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过康定斯基的名作读什么书?西岸美术馆推出公共“书架”
在上海西岸美术馆看过康定斯基的抽象名作之后,也许你也想读一读他写的《论艺术的精神》;看过了杜尚和曼·雷的“现成品”艺术,也许你也想读一读法国诗人弗朗西斯·蓬热(Francis Ponge)是如何细致而饱含诗意地描绘寻常事物。
艺术指引阅读,而阅读可以理解艺术与生活。近日,上海西岸美术馆B1层推出共建式开放图书空间 “书架”,向公众发出邀请:“你觉得在西岸美术馆应该读什么书?”
瓦西里·康定斯基,《歌》,1906年,光面纸板蛋彩,49 x 66厘米,1981年由妮娜·康定斯基女士遗赠,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康定斯基,《白色之上II》,1923年,布面油画,1976年由尼娜·康定斯基女士捐赠,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现场图
马塞尔·杜尚 《帽架》,1917, 1964年 西岸美术馆“万物的声音”展品
西岸美术馆书架
在西岸美术馆地下一层新开放的“书架”上,你可以看到一些作家与艺术家的赠书,如金宇澄捐赠的书——理查德·麦奎尔的《这里》。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廖树林捐赠了其珍藏十多年的《设计大师の对话》,“当年这本汇聚了25位日本顶级设计师思想的书,时至今日多位已经过世,令人唏嘘。但幸运的是,他们的言语灵魂,随着书籍纸张得以长久存留。”对于共建式“书架”这一形式,廖树林认为,“这一理念对捐书者来说是有着很强的参与性的,而更大的价值是留给阅读者的。”
澎湃新闻获悉,西岸美术馆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性、有温度的“第三空间”,以“艺术设计、戏剧表演、视觉艺术、新媒体艺术”为主线,希望让公众直接地参与到文化艺术本身,由公众来书写对艺术以及美术馆的思考,并且通过长期、持续的计划记录与展示公众的想法,使美术馆与公众形成互文性,让公众与美术馆之间打造一个实现“共制共建”的公共性空间。因此美术馆向公众发出邀请:“你觉得在西岸美术馆应该读什么书?”美术馆希望以阅读和书本为媒介,与公众共同架构这个空间,这就是“书架”空间筹建计划诞生的初衷。
曼·雷 《坚不可摧之物》,1923 ,1959年 西岸美术馆“万物的声音”展品
西岸美术馆志愿者候宇轩为“书架”带来了一本来自德国插画师Olaf Hajek的插画集:艺术家笔下都是各种天马行空又充满异域风情的肖像画和风景画。男人和女人的头发由奇形怪状的花卉水果组成;巨大的树上爬满了不可思议的动物们;在树林中人类和植物共同生长。在候宇轩看来,整个书架追求的也是一种“有机生长”的过程,“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可以决定在美术馆当中摆放着什么样的书。而整个书架也会随着每个人的每一次捐赠,逐渐成长起来。”
对于西岸美术馆而言,“书架”承载筹建计划的同时,也是美术馆的阅读空间,力图为观众带来更完整的展览参观体验。因此,在“书架”上,你会发现一部分摆放着西岸美术馆展览画册,以及与展览有关的艺术画册及理论书籍,以丰富观众对于展览的了解与思考;而其他的书柜则会摆放来自公众的书籍。邀请公众分享与艺术设计、戏剧表演、视觉艺术、新媒体艺术或美术馆相关的书籍,并且在书本上赠言。这些书籍与赠言代表了公众对于西岸美术馆的理解,而公众对美术馆的理解与美术馆的展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书架”的书籍既向公众阐明了艺术史学者、策展人对于展览的诠释,也展示了公众对于西岸美术馆展览的理解与思考。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刘平的赠书《图像何求》“将会从视觉艺术、文学、媒介及其之间的关系,为我们解答图像的奥秘。”她在赠言里写道,诸如此类书籍也将为理解展览提供一条途径。
西岸美术馆
如今,国内不少美术馆、博物馆都引入了自己的书店,以出版物的形式和展览形成互补。去年,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也曾推出“艺术阅读在上海” 专题报道,探讨当下上海不同形态书店、艺术机构的艺术阅读部分。而西岸美术馆的“书架”提供了又一种新的尝试,书本由公众选择,代表了公众对美术馆的理解与想法,而非美术馆单方面的选择。澎湃新闻了解到,目前西岸美术馆也在探索“书架”与艺术类书店联动的可能,希望展开一些富有新意的活动,逐步丰富与“书架”相关的内容,为观众带来更多参与式的艺术生活体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