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常态上海实践③|每月千元创梦:浦江边的大众创业孵化器

澎湃新闻记者 姜丽钧 实习生 吴樱蕾
2016-03-08 07:1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立志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上海,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了上海的这一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三年多里,上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贸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成绩斐然。3月6日起,澎湃新闻推出“新常态上海实践”系列报道,从上海多名普通劳动者的视角,讲述一些小人物的创业故事、一个高校的创新实验、一条街区的转型、一个产业园的崛起、一个区的改革路径等,以此记录在全国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上海实践。

在一楼的咖啡吧里点上一杯焦糖玛奇朵,热乎乎地捧着手中,办公桌对面落地窗外,黄浦江江水滔滔,来往船只鸣笛声声。在外人的眼里,这样一名上海创业者的日常,透着浓浓的浪漫气息。

其实在这背后,创邑老码头•创梦天地是一个与全球最大云计算服务商亚马逊AWS共同打造的,拥有强大云计算生态系统的创业孵化器,创业者最低只需要一个月1500元的房租,就可以拥有一个临江的“创业座位”。仅仅成立一年,进驻的小微创业者们不少已完成A轮融资,他们的市场估值总和已经达到了25亿元。

传奇大亨的仓库,变身“互联网+”孵化器

紧挨着黄浦江边一排上了年岁的老房子,上世纪曾是传奇大亨杜月笙、黄金荣的仓库。解放后,这里是十六铺水上客货运枢纽,旁边工业厂房林立。

随着十六铺码头及其旁边的工厂退出历史舞台,这片黄金区域如何使用也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老码头的管理方、上海创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志伟记得,这里曾经被闲置多年,下雨天走过,几乎都是一踩一脚泥。

在上海世博会前夕,借助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流,老码头被打造成餐厅、办公楼与展览场所汇聚的商业中心。在黄志伟印象中,当时老码头几个仓库是高端宴请的必到之处,而当时创邑公司作为管理方,只需要收收房租就能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最近两年,随着八项规定政策的实施,高端餐饮受到了明显的冲击,不少租户的生意冷清了许多,甚至维持房租和日常运营也举步维艰。

“这些企业觉得很难开下去了,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实现区域转型。”黄志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初决定将这块位于上海最核心城区、寸土寸金的土地拿来做科创孵化器,曾经引发过争论。

“通过黄浦区政府的支持,我们希望通过孵化器平台,从原来的二房东的角色转型。目前,我们保持了80%的传统租赁,而将20%的空间拿来做创新创业的尝试。”黄志伟表示,随着此次转型,老码头原来占到40%的餐饮面积,下降到了30%。

2015年上半年,老码头的5号仓库有一个新的名字——“创梦天地”。这是一个定位于互联网行业、云计算创业、互联网创新的科创孵化中心。

5号仓库共有五层楼,一楼为创邑咖啡,可以供创业者休闲,提前预定会议场所,实现移动办公。二楼是创梦天地对外出租的办公场所,而三楼以上就是核心创意孵化器,所有的孵化项目都集聚于此。

一张办公桌、几把办公椅、一个储藏柜,是每一个创业团队的标配。其中有一个办公室,创客每月只要支付1280元,就能拥有一张看得见黄浦江的办公桌,可谓“最便宜的江景办公空间”。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位创业者在创业起步时享受到如此待遇。同时,创梦天地也得到了黄浦区科创扶持,成为全市享有建行低息贷款的10个创业园区之一。

对于创梦空间来说,一个非常大的特色是牵手亚马逊,搭建云计算平台,给企业提供免费试用,并提供专家、技术方面的持续支持。入驻孵化的企业都可以获得亚马逊AWS提供的云服务免费试用,最高将提供近10万元的中国云服务,在海外市场的云服务也可提供达10万元的额度。除了免费试用,还会提供专家和技术方面的持续支持,并邀请欧美市场相关人士帮助初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创梦天地云计算孵化器合伙人杨旸表示,与其他创业孵化器不同的是,创梦孵化器可以帮助每一个入驻企业免费搭建基于云端的IT后台,最大程度降低了 IT企业的后台开发成本和硬件投入。云计算孵化器通过园区的租金收益确保运营团队的收支平衡,通过投融资FA或者自身种子基金的运作实现收益。“我们也会把市场化操作的精神带给所有入驻的企业。”杨旸表示。

孵化器免费提供场地入股助推创业

“我们重点推动的是有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具有爆发性发展潜力的企业。而且,我们不仅为创业企业提供平台,也会以入股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投资。”黄志伟表示,对于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平台还将采取优惠租金,并以此作为股权投资的方式,与其合作,“这样,既能减少初创企业早期的经济负担,对于平台来说也是一种动力,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

