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心理专家称常遇尖子生求助:青少年抑郁高发,心理教育该学啥

澎湃新闻记者 徐笛薇 实习生 何锴 王英杰
2016-03-02 11:20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小学生有时也心事重重。

2月23日,18岁的西安高三生林嘉文留下遗书跳楼自杀。抑郁症带来的心灵困境再次引起人们的警惕和反思。

“我们老以为孩子天真无忧,其实他们也有丰富的心理活动,特别是青春期。”2月26日,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目前国家对于中小学心理教育缺乏相关的政策和标准,也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近日,多位中小学心理问题工作者及心理学专家指出,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变化阶段的青少年,心理特征还未完全定型,相对于成年人更加活跃,也更易感受到压力与挫折,一旦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他们向社会呼吁,心灵教育刻不容缓,应尽快出台相关举措构建学生心理教育体系,勿让校园悲剧不断重演。

小学生有时也“心事重重”

近年来,学生群体的心理疾患日益突出,不容乐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年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将增长50%。

时有中小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仓促画上生命句点:2010年10月,一名品学兼优的11岁女孩在北京海淀区冠城北园小区3号楼一跃而下;2013年,四川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五年级的10岁男孩在语文课本上留下遗言后,从30层高楼跳下;2016年1月6日,邯郸市鸡泽县一初中女生喝下农药后抢救无效去世⋯⋯

小学生有时也心事重重。2015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二院心理医生戴王磊接待过一位只有小学二年级的重度抑郁症病人。

戴王磊说,在对话的过程中,这个孩子表现得非常焦躁,说父母不关心他,教师讨厌他,他感觉不到温暖,还总是挨骂。“但是我了解到,他的家庭非常完整,而且父母其实非常爱他,他的父母说有时孩子成绩波动,询问几句,孩子就觉得有压力,想要自杀。”

2014年,一份来自温州市部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抽样调查报告显示,约35%的初中生有抑郁情绪,10%的学生至少考虑过一次自杀。

青少年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发病率高达2%至8%,且往往比成年人更具有自杀倾向。

抑郁症有着生物性的根源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最根本性的特征是让一个人失去愉悦的能力,它并非单纯的心理疾病,还有着深刻的生物学根源。”2009年,著名生物学家Robert Sapolsky如此解释。

彭凯平介绍,这种生物性表现为人对各种压力源产生的应激反应,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生命的潜能,类似于“狗急能跳墙”,是生命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但是,危机结束后如果应激反应开启了却不关闭,就会演变成慢性压力,对人体造成伤害,情绪趋于消沉。“所以,抑郁症是环境、身体、心灵三重影响下的结果。”

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识别率很低,并且大部分中国父母,甚至教师,对孩子的心理认知是空白的。

在专家看来,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焦虑不安、反应迟钝、少言寡语、失眠、厌食、乏力等生理表现,都是青少年心理疾患的初期征兆,需要引起警惕。生理上的变化也会带来心理上的改变,比如开始厌学、对父母吵闹、冷漠、逃避及厌倦人生。

那么,如果有家长、同学、朋友、教师、甚至邻居及时发现了一个孩子的抑郁倾向时可以做些什么呢?彭凯平建议,陪伴、报告、寻求职业帮助以及持续关注是较为合理的步骤。

彭凯平说,首先是关怀陪伴,认真倾听他们的心事,保持释放压力的渠道,加上肢体上类似拥抱的亲密接触,用心呵护。

同时孩子们要注意,发现同伴不开心或情绪异常,千万别去嘲笑或者揭发,仅仅是默默陪伴都有意义和价值。

如有必要,需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解决心理的痛苦,尤其重要的是制定出今后的行动方案。最后,还须保持提供热心帮助的氛围。

省重点尖子生来寻求心理援助

在家庭保护中的孩子常感幸福,但到了学校,有了学业,和其他孩子相处,他们的焦虑开始滋生。

彭凯平告诉澎湃新闻:“孩子小时候自我意识较强,不太关心别人,但是离开家庭的保护,到了学校,就会感到社会的关系、地位受到他人的影响,有时候会产生很大问题,例如同伴之间产生了不好的评价,甚至遇到霸道的欺凌、侵犯等行为。另外,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个人身理变化后,开始会对异性有了朦胧的感情而产生焦虑。”

多名中学一线心理教师表示,青少年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集中来自于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又包括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亲子之间以及异性交往之间产生的矛盾和焦虑。

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吴增强长期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2月29日,他告诉澎湃新闻,从全国来看,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其中,小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大多是学习适应和合群交往问题,而中学生步入青春期后,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开始增多,主要原因来自于不良的家庭环境,及难以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

工作中,吴增强还遇到不少省市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向他寻求心理援助。他了解到,这些“好孩子”们的烦恼主要来自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比如背负着考取名校的精神压力。

吴增强认为,心理问题与学生对生命的态度,与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密不可分。目前,社会与校园共同面对着价值观的多元,“因此,确立社会核心价值观既迫切又具挑战性。如果我们能少一点对金钱的崇拜,多一点对人文精神的追求,那么这对我们中小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帮助都会很大。”

心灵教育应是心理学教育最核心的本质

“心灵的教育可能是心理学教育最核心的本质,但这方面我们都做得不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都没有心理学的课程。我甚至可以武断地说,很多中小学生没有上过一节心理课。”彭凯平感慨道。

他认为,这与我国对心理学一直不够重视不无关联。“社会老以为心理学没有价值和意义。”

美国大概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心理课,给孩子讲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尤其偏重于将一些积极的心理学知识。比如,如何让自己开心?情绪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感到孤独?遇到别人不小心骂了你应该怎么办?

彭凯平介绍,美国也有一些专门的心理类和情商教育类书籍专门给孩子看的,比如小老虎和小猫吵架了,它们怎么处理?还有针对离婚率偏高的社会;也有书籍告诉孩子为什么自己要在不同的时间住两个家里,应该如何应对。

彭凯平呼吁,中国教育一定要真正加强普及与生活与大众生命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先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生理和感情可能产生的变化,就能提前做好准备,不至于不知所措。可怕的是因为无知,遇到困境之后陷在其中无法自救。”

大学心理课误区:过于强调生物学因素,少人性知识

此外,社会中也应该有一个完善的心理学支撑的体系,保障孩子在学校以外的环境也能够健康成长。这需要真正愿意为社会底层、弱势群体服务的心理咨询师和机构。

在专家看来,目前,“心理热线”、“心理咨询点”、“悄悄话信箱”等都是中小学心理教育的主要“媒介”。虽然不少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卫生课,配备了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但多数还是流于形式。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心理辅导专家委员会会员、上海市七宝中学心理教师杨敏毅告诉澎湃新闻,近年高中对于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显著提升,但总体情况仍需要不断完善。

杨敏毅建议,首先要保证每个学校一定编制比例的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其次,保证专业的心理辅导课程面向每一位同学。此外,学校以及社会相关部门也必须积极、有规律地开展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向学生群体从各个层面渗透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承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光靠专职的心理老师肯定是不够的”,张静也认为,每天在学校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根本,应该是加强整个教师行业的专业心理培训和教育。

然而,在加强教师心理专业素质的培养方面,彭凯平指出,很多教师在师范类院校上过心理学的课程,但这些课程通常过于强调生物学的遗传、内分泌、神经系统等因素,而缺乏真正的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讲人性的心理学知识。“现在大学开设的一些应用心理学的课程,主要是为了给本专业的学生应对考研和就职,并不是为了培养做人、养心正心以及向大众普及积极阳光的心理知识而服务。这是我们过去几年心理学的一个误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