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现场︱华人抗议梁彼得案,一代移民、ABC、留学生想法迥异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华思睿 发自 美国纽约
2016-02-25 19:45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编者按:

2014年11月24日,纽约华裔警员梁彼得巡逻时因手枪走火误杀非裔青年格雷。2016年2月11日,当地陪审团裁定梁彼得包括过失杀人和渎职在内的5项罪名全部成立,他最高可能获刑15年。2月20日,全美华人在40多座城市举行“挺梁集会”,对此裁定强烈抗议,其中以参与者超过6万人的纽约“挺梁”游行规模最为庞大。

长期以安静形象示人,有时甚至自嘲为“哑裔”的华人族群不再沉默,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亲历纽约集会现场,全程回顾华人群体抗议梁彼得案始末。

这是一场由微信掀起的抗议风暴,微信的封闭性让这场抗议活动的组织处处制肘,从策划活动到现场组织,敲定哪些抗议口号、游行需注意细节的争论迭起……一代移民、ABC、留学生对梁案的关注度和看法各异,尽管在华人圈里声势浩大,但是英文世界却对这一抗议事件知之甚少,难以掀起一丝波澜。

抗议梁彼得案现场 现场发言者高举选民登记表呼吁亚裔通过投票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本文图片均来自 华思睿

“我们不是要求享有白人特权,我们也不是要求参与到这个系统性的不公正之中。这场集会并不是为我们亚裔索要白人特权,这场抗议是我们亚裔站出来发出这样的声音:‘我们的系统存在问题,刑事司法体系不再公平。’”在2016年2月20日的纽约亚裔声援梁彼得的集会上,22岁的Jess Fong接受ABC旗下的Fusion记者采访时说道,“梁彼得需要为他自己的行为担责,但他不应为国家的错误承担责任。”

2016年2月20日,纽约、费城、华盛顿、旧金山等北美四十多个城市的华裔也举行了规模不等的游行与集会,抗议纽约警员梁彼得误杀黑人青年格雷(Akai Gurley)一案的判决,要求公平公正。据报道,上万人参与到了纽约布鲁克林的集会当中,整个北美“2/20”游行集会的总参与人数超过了十万人。

亚裔成为“替罪羔羊”?

2014年11月20日,从警校毕业一年后的纽约警员梁彼得,在与搭档在布鲁克林东部的粉红公寓(Pink Houses)政府楼中没有灯光的楼梯间进行垂直巡逻时,在听到楼下有声响后开枪,子弹经墙壁反弹后击中黑人青年格雷,最终致其死亡。2014年11月末,正值密苏里州弗格森因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被白人警察枪杀引发暴乱之时;在纽约当地,大陪审团也即将宣布黑人男子埃里克∙加纳(Eric Garner)被纽约白人警官锁喉窒息致死时间的裁决结果。又一名黑人青年的死亡,让日渐紧张的警察与少数族裔间的关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2014年1月刚刚成为布鲁克林首位黑人检察官、正在努力倡导刑事司法改革肯尼思·汤普森(Kenneth Thompson)也在接受采访时称,这起案件“深深令人不安”。

时隔一年多的2016年2月11日,纽约布鲁克林陪审团宣布,认定在梁彼得二级过失杀人罪(Manslaughter in the second degree)、和渎职罪(Official Misconduct)等五项罪名全部成立。在梁彼得被定罪后,他和他案发时的搭档兰道(Shaun Landau)先后被纽约警察局解雇。而纽约市长白思豪(Bill de Blasio)在声明中称,希望这场判决能够让这场给格雷带来痛苦的事件最终尘埃落定。