创梦平台参与入股的一个项目是裔云天的“听风”项目。裔云天原先在微软工作了十年,负责中华区信息安全建设。那时候,他经常出差,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都会先坐大巴车到达市区,然后打车前往目的地。因为他觉得,车站、机场位置偏僻,人生地不熟容易遇到危险。正是因为这种感受,裔云天决定开发一款集手机App软件、智能可穿戴设备、后台云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人身安全产品,主要为家庭成员、宠物和机动车提供位置追踪和安全报警服务,并基于移动互联网大大增加求助人获得帮助的机会。

裔云天在位于上海闵行的起点创业营完成了“听风”项目的初创后,将企业搬到了位置更好的创梦天地,因为他需要在这里招募更多的员工,并直接面对客户。“你看这里,夜晚加班更是能欣赏江岸的夜景,可以说是‘上海最奢侈的孵化器’。”裔云天说。

能够触痛社会痛点的项目最好,有热情、有理念的创始人是最好的CEO。”黄志伟这样定义具有爆发性的企业,在他看来,“听风”正是这样的企业。因此,在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裔云天也享受到了创梦天地给予的租金优惠。与传统孵化器有所不同,创梦天地具有明显的商业模式,一方面给予入驻企业超低的优惠租金,同时通过入股、参股,实现预期收益,完全市场化操作。

“我不需要昂贵的房租,也不需要花资金去搭建自己的服务器,也不需要聘请人员去维护,还可以得到工商、税务、融资等方面的帮助。”裔云天在这样合作方式感觉很满意,因为自己可以毫不分心地做技术,开发市场。

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对创业者来说,头三年摸爬打滚、第二个三年加速发展,第三个三年稳定发展。他的“听风”已经度过了第一个三年,在创梦天地是期望进入加速阶段。2016年初,他刚刚带着自己的产品去了西班牙,与国外的知名品牌合作,准备将自己的产品推向海外市场。

设计师个人创业迎来“互联网+”时代

在距离老码头不远的位置,2014年10月,范凌创立了“特赞”,并在2015年初获得百万美元融资。范凌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人与环境交互设计”方向,是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之前,范凌的团队们曾经为纽约帝国大厦的橱窗项目对接设计师,并与文化部和美国大使馆有接触。

在这件事情中,范凌看到了需求点,“不管是初创公司还是大型的公司,甚至国企、政府机关,都有对设计的需求。大到整个公司的形象,小到十几张名片。但是他们不知道哪个设计师是适合自己的,不了解价格和市场行情,也无法评判质量。我们希望能够为他们介绍一个能快速对接,性价比高,并且适合他们项目的设计师。”

范凌表示,为了做到这样的匹配,“特赞”的团队最初做的是一个一个项目地线下对接。但是随着开发的线上产品中,“特赞”开始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客户与设计师的直接对接,这也意味着,优秀的设计师个人完全不再需要机构。客户在网上发布设计项目和要求后,相匹配的设计师提交报价和合作意向,接受客户的筛选。随着5000名优质设计师的入驻,平台上的每一个项目平均都会获得8.5个设计师提交意向。

2015年下半年,老码头收回了一家餐馆的场地,引入了王柯翔和他的“创享DNA”。从表面上看,布置在一片花艺中的“创享DNA”,白天是一家咖啡馆,晚上是一家酒吧。而在王柯翔看来,这是一个结合创物者与享物者的跨界平台,咖啡、花艺、读物、潮品与画廊的众创集合空间,作为国内首个无固定工位、灵活办公模式的众创空间与公益美术馆,面对所有具备颠覆力量与革新精神的设计者免费开放。

在“创享DNA”的内部,已经腾出了办公空间,并有多个设计师将自己的工作桌放在了这里,在办公室外面,就是可以举办主题沙龙的场所。

王柯翔觉得,这里可以帮设计师对接受众,让他们可以更接近于时代潮流,更了解公众的需求。在自由散漫、颇具创意氛围的共享办公区环境里,建筑师可以和装置艺术家、概念汽车设计师、多元素花艺师组成快闪设计团队,联手打造一款极具雕塑感的互动性流动售卖亭,或者,家具设计师和IT设计师一起装配了起一台具有触控系统的智能办公桌,而创享DNA平台将会这些创意设计者提供众筹孵化的平台,

在黄志伟的下一步计划中,创新创业空间还将进一步扩容。2016年,老码头将会考虑从4号仓库也腾出一部分餐饮空间,进行相应的改造后接纳新的创业团队。在他看来,如果说老码头曾经见证着旧上海的传奇,那么也许明天它的故事里,主角就会是这些有梦想的创业者。

    责任编辑:王维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