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从微型文物到江南古村落,数字展中的吴县古建筑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这是唐寅的诗,描绘的是吴县这一乐土。9月4日,展览“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展览以“吴县”整体作为舞台,根据前期大规模的吴县文物田野调查和数字化记录为基础,以全景摄影、三维重建、航拍等技术记录和呈现散落在吴中的十余座历史名镇名村、数十座历史建筑的全貌。
与往日以文物或建筑模型作为展示不同,此次展览强调了数字性,利用数字化的“可移动性”的特点,再现了模型难以展现的大尺度景观。在展览开幕之际,澎湃新闻采访了策展人王可达,谈及了吴县居住建筑和社区特色,以及数字化展示特点与意义。
吴县是苏州府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腹地。这里河网纵横,丘陵星布,物产丰饶。隋唐以降, 江南经济兴盛,文化繁荣,无数城镇村落在此兴起。特别是建炎南渡之后,更多的士大夫来吴定居。加之舟车便利,往来方便,因此,在这里很早就产生了发达的手工业、密集的商品贸易。
吴县、吴中区位置关系示意图
“吴县”建制,始于秦代。其时吴县范围甚广,包括今苏州全境及上海西部。不过,今天常说的吴县,大体是指太湖东岸,由漕湖、阳澄湖、澄湖所括的这片区域。从五代吴越国时期开始,这里就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地理单元,由治所同设在姑苏城内的吴县、长洲县、元和县 (清代增设)管辖。至民国初年,这一区域合并为新的“吴县”。1928年城区划出设苏州市, 1930年5月16日,撤苏州市,仍并入吴县。1949 年划出城区建苏州市。1995年6月撤消吴县,设吴县市(县级),2000年12月撤消吴县市,改设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
9月4日,“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展览以“吴县”整体作为舞台,根据前期吴县文物田野调查和数字化记录为基础,以全景摄影、三维重建、航拍等技术记录和呈现散落在吴中的十余座历史名镇名村、数十座历史建筑的全貌;汇集了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和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再现了吴中地区的文化遗产、建筑遗迹,以及历史城镇、历史村落和水陆交通网络以及千百年来整个吴县范围内的日常生活风景。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展览共分为“自得:我的厅堂” “自适:我的宅院” “自如:我的社区” “自在:我的吴县”四个部分,带领观众细细回顾千百年来吴县先民和匠人智慧的结晶,展现这些建筑精致巧妙的结构,如“庭”与“院”的和谐、“进”与“路”构成的深宅大院,以此让观众了解其发展脉络与传承。
“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展现现场
“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展现现场
与往日以文物或建筑模型作为展示不同,此次展览强调了数字性,利用数字化的“可移动性”的特点,再现了模型难以展现的大尺度景观。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告诉记者,“博物馆里的展览更多的是以门类区分展品的,在观众参观时,个体是很容易感受到展出的物件的,但是这些文物都不大。如果是讲述一个大的建筑、一个村镇、甚至是山水中的景观时,博物馆在展示上就很难把握。所以数字化的意义是要打破一个尺度,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现那些大尺度的东西,让观众更容易掌握这些信息。这样,观众就可以看到最小的文物与大的村落景观的关系,看到建筑和人的生活状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置身在其中不易感受到的。”
而对于吴县的展示,陈曾路认为,“吴县是江南的核心,江南文化实际上就是我们生活我们居住的这样的一个地方。这些古镇、院落也构建了江南文化的一些机制,其中有对于精细的追求,也有对于舒适感的追求,从大的山水到小的假山石,江南的特色就在于对这种理想性审美的体验和复制。吴中,吴地的建筑,尤其是环太湖的建筑,最简单的讲法就是它们的保存状态都特别好,并非是一栋两栋建筑的保存,而是成片的古村镇的保存。太湖区域有的远不止好看的风景。这些古村落、建筑的保存,实际上使得当地的文脉有所依,有所存,这也对于我们理解江南文化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意义。”
在展览开幕之际,澎湃新闻采访了策展人王可达,谈及了吴县居住建筑和社区特色,以及数字化展示特点与意义。
对话|策展人王可达
澎湃新闻:此次展览以数字化呈现吴县的文物,可否介绍下展现的数字文物有哪些?意义在哪?