梁彼得,成为了十多年来唯一的因为当值期间枪击而被定罪的纽约警员。

身穿蓝色外套的梁彼得母亲也参与了抗议活动。

在亚裔群体中,这一消息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反应——为什么唯一定罪的纽约警员,不是“锁喉案”中白人警官,而偏偏是一名华裔?梁彼得在听到宣判后痛苦地捂住脸的画面,激起了不少华裔同情乃至愤怒。不少华裔认为,梁彼得作为一名少数族裔,被纽约当局和纽约警方抛弃,变成了缓和警方与少数族裔冲突的政治牺牲品。很多人指责纽约当局和警方乃至整个刑事司法体制才是这期悲剧的罪魁祸首,而被定罪的梁彼得只是替罪羔羊。在判决宣布后的一周时间内,这种不满情绪在华裔群体中蔓延。

源起:微信世界里掀起的风暴

在微信上,多篇关于梁彼得的文章如病毒般,数起针对亚裔种族歧视的“历史旧账”被翻出:排华法案、亚裔集中营、陈果仁事件、限制亚裔学生比例的SCA5法案……一时之间群情汹涌,上街游行集会这一最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被提上桌面,全国游行集会的时间,被定在了2月20日。

在数天的时间内,美国各地的华人建起了一大批全美和本地的微信群,讨论游行集会事宜。一直在为梁彼得事件奔走的亚裔维权大联盟,在微信上建立了10个“凝聚华人力量”大群,每个群都有400-500人的规模,另外还有社区团体、工商义工团、媒体联络等专业职能的分群。

根据不完全观察,这些微信群的参与人群,既有刚来美国一两年的留学生,也有已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华裔。大家的个人经历背景天差地别,观念相差极大,讨论的气氛绝不是一团和气。除了能够在需要游行这一点上基本达成一致,甚至参与游行的目的都各不相同。抗议什么?如何表达抗议?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想要在一个几百人的群中讨论清楚基本达成绝非易事。

除了转发各类游行动员信息外,微信群中讨论最多的就是关于游行集会的诉求表达方式。在 “黑人的生命举足轻重”(Black Lives Matter)席卷全美、人们纷纷声讨警察暴行的背景下,这样一起表面看上去是一起“警察枪杀无辜黑人青年”的事件,并不能够算作亚裔维权的最佳理由。如何能在声援梁彼得、表达自己对政治司法不公的不满的同时,避免与同为少数族裔的非洲裔发生冲突,被外界误解为是“宣泄种族仇恨”,是不少微信群中争论的焦点。

有人在微信群中倡议这场悲剧中亚裔和非洲裔都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无辜的格雷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应该在集会前为其默哀一分钟。这样的提议在收获多数赞同的同时,也有人指责这是“模糊焦点”,更有甚者以退出游行为威胁。在多场激烈的交锋后,各地才陆续在集会前默哀一分钟的议程才最终达成共识。

关于游行的口号, “所有人的生命,都举足轻重”(All Lives Matter),这个表面上似乎能被理解为呼吁平等的口号,曾经是微信群中一些人最先想到的口号之一。实际在美国当下,这句口号常被看过是与“黑人的生命举足轻重”针锋相对,潜藏着否认黑人受到种族歧视的问题亟待解决的意味。已经退选的民主党候选人奥马利曾经就因为回应台下“黑人的生命举足轻重”是说“黑人性命,举足轻重。白人性命,举足轻重。所有人的性命,都举足轻重。”(Black lives matter. White lives matter. All lives matter.)而遭遇抨击。但在有人发现问题前,包含这一口号的信息已经被转发了千百次,当微信群中有了解这段背景的人们在发现后,不得不多次重复科普进行纠正,努力说服其他人放弃该口号。其他例如“是一场悲剧,而不是重罪”(Tragedy, not felony)这类有歧义或争议性的口号也在讨论中被一一废除。据了解,在旧金山当地的微信群中,群主的倡导下,群内则通过一人一票的方式,票选出了数个争议性最小的口号。

“所有人的生命,都举足轻重”、“不做替罪羊!”等游行口号。

除了关于游行集会的诉求、进程、标语等问题,对于游行的更多细节的讨论也更为嘈杂。如何对待媒体,部分华裔议员没有坚决挺梁,甚至“总指挥”到底是谁……每一个问题都能激起激烈的摩擦。

