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常态上海实践⑥|播种创新基因:一所高校的创新集训实验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钱方宜
2016-03-11 07:0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立志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上海,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了上海的这一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三年多里,上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贸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成绩斐然。3月6日起,澎湃新闻推出“新常态上海实践”系列报道,从上海多名普通劳动者的视角,讲述一些小人物的创业故事、一个高校的创新实验、一条街区的转型、一个产业园的崛起、一个区的改革路径等,以此记录在全国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上海实践。

“正式比赛的那三天完全是封闭式的……第一天下午,我们下载了几乎100多篇论文,我记得那三天只有第一天晚上是睡了会儿的。”对于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的大四学生王佳茂来说,自加入机械学院创新集训队(以下简称集训队)以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4年参加的“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决赛的最后一天,他和参赛的队员们就“封闭”在一个房间里,面对着电脑几乎一动不动,24小时不眠不休,正餐就索性用学校送来给他们做夜宵的几盒方便面解决了。上交比赛论文的那天是早上八点,他们觉得快要虚脱了,最后,他们获得上海赛区二等奖。

王佳茂所在的这个团队与一般的学生社团不同,这是一支由本科生组成的创新集训队,这些学生成绩优异,对科技创新充满热情,在科技竞赛、学术研究等多方面开展实践,斩获了多个科创竞赛奖项,尤其是2015年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的称号,全国仅50支学生创新团队获此殊荣,也是该校学生创新团队首次获得该项荣誉。

集训队创立之初,导师们与学生共同攻坚克难。

专注科研的创新梯队

在2012年参加“飞思卡尔杯”智能车比赛期间,除了上课时间,王佳茂和队员们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边学习控制,边调试车子,实验室就成了队员们的起居室。有时编程到凌晨,他们就在地上铺一张凉席,支一张蚊帐,在地板上睡上几个小时,醒来后继续学习,继续调试程序。据集训队队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2级学生王顺利回忆,有一次,经过四五个小时,程序调试终于成功了,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队长王景夏立马激动地直接往地上一躺。最终,集训队荣获了华东赛区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上海电机学院校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该校机械学院创新集训队创建于2006年9月,由该校的于忠海教授发起,依托上海市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建设平台,由机械学院承建,机械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团委共同管理。机械学院创新集训队是一支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上海电机学院本科生自主组建的,以大学生科研创新为目的的研究团队,现有核心团队成员56人,指导教师10人,主要研究方向:家用、居家机器人;CAD/CAM技术研究和应用;数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现已发展为一支具有优秀专业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

目前,创新集训队已逐渐成熟,团队核心成员几乎人手一个项目,借助上海市大学生科创项目的支持,电机学院师生的科创事业正做得如火如荼,每年新申请的项目和结题项目均达二三十个。在运行中,集训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层次开展大学生科创活动,形成“学着干,自己干,领着干”阶梯式科学训练方式和结构合理的大学生梯队结构;从集训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模式中,发展形成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体系,促进大学生科创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活跃大学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自2008年以来,集训队团队成员连年申报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共计123项;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参加上海市机械工程创新大赛获奖6项;参加上海市“上图杯”先进成图技术大赛获奖9项;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近3年来,团队中的学生参与发表EI论文4篇,SCI论文1篇;申请专利375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集训队获得的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这是在2004年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根据小平同志的遗愿,小平同志亲属捐献出邓小平生前全部稿费,委托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共同设立的奖项。

在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副院长、集训队指导老师尚海龙看来,现在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的确是最具创新与创造活力的群体,但是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低,在他看来,在大学里先种下学生的创新基因,条件成熟后再创业,就更有了底气。

业内专家认为,这种创新集训实验坚持近十年,成效显著,可以作为一种尝试向更大范围推广。

认真、专注、不放弃

作为创新的重要环节,集训队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个优秀的科创项目,一定会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多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术业有专攻”,作为主修机械专业的学生,项目中的机械理论设计、三维建模等方面是队员们的强项,但电力电子、控制工程等方面就会成为他们的短板。对于跨学科知识的欠缺,队员们不断请教其他学院的老师,在图书馆自学。在科研的同时,队员们还要兼顾学业。就算在实验室熬到凌晨2点,队员们也还是得在上午继续上课、完成作业。按照集训队的退出机制,一旦某门学科考试挂科,队员就会被清退。作为集训队的成员,他们必须是所在专业成绩优异的学生。

