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孩“无腰”?当孩子说腰疼,别让这句话害了他
原创 柚子 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不要让一句美好的祝愿耽误了治疗
孩子说:“我腰疼”,父母回答:“小孩子哪有腰?”这样的对话你是否觉得熟悉。
小编也被父母这样说过,难道小孩真的没有腰吗?
有网友给出了解释:古代医疗水平差,由于“腰”和“夭”同音,为了避讳所以称小孩“无夭”。
但是有一部分的父母自己也不知道这句话的来源,当孩子说自己腰疼,用这句话来回复孩子,后续不重视也不去检查。
网友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女孩腰疼,父母也是说孩子没有腰,结果检查出来是腰部结核,由于一直没有重视拖延了治疗时间,结核已经化脓。
还有网友外伤后腰疼,从初中拖到大学才去检查,结果查出来腰椎间盘突出。
所以小孩真的是有“腰”的,而且当他们说自己“腰疼”,家长得提高警惕。
那么孩子说腰疼可能预示着哪些疾病呢?
腰椎间盘突出
我们一提到腰椎间盘突出总会联想到上班族和老年人,其实儿童也会有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简单来说就是“闪了腰”。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在孩子的发育越来越好,平均身高增高,然而现在的孩子运动量普遍不足,长时间保持坐姿导致腰部不断受力,腰肌劳损、椎间盘损伤增多。其次,剧烈运动或是不适当的运动方法也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症状:
1.疼痛:以腰痛为主,伴随单侧或双侧下肢的放射性疼痛,运动时加剧;
2.神经功能障碍:如果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就可能出现由于神经根长期缺血缺氧而出现神经麻痹、反射迟钝甚至消失;
3.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的典型症状,许多腰椎间盘突出也常伴有狭窄。
肾结石
近年来,儿童患肾结石的数量不断上升,为什么儿童也会得肾结石呢?
儿童肾结石的形成主要和遗传、代谢、饮食习惯、盲目补充钙剂有关。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会促进上尿路结石的形成,饮水量不足也是诱发肾结石的原因之一。
肾结石如不及时诊治,可能引发肾积水甚至尿毒症。
症状:
1.血尿:儿童肾结石的主要症状;
2.疼痛:突然发作的背部和胁腹部疼痛,疼痛还可转移至腹股沟处,婴儿尚不能言语表达,可表现为精神不振、哭闹、面色苍白等;
3.全身表现:出现发热、食欲不振、消瘦。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儿童作为易感人群,多发生于2~5岁。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脊柱,由于纤维环及终版软骨血管及淋巴管的存在,脊柱结核容易在不同节段之间传播;儿童椎前筋膜及骨膜与椎体相连更疏松,一旦冷脓肿形成还容易在膜下潜在腔隙扩散。还因为儿童椎管内硬膜外间隙及营养脊髓的血管管径比成人小,所以儿童结核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比成人更为常见。
症状:
1.全身症状:患儿常有疲惫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如脓肿发生混合感染,还可出现高热;
2.疼痛:以腰脊柱或腰背部的疼痛为主;
3.肌肉痉挛:可见缰绳症和脊柱侧凸等,晚间儿童入睡后限制脊柱活动,使脊柱处于某一特定无痛位置的痉挛肌肉松弛,在翻身或变换体位时可造成疼痛,致小儿夜啼。
4.神经功能障碍:结核病变物质以及病变破坏了椎体后缘骨质造成对神经根或脊髓压迫所致。
脊柱畸形
这也是造成儿童腰疼的原因之一。脊柱畸形根据位置可以分为颈椎、胸椎、腰椎畸形。除了先天性半椎体、特发性脊柱侧弯等病理因素,儿童不正确的坐、卧、行姿势都可能导致脊柱畸形的发生,产生腰疼。
脊椎侧弯的儿童越来越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是脊柱侧弯的高危人群。如不及时进行干预,畸形轻则影响孩子体态、劳动能力,重则引起心肺并发症甚至截瘫。
症状:
1.疼痛:可在凹侧产生骨刺,压迫脊髓或神经,引起椎管狭窄等;
2.心肺症状:严重弯曲会导致胸廓旋转畸形和胸廓容积下降,出现心慌气促、活动耐力下降;
3.智力下降:压迫脊神经导致神经传导缓慢,使大脑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
怎么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睡姿?
■ 坐姿:
头正:书写时头摆正,眼睛距离书本约1尺(30厘米);
肩平:两肩齐平;
身直:挺胸,背撑直,胸离课桌1拳(大约10厘米);
足安:双脚自然平放在地上,两脚之间距离与肩同宽,不要交叉或跷二郎腿。
图源:www.renrendoc.com
■ 睡姿:
一部分孩子有抱着枕头、玩偶睡觉的习惯,这样的睡姿容易造成背部菱形肌损伤,蜷缩姿势则容易导致颈椎、腰椎变直。
正确的睡姿应该以“仰睡为主,侧睡为辅”:
1.仰姿:可以在膝下垫枕头,帮助维持脊椎的正常形态,缓解椎间盘的压力。
2.侧卧:同样以维持脊椎曲线为原则,头部枕头不宜过高,与肩同高即可,两膝之间可垫被子或枕头,而且需要两边换着睡,避免长期偏向一边侧卧形成脊柱侧弯。
图源:www.souhu.com
虽然说“小孩没有腰”表示父母对孩子健康平安的希望,但是当孩子反复说自己“腰疼”,请家长一定要重视,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就诊。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柚子
责任编辑:CiCi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