“这是我们在美华人自己的事情,不要牵涉到中国。我们和非裔都是受害者,抗议双重标准是我们主要的目的。”在2月19日,“凝聚华人力量”群的群组织者吴一平在微信中用语音发送了这样的信息。在这几点上,群中大部分人都表示接受。

重要信息无法滚动播出、噪声和重复内容频频出现、虚假不实信息一经扩散便覆水难收、群规模500人的限制……微信的天生的封闭性让这场抗议活动的组织处处制肘。而更为致命的是,这一封闭的中文社交网络即便已人声鼎沸,却无力对更广阔的英文世界造成一丝波澜。脸谱网(Facebook)上,纽约220声援梁彼得集会的参与人数仅仅为535人。

抗议现场:“我们要什么?”——“公正!”

因为没有申请到游行牌照,纽约的抗议活动是集会的形式,地点设在了布鲁克林的卡德曼广场公园。这座公园位于布鲁克林桥下,距离梁彼得判决的布鲁克林最高法院只有百步之遥。

纽约一处抗议“梁彼得案 集会活动地点:卡德曼广场公园,卡德曼广场上发生过不少维权行动。

卡德曼广场上发生过不少维权行动,2月20日,站在这里的,是华裔。

现场的抗议者高呼口号"我们要什么?"“公正!”“什么时候要?”“现在!”

大多数参与者都选择使用了之前在微信群中广泛讨论确定的标语。包括“公正审判所有人”(Justice for all)、“公正审判梁彼得”(Justice for Peter Liang)、、“不当替罪羊”(No scapegoating)、“一场悲剧,两个受害者”(One tragedy, Two victims)等。在不少标牌上,黑人民权运动的标志性人物马丁·路德·金和他的名言“任何地方的不公正都是对所有公正的威胁”(In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出现频率也颇高。

集会活动开始前现场为格雷默哀1分钟。

纽约抗议活动现场:集会者举起“公正审判梁彼得”的标牌。

除了部分单纯的微信群组织和自发来到现场的参与者,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跟随自己的同乡会、社区组织、校友会等华人群体一起来到现场。在2015年组织发起纽约美甲业华人游行的美国华人美甲联合总会的横幅,在现场的人群中也颇为醒目。

纽约集会的召集方亚裔维权大联盟。

纽约集会现场,包括“亚裔维权大联盟”的各个召集人、国会议员孟昭文等人,还有州众议员寇顿等数位非亚裔的参与者在集会中发言。在费城的游行中,黑人宗教领袖罗伯特·夏因(Robert Shine)在游行正式开始前进行了发言,作为游行中少见的非裔参与者,他的发言的视频事后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亚裔维权大联盟”总召集人陈善庄。

在纽约现场,出现了大约20人左右的抗议者,他们手举“黑人的性命举足轻重”、“关押杀人警察”(Jail Killer Cop)、“去你的梁彼得”(Fuck Peter Liang)等反对标语,站在克林卡德曼公园广场旁街道的对面。其中一名抗议者身穿一件印有因警方射击而身亡的黑人的姓名的卫衣,格雷的名字也列在其中。部分华裔集会参与者在街道另一侧与他们发生了短暂对峙,大部分对峙者在活动组织方志愿者的劝说和引导下离开,仍有一部分参与者坚持留在现场。一张“人之性命皆举足轻重”(All Lives Matter)的标语在华裔一方格外醒目,有路过的人提醒手举标语的女孩:“你知道这样子是在挑战他们吗?”女孩则表示,不能因为过于考虑他人的想法而不去表达自己的声音。

20人左右的抗议者,他们手举 “关押杀人警察”标牌。 

2月20日的抗议活动,撞上了民主党内华达党团会议和共和党南卡初选,客观上降低了影响力。但包括ABC、 CBS、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每日新闻等全国和当地媒体都对这次集会活动进行了报道。但纽约每日新闻报道中的“超过2000人”的游行规模描述再一次让微信群中群情激愤,有人喊出“主流媒体不靠谱,我们要自己去社交媒体上”发出声音,越来越多的人们终于开始思考这件事情需要如何冲出中文圈,通过主流的推特(Twitter)和脸谱网等社交媒体越过媒体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群中还出现了为从来没有使用过推特的参与者制作了极其详细的攻略,一步一步指导新用户如何注册推特账号,找到相应推文进行转发。