2014年,在参加第四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时,集训队需要制作环保无碳小车。由于这种小车是依靠重力势能驱动,还要依照比赛规定在启动后走一定的路线(包括绕桩),因此机械结构十分精密。在最初的图纸设计阶段,队员们设计了多个方案,每一次开会讨论之后又要几乎全盘推翻,反复讨论,重新改进。很多次,修改到凌晨,实在撑不住,队员们就会设一个闹钟,用实验室里的泡沫板做床,躺在泡沫上先“眯一会儿”,一个小时后再起来继续“战斗”。

图纸完成后,就需要初步加工一辆成形的小车。队员们自己加工失败后,他们就带着图纸,骑着自行车去寻访加工小车的合适加工厂,几乎跑遍了闵行区江川路上的老工厂。但由于无碳重力小车的零件精度要求高,加工工艺难,且只有单件加工的订单,多数工厂都拒绝了他们。

在跑了十多家工厂后,他们最终找到了一位有着二十多年经验的工厂老师傅,老师傅一开始也拒绝了他们,实在没有办法,王顺利和队员黄欢、梁卓就开始跟师傅“磨”。据王顺利回忆,师傅边做工,他们就边在师傅旁边和他“唠”,有时聊聊师傅加工的零件,有时聊聊学校的情况,一开始师傅也会回应他们。也有一段时间,师傅只是盯着车床,不理他们,他们就不说话,在一旁站着看着他做工。“唠”了快三个小时,师傅将近收工了,终于答应帮他们加工,最后的成品也很令人满意。

经过了四个多月的准备,集训队最终站在了位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院馆的决赛赛场上,然而他们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比赛的场地并不平整。据王顺利回忆,当时地面是铺的木质地板,可能因为受潮,一些地板已经变形隆起。偏偏他们比赛的二号赛道上有这样的隆起,在小车的启动位置前形成了一个小上坡。原本在平整地面上可以立马启动的小车在第一次启动时成了“哑炮”,完全没跑过出发线。这时就只剩下第二次启动机会,如果不成功,成绩就只有“零”。

几个小伙子急得直冒汗,他们只能试着用脚踩平地板,小车出发之前他们还在用双手反复地去按压隆起的地面。庆幸的是,第二次小车启动成功了。最后,机械学院创新集训队夺得上海市一等奖的桂冠。“那个时候它是一点一点往前动的。”小车启动较慢,却还是冲过了出发线,回忆起那一刻王顺利还是很激动,“没有之前的效果理想,但起码它冲出去了,当时一冲出去,我们都想哭了……太揪心了。”

四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决赛现场,集训队赛前调试。
让作品真正走向市场

科创集训队的成员们不但满怀热情,更是个个身怀绝技,有建模达人,有编程高手,更有天马行空、创意无限的新人。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刘志阳教授表示,创新创业供给的源头在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大部分高校不仅缺乏对创业教育的理性认识,而且创业教育也没有融合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体系之中,而创新创业供给的直接对象就是好的项目。与中国的实体经济大喊“缺钱”相反的是,不少创投机构并不缺乏资金,而是缺乏好的投资项目,通过社会多种有效方式孵化有前景的创业项目的供给,不但可以实现资金的运转,而且可以实现财富的积累。

这与尚海龙的设想不谋而合。谈及集训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未来发展,他说下一步将把集训队的创新项目和创意与生产实际进一步结合,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先进制造业输送更多的人才。

尚海龙认为,很多学生的“创新创意”只是停留在完成作品的阶段,没有推向市场。“我们也在挑选一些有市场能力和竞争力的产品,通过营销的包装和运营推向市场,鼓励学生走向创业的道路,前期已经有部分学生的作品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如队员蔚国飞的‘宠物智能家居’项目刚刚获得了浦东新区大学生创业项目比赛二等奖,已经进入张江高科技园区进行项目孵化,也有很多成员一毕业就创办了公司,走上了创业道路。”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