昌永紧张的心怦怦乱跳。他不仅钢琴、乐理基础差,而且一开口就有浓浓的四川口音,这是学声乐的大忌。周小燕把他带回家,一句一句纠正,进步很大。本科毕业后,又成为周小燕的研究生。

有人问周小燕,您这样一位瘦小的女士,怎么能够发出这么大的能量,培养出这么多国际一流歌唱家?周小燕说,“他们问我,你能不能够再培养几个廖昌永。我说这个我不敢说,因为一个学生的成功,教师只占三分之一,就是起个指导作用、理论作用,还有三分之一就是要靠本能。首先要廖昌永会学,他怎么下去自学,怎么举一反三,他能够发挥他那个作用。”

在廖昌永心中,周小燕是良师又是慈母。

早年廖昌永参加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时,多明戈就跟他讲:“你有一个非常伟大的老师,而且她有一套非常特殊的训练体系”。周小燕说:“声乐教学的个别对待很重要,除了身体的不同以外,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也不一样,理解、悟性,像小廖,他悟性很高,你跟他一讲,他想一想,悟到了,悟到了他就会在这个上头去前进,他有个特点,他会抓腔。”

在廖昌永心中,周小燕是良师又是慈母。在众多演唱场合,他最爱唱的一首歌是《老师,我总是想起您》。

1988年,为振兴中国歌剧事业,71岁的周小燕创办了“周小燕歌剧中心”,亲自出任艺术总监。在她的努力下,中心排演了《弄臣》、《茶花女》以及中国歌剧《原野》等大量精品剧目,为中国歌剧走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她说,“我不能唱了,不能上台了,我要创造舞台让他们上,给他们创造条件。只要我们国内有舞台,他们就会回来,或者回来教书,或者回来当演员继续唱。”

周小燕说:“碰到好学生是老师的幸运”

2014年3月,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市教委联合出品了原创歌剧《燕子之歌》,牵头之人正是时任上海歌剧院院长的魏松。

该剧根据周小燕的生平事迹改编,讲述了周先生从一个留学法国的资本家小姐到桃李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的曲折经历。剧中,燕子老师的学生们也大多以今天活跃在歌剧界的“大腕”们为原型。

2014年3月24日晚,原创歌剧《燕子之歌》在上海大剧院演出。 高剑平 澎湃资料

“前年魏松上任那天,说有事来向我汇报,他要排一出现代题材的原创歌剧。”周小燕对《燕子之歌》创排之初的情形记得很清楚,“我一直觉得歌剧舞台上演古人虽然气势上有共通之处,但还是不如戏曲来得顺理成章。所以现代题材我举双手赞成。”结果魏松说是要以周小燕的艺术人生为原型打造一部歌剧,这个她没想到。

2014年3月24日晚,市委领导殷一璀陪同周小燕观看原创歌剧《燕子之歌》。  高剑平 澎湃资料

时间回到2011年,魏松受北京大学歌剧研究中心之邀策划歌剧《钱学森》,便萌生了寻找一位上海典型人物作原创歌剧的念头,“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我的老师周先生,她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中国声乐发展的每一步。剧中许多台词都是她平时自然而然说起的原话,以她的人生编排歌剧再适合不过。”

魏松的同班同学、同为周小燕学生的韩适一周之内写完了剧本,对周小燕夫妇二人都极为熟悉的作曲家奚其明担纲了歌剧的作曲。

由于周小燕年轻时是花腔女高音,因此作曲家在剧中歌唱技巧的写作上颇费了一番心思,虽然“难唱”,却得到了周小燕逐字逐句的悉心指导。在剧中担纲女主角的上海音乐学院青年声乐教师刘恋说,周先生要求之严,令她在这一部歌剧的排演中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周小燕说,“这部歌剧讲的其实是一个老师的故事,不仅周小燕是这样,而是所有老师都是如此。我为我的学生骄傲,碰到好学生是一个老师的幸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