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志红谈“吴谢宇弑母案”:病态共生和共生绞杀
武志红谈“吴谢宇弑母案” 原创 维舟 维舟
昨晚看了武志红的视频号,看得十分感慨。让我颇为高兴的一点是,他的核心观点其实和我之前所分析的,几乎如出一辙——当然,他作为知名心理学家,讲得更加清晰、专业。
此前我写过两篇,都推断他弑母的动机是母子关系过分亲密,以至于对一个成长中的个体而言已成为其独立自主的最大威胁。
有一些读者反对这种解读,似乎认为这是在帮罪犯开脱,指责一个现在已无法开口说话的母亲。这真是不幸的误会,我其实文中已经写了,成长的个体不能都将责任推诿给父母,应当自己戒断这种依恋。最可悲的是,本来吴谢宇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是唯一有希望克服这些情结的人,但他没能过来,反而选择了这么极端的方式。
吴谢宇
武志红如何解读此案?他首先指出吴谢宇心理的一个关键点:此人在与异性的关系中,“完全把自己的心灵交给对方控制”,习惯了被控制、被掌握,这构成了一种“病态共生”,严重者会导致人我不分的“共生绞杀”。
他说:“在这样一个共生关系里,其实只有一个人的自我,可以存活下来。”这和我所说的过分亲密的亲子关系中“只能活一个”,基本上是一个意思。
他同时指出,“这绝对不是孩子想和父母构建的,而是父母想和孩子构建的”,并由此推断,是吴谢宇的母亲杀掉了孩子的自我,使其本我(内在的小孩)被超我(内在的父母)彻底驯服,而到最后他弑母后,本我又杀死了超我,以至于被压抑已久的欲望彻底泛滥,几乎到了非理性的地度。
这并不仅仅是吴谢宇一家的悲剧,他强调,“绝大多数中国都没有离开自己的母亲,都没有完成和母亲的这个分离”,如果母亲“一切都是为了你,她活着也是为了你,你是她的生命意义所在,但这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你永远把这个人背在身上。”但“每个人都要经历和父母的分离,心理上的弑母”。
当然,他最后也说,分析毕竟是一系列假设,“可能对,也可能不对”,只是给人提供一个视角。对我来说,他讲到的“共生绞杀”和吴谢宇心路历程的四重绞杀,都梳理得更清晰,也比我更注重父亲角色对吴心理冲击之深远。看完他所说的,我也对自己此前的分析更有了信心。
此外还可补充的一点是:吴谢宇的生活看起来非常狭窄,他在庭审时谈到人际相处,常常第一反应引用小说中的人物,好像除了妈妈和书本,他没有其它渠道可以学习这些基本的人际相处技能。然而,他没能从这些抽象的文本中学到亲密相处的具体实践模式应当是怎样的,他真正了解的还是只有和母亲相处的那一种,所以到了和女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时还是本能地挪用这个。
这也意味着,他在生活中没有朋友,这位“宇神”可能真的像神一样孤独。值得注意的是,他高中同学对他的友善都不吝赞美,但大学同学就有人说突然收到他的问候短信(例如突然问“在干嘛”之类)会有点莫名。这或许是因为,高中同学对他是膜拜的,收到其友好表示自己都会很开心;大学同学之间则可能更多“陌生人关系”,很多人独来独往,位置也比较平等,他这种不能深入的友好表示就有点吃不开了。很有可能,他到了大学里,进入了一种“被迫独立”的境地,这升高了母子之间冲突的风险,但其母对此却毫无察觉。
无论什么样的解释,肯定无法说服所有人,何况有的人觉得根本无须去理解这样十恶不赦的罪犯,但犯罪心理学的目的,说到底其实不是为了罪犯,而恰恰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更好地预防悲剧。如果我们不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那这对母子才是真的白死了。
原标题:《武志红谈“吴谢宇弑母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