如何看“梁案”?华裔群体并非铁板一块

纽约集会现场Jess Fong接受Fusion采访的视频在脸谱网上收获了上百万的浏览,而围观者用手机拍下的采访视频,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就在中文的社交媒体微博、微信上广为流传。但是像Jess Fong这样的较为了解美国文化同样关注中文世界的第二代在美华裔,在这次号称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华裔抗议活动中并不多见。这场源于微信和华人组织的运动,参与的主力第一代留美的华裔。

现场参加“抗议梁彼得案”集会的人士。

一代移民作为抗议活动的主力,往往对美国的种族问题有着切肤之痛。他们来美多年所经历的辛酸苦楚不得而知,这其中种族因素必不可少,而同样也有语言不通、无法融入当地社会等客观因素存在,多重因素夹杂在一起,让梁彼得事件成为了他们情绪的出口。梁彼得的母亲在事件中经历的痛苦同样让他们感同身受,有人提出,这次抗议“不仅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我们孩子的将来”。

但他们的下一代,在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的情况,无从了解与体会上一代的艰辛。从不用微信、甚至都不懂中文,并无法从正常的渠道获知这件“华裔的大事”,他们成为了梁彼得事件最大的缺席者。即便对此事有所关注的群体中,很多人对这次抗议活动也持保留态度。一位华裔第二代Steph Yin在赫芬顿邮报的博客上写到:“我的父母和朋友在对待‘黑人的生命举足轻重’抗议时总是保持沉默、远远躲开;但当了解到被歧视者是自己族群的一员时,却发现自己有时间去参与抗议活动了。”

一直以来,亚裔在美国常被看作是“受过教育、勤奋、重视家庭、犯罪率低”的“模范少数族裔”,但也有不少人自嘲自己为忍气吞声、任劳任怨的“哑裔”。他们其中不少拥有体面的工作,拼尽全力将自己送往名校,但却对政治问题十分冷感。皮尤调查中心的一份数据显示,亚裔的投票率在所有族裔中最低,而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黑人群体多年来在民权运动上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掀起的民权运动,拥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经验。而亚裔在维护自身权益上的大规模集体行动,却屈指可数。

而在美华人的另一个群体——留学生,在此事件上的态度则更微妙。一方面,作为刚刚来美不久的年轻人,他们对“华裔”这个概念认同度并不高;而另一方面,种族歧视似乎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一名刚刚从纽约一所大学毕业的留学生高同学就说:“我现在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仍然是‘中国人’而不是‘华裔’”。我当然反对种族歧视,同意黑人和华裔都是这件事的受害者,但似乎我无法感受到这件事和自己密切相关,如果有一天美国宣布取消OPTH1B签证了,我当然会为了自己的权利去抗议。”

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的六十多年后,原本就缺乏领导的华裔群体在这个社交网络时代更加不可能做到等待一个像当年“帕克斯(Rosa Parks)公车事件”的“完美契机”再统一发起行动。一场微信上的民意汹涌后,一场去中心化的集体行动便势不可挡。这背后的理论支持是什么?诉求是什么?如何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如何才能争取最广大的社会共识?这一连串的问题,喧嚣的微信群并不能给出答案。

2月20日之后的微信群里,对于事件的回顾、赞扬、解读、反思、指责,都没有停止。拥有二百多人的“媒体联盟”微信群中,志愿者们开始讨论组织公关团队,研究如何在让这一事件登上更多主流电视、报纸、脱口秀和社交媒体。呼吁华裔积极参与政治,通过选票改变命运的呼声变得比往年更为响亮。一场全国性的集会游行尘埃落定后,梁彼得案所引发的华裔群体的大讨论,可能才刚刚开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