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扶桑走马|杀人不见血的凶器:日语中的“阴口”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赵坚
2016-03-01 16:07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日语中直白骂人的“恶口”的确不多,但刻毒入骨的“阴口”却充斥世间,被“阴口”所骂者,轻则内伤,重则丧命。

上篇罗列了中文和日语中的骂詈语(日语称“恶口”、“骂倒语”),读者诸君或许会对日语中缺乏骂詈语有所印象。

其实甄别是否骂詈语,笔者使用了语义学的标准,即语义直接蕴含骂詈,如中文的骂娘语和所列日语的五种主要骂詈语。

如果从语用学而论,文字表面虽然干净,却在特殊的语境中明显指涉骂詈,如日语的“真不知你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一句,间接也是骂娘,完全可以列入骂詈语。

骂詈是人类的特性,当然会积淀在人类的语言里,世上不存在没有骂詈语的语言,只有直接和间接、显豁和隐晦之分罢了。

不带脏字,杀人于无形的“阴口”

日语里缺乏语义学标准的骂詈语,却充斥着语用学标准的骂詈语,日本人自己把其称做“阴口”。

“阴口”不是直接“骂娘”,但用意更为恶毒,迹近“嘲讽”甚至“毁谤”。

日语中有两句谚语,一句为“ろくでなしが人の陰口”,是说自己不甚了了却喜诽谤别人;另一句为“誉め手千人悪口万人”,是说人间世说好话的人寡,说坏话的众。听起来不单国人,日本人中也不乏喜欢谤言诽语的,似乎还比国人更甚。

国人喜欢直接骂詈,被骂的也毫不扭捏作态,以嘴还嘴,一定会骂回去,形成对骂,我们上海人叫做“吵相骂”(斗嘴),就是骂詈的交锋,你骂我詈,公平交口,争胜于嗓门,竞毒于用语,语不惊人死不休。

语言交锋(文斗)进入炽烈阶段后,往往会继以拳脚相向(武斗),我们上海人称之为“打相打”(斗殴)。

“相骂”和“相打”,关键就是个“相”字,你来我往,公平交嘴交手,最后声门和力气大者胜出。

相骂相打的双方,不管胜者属谁,常常都很解气,吵完后大多不会拖泥带水,而经常是“相忘于江湖”,各自了结而去。

但日本人的“阴口”却不是这么简单了,关键就在这个“阴”字。

第一是场合属“阴”,即在背后开骂,而且常常并不直接指名道姓,让被骂者无法“相骂”,因而一肚恶气,无以发泄。

如有一件“名誉弃损”官司,牵涉几名社交网络“妈妈之友”的主妇,她们在群里不点名称另一名主妇“某某来我家后,家里发现短少了几件衣服,大概有‘窃癖’吧?”

第二是内容属“阴”,即阴损毒辣,句句戳心,让被骂者憋屈连日,满腹冤情,只能吞忍。

如一名做事认真的男人被骂“说你到死都是一个‘新品君’(指‘处男’)也不为过。”

第三是风格属“阴”,即阴险龊刻,阴阳怪气,以闲言碎语,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让受损者无处遁逭。

如“这个女人,从脸妆到发型,一看都是便宜货”、“大概什么都听她男人的,下命令喝尿她都肯”、“素材本来就是垃圾嘛”云云,够损吧?

对于年幼的学童和脸薄的年轻主妇来说,这一类“阴口”式语言暴力,还经常是致命的。

举个例子:新闻报道去年四月中一个星期之内,在日本枥木县佐野市的一间公立小学内,发生过两名学童母亲相继自杀的惨剧。

市教委的死因调查报告称因为学童受到欺负,两名母亲向校方提出质疑,因而受到施加欺凌的五名学童母亲在当地“妈妈之友”的社交群里连番攻击,如“哪有资格做母亲”等等,引起其余家长的围观,而无人出面主持正义。

旷日持久的委屈,终于让两名心怀冤屈的母亲先后寻了短见。当笔者读到后死母亲的女儿,拿着一张千元的纸币,哭着提交给火葬场的员工,恳求其不要焚烧母亲遗体一节,不禁潸然。

你看,“阴口”杀人,如此惨烈。国人相骂相打一场,顶多最后让有司去处理一番,很少听说有出人命的。

“人在旅途不嫌丑”:“阴口”横行的社会文化根源

日本社会明显的构造之一,就是大部分日本人都生活在一种物理疆域不太分明的“世间”里,一个人可以同时从属于不同的“世间”,你的家庭、邻里、学校、职场、交友圈,大而至于乡镇、郡县、国家和国际区域等等。

各个“世间”都有共同遵守和独自奉行的明规则与潜规则,逾越分际,违反规则,就会被所属“世间”的其他成员所不齿,因而遭到排斥,甚而被孤立起来或者驱逐出去。

凝聚和维系这些“世间”的最重要力量之一,就是共同的“群体意识”。在日本社会的各个“世间”里,这种“群体意识”,或者可以称做“世间意识”,远远凌驾和超越个人和家庭意识。

作为个人的最大不幸之一,就是不为自己所属群体所认可和接纳。来自群体伙伴的横眉冷目,是日本人“耻感”和“失落感”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大部分日本人都会竭其所能,与所属的“世间”保持一致,即既不出头,也不拉后。一个被目为“异类”的群体成员,经常会受到其余成员的欺凌和排斥,遭遇“无地自容”的群体压力,“自弃”往往是被排斥者的无奈选择。

另一方面,很多日本人在身处各自“世间”的环境里,会努力遵守其规则和礼仪,循规蹈矩,彬彬有礼,甚至跋前踬后,生怕被“世间”的同伴目为“出格”。

日本人的礼仪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和生活在“世间”有关,说得直白一些,礼仪很大部分是做给其余“世间”成员看的,因为任何“失礼”的行为,都会给“世间”其他成员带来“迷惑”(即困惑),而“迷惑”是在“世间”生存的日本人所极力规避的。

但是一旦越出他们所属的“世间”,在没有其他“世间”成员的注视之下,不少日本人会松弛礼仪的束缚,甚至“放浪形骸”起来。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在日本的普及,“阴口”现象也愈演愈烈,看看最为出名的“揭示板”网络“二频道”(2ちゃんねる),鉴于上述的“阴口”举例都来自该网,读者就可以知其大概了吧?

“二频道”谈天论地,几乎及于日本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其最大的特征,就是谤言四起、骂詈横行,各种粗话、恶口、毒舌,如“恶魔”、“下众”(即粗鄙的人)、“丑女”、“天狗”(即傲慢而忘乎所以的人)、“无能”、“伪善”等骂詈,充斥其间,可谓是一个“阴口”的超级集散地。

为什么“阴口”现象会在类似“二频道”的网络泛滥成灾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的使用者都是匿名,在真面目不出现的情况下,在离脱各自所属的“世间”时,很多人都会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这就印证了日语的另一句谚语:“旅の恥は掻き捨て”(人在旅途不嫌丑),是说一旦走出自己的村落,原先对行为的限制和紧箍咒就都可以搁在一边、不加理会了。

以“阴口”骂詈,在“走出村落”的日本人中成为时尚,使得很多日本的“揭示板”网站,成为“阴口”的粪缸,臭不可向,而且还在逐渐侵蚀和浸入整个日本社会,把“阴口”推为一种时髦的话语形式。

(作者简介:赵坚,上海人,曾经就读复旦中文系的硕士博士课程,后留学日本、加拿大,长期在海外执教,留心于比较文化的研究和写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