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二战后荷兰如何开放封闭小区,重新规划路网

文泽尔
2016-02-26 16:57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根据最新的消息,在路网建设上,中国基本确定要走“窄马路、密路网”的欧洲模式,打算将巨型城市的道路,逐步修建成主供血管与毛细血管并重的“有机道路微循环”。

读Ida van Zijl所著的Gerrit Rietveld可以知道,现代欧洲城镇规划的路网策略,早在二战前便由里特维尔德等人提出了。

Gerrit Rietveld,Ida van Zijl/著,‏Phaidon出版社2010年出版。

1940年,希特勒为迫使荷兰投降,下令对鹿特丹市进行地毯式战略轰炸,最终将整个鹿特丹城夷为平地,只剩下劳伦斯教堂的钟楼残垣。战后,由于鹿特丹城的旧肌理已完全毁坏殆尽,新的路网规划反而能毫无顾虑地施行,鹿特丹不只成为新式建筑的试验田,更是欧洲率先实现交通微循环的代表。以范艾克、布洛姆和贝克马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大师跃上历史舞台,更进一步让库哈斯、MVRDV事务所等当今建筑界巨星冉冉升起,同时为解构主义奠基。

所谓结构主义,乃是由索绪尔和列维-斯特劳斯等大师领衔发展而成的一场思想运动。范艾克、贝克马、范登布鲁克等人组成的Team10在鹿特丹再规划中,以列维-斯特劳斯在人类学上发展出的哲学思想为武器,批判功能城市异化等传统教条,强调人本主义。诸如中央管理保险公司大楼、“树型住宅”、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等结构主义项目,事实上都在找到“最小构件”后,将规划区块按照自己设定的规则给模块化了。赫兹伯格甚至专门设置了一个网格来控制设计,更进一步造出“构造工具系统”。 结构主义所拥有的构件化与复制性等特点,在独特风格之外,大规模节约了建造成本。不止作为战后主流的结构主义,荷兰的现代城市规划,自始至终都极为关注经济性问题,并将之上升到道德层面。荷兰规划小区的预算,往往只是欧洲其他地方的零头,法律上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极为严苛。库哈斯曾公开抱怨,说人们不理解他对于“廉价”的执着。“研究怎样用尽可能少的钱,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功能,是非常有意思的。”

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

反观中国2008年后的新小区建设,在旧城区改造规划中经常片面追求大地块,以封闭空间的绿化景观和行道体量为溢价点。开发商做小区一围一大片,不只令马路与马路之间被强行阻隔开来,令高峰车流遭遇“血管梗阻”,小区功能单一,同时也不利于大地块间隙处零散地块的拆迁和出售。然而,如果认为“若干意见”的这项规定仅仅是在简单效仿里特维尔德、库哈斯等人在上世纪提出的规划理念,也是低估了其中深意的。要更深刻地理解里特维尔德关于社会住房的思路,不妨先来从他所设计的施罗德住宅,来探究风格派的实践细节:这是座由简洁混凝土体块、大片玻璃、黑漆铸铁为外表皮材质,使用纯粹几何形体与单调色块来构筑形象的建筑,简直像是蒙德里安画作的三维版本。当然,事实也是如此:风格派信仰的是艺术的超越,希望通过对现有建筑要素进行解体,糅合经济学、线性代数、卫生防疫与人体工学,推导求证出精准严苛的创作法则,以便于在未来建筑能够完全“去建筑师化”。

里特维尔德认为的未来建筑是“去建筑师化”的,而如今盛行并逐渐履行的“垂直城市”概念,正在实践这一标准——百年之后,建筑和街区或许将合二为一。且看迪拜的哈利法塔、麦加的皇家钟塔酒店,这些如通天塔般体量的巨型建筑,无一例外都是将写字楼、购物、餐饮、酒店和公寓住宿融为一体,仿佛古希腊城邦国家在现代社会的具现化。去年,意大利建筑设计师卢卡·库尔奇发布“蜂巢”大楼设计概念图:这栋扎根海底的建筑可容纳近三万人,合并机场、码头和有轨交通,并融入自然环境。库尔奇希望全球任何地方都能建造“蜂巢”,作为未来人类的栖居地。这无疑是风格派和“构造工具系统”的终极进化,打算就此终结城市扩张方向的探求。

麦加皇家钟塔酒店

迪拜哈利法塔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的摩天化热情日趋高涨,例如武汉在建的606米绿地中心摩天、武汉中心双子塔,长沙规划的838米天空城市,广州规划的白鹅潭钻石大厦等大体量建筑,也全都响应了“垂直城市”概念。在建的摩天已经在出售公寓住宅了。

不动产市场的另一方走向,则是远郊别墅的日益流行。那些在郊区购买的联排别墅,通常选择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之地,远离市中心,只有驱车才能往来。与欧洲那些空间阔绰的住宅区类似,所有入口全部安装监控,业主回家直进停车场或自家车库。这类别墅小区根本无所谓是否开放,“若干意见”对其未来运营没有任何影响。实际上,政策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心城区已建成的封闭高层小区。政策实施后,可能路人想进就进,私家车想绕就绕,居住质量相较如今,恐怕会明显下降吧。

开放封闭小区既不影响远郊别墅,也不妨碍垂直城市扩张,仅仅劣化了如今占据住宅主流的中心城区高层的居住质量——远郊别墅密度低,影响力相对有限,开放封闭小区政策实际是鼓励了大城市的摩天化。按里特维尔德的规划理念,未来的居住趋势,必将分化为郊区欧化小镇和市中心摩天,商品房向这两个方向更迭升级。现有小区内有能力的会购买别墅或摩天公寓,空出的旧小区住宅给外来人口租住或出售,同时解决空置和买不起这两个问题(小区的劣化使其估值降低,出售或出租后,购买别墅或摩天公寓仍需要再大规模投入),让商品房市场可以持续流动。

基夫霍克工人新村
时光回溯90年,1925年,奥德在鹿特丹修建的基夫霍克工人新村,全部运用最基础的建材,唯一的装饰只有带白色门框的红漆门。未来建筑如果当真“蜂巢化”,这些彼此联结的摩天单元将使运作近万年之久的二维路网结构彻底淘汰,开放小区仅仅是过渡方案而已,甚至造型各异的摩天都将成为过渡。里特维尔德的终极是“去建筑师化”,未来的建筑,或许完全被视作一种工厂组件,如Maxis的经典游戏《模拟城市:未来之城》中的超级巨塔一般,通过完全理性和效率化的排列组合,实现《杰森一家》中的未来生活方式。

总而言之,按照里特维尔德的思路,封闭小区开放后,不会缺少保安、物业、业委会、业主会所、小花园、儿童滑梯——这一切依旧会有,只是不再具备优势性。或许20年后,顺利开放了的高层小区式物业,已然成为巨型摩天和郊区田园别墅之间,等待汰新的旧世界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