王可达:我们这场展览名为“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但展览的主角并不是数字文物。更确切地说,我们所展出的,是基于对吴县范围文物进行“数字化”,从而得到的“数字艺术品”。
这里说的“数字化”,有很多手段,比如传统的测绘、拍摄,也包括一些新的技术,比如激光扫描、航拍、全景拍摄等等。这些方法、手段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全面、更详细地记录文物。目的是为了保护、为了研究,以及(在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下)为了修缮重建文物的毁损。但是,我们并不希望我们的工作仅仅止步于“数字化记录”这一步,因为这些“记录”的成果往往以专业的数据形式储存,最多只是作为文博部门的资料,很难为大众所接触。
我们拷问自己:如何让这些“数字化”的文物记录“跃然纸上”,让每个人都能都能透过这些“数字化的文物”,看见远在乡野之中的吴门之美、江南之美?甚至,我们能不能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呈现和阐释,让大家看见就算亲临现场也不一定能感受到的细节?
凝德堂模型
后埠井亭模型
这场展览,就是我们对这一问题所给出的答卷。我们采用了最前沿的技术手段——三维打印、激光雕刻、AR技术,加以精心设计的互动展项,把这些深藏于数据库中的资料“实体化”,与所有人零距离接触。展览中,我们数字化的文物,从最“微观”到最“宏观”都有。小到吴门建筑中的木雕、砖雕、建筑构件,悬于屋架顶端,即使宅主,也未必能一窥全貌;将它们“放大”、“复刻”到地面上,那么香山匠人的妙手,可以重现于世。大到一座村落的布局,它的建筑、道路、田地是怎么安排的,水源、公共设施的分布如何,仅从航拍3D模型中,即可一目了然。
我们还尝试利用数字化的“可移动性”特点,实现一些以往无法进行的比较。例如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建筑,以往限于距离、交通,无法同时观赏,于是难以对它们的空间尺度的差异留下鲜明的印象,如今,可以将不同时空的物体并置于一处,个中差异一目了然。
另外,此前展示建筑类文物最大的困难,在于建筑的“全景性”(holistic)。当我们身处建筑空间之内,上下四方都有物件,正是这些环绕着我们的梁架、门窗、家具、光影,唤起了我们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难以仅通过图片、视频来还原。如今,全景扫描、全景记录的技术,能完整记录文物的上下内外,加以全景展示,补足这种遗憾。
惠和堂模型
惠和堂 三山屏风墙(模型)
在记录技术中,我们不仅采用传统的三维扫描、建模技术,还大量采用无人机、全景相机,进行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建模,并将生成的模型用于三维打印。这就相当于拥有了一种对现实世界进行“复制、粘贴、缩放”的魔法,而耗时与成本可以降低到以往方式的1/10左右。除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廉外,与传统沙盘、模型相比,此法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主观审美偏见对文物记录与展示的影响,以最真实、客观的面貌展示文物。
澎湃新闻:展览板块分为了“厅堂”、“宅院”、“社区”和“吴县”,可否谈一谈为何展览要如此划分,每一板块的侧重点又有哪些?
王可达:我们希望给观众创造一个“个人化的日常生活”的展览背景。展览的主角是“吴县”——这是江南甚至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地区。关于这个“大题目”,能提出许多学术上的关键词,例如“吴门书画”“城市化”“商品经济”“文人社会”“园林艺术”等等。以往也有很多优秀的展览,专门讨论其中的一个或数个主题。
但这一次,我们并不想从这些大概念入手。我们希望从与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息息相关的视角切入:我的房间是怎么样的?如果说我的房间宜居,是它的哪些特质,让人觉得生活在其中非常“适意”?它的尺度感、分寸感是怎么样的?我有哪些设计上的、生活方式上的巧思?而我的房间,连同我的亲属的房间,书房、厅堂,又组成了我的“住宅”。我居住的“宅子”,是怎么样的?我和与我同住的亲人朋友,保持着怎样的日常生活空间上的关系?我们如何共处,如何合作共事,我们之间的“分寸感”是怎样的?
黄氏宗祠 哺鸡脊
这两个层次中,特别重要的是“厅堂”的概念。“堂”是吴县住宅的主体,今天,我们称呼一座老住宅,会以它的正厅的堂名来称呼它,称为“某某乡镇、某某堂”。“堂”是代代相传的,寄托着家族共同的精神信念;同时,在一个“堂”居住的人,又往往不会太多,一般不过两代、四五人,最多十人,保持着小家庭化的格局。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往往就会“分家”,另立新的“堂”。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吴人的性格,与明清时代吴县地区的社会变动,城市化、商品化的进程,都是很有关系的。
从自己的“厅堂”“住宅”出发,与他人的住宅相连结,这就形成了一个“社区”。镇、乡、村,是江南常见的社区形式。我如何在我的社区中解决我的日常生活需要?例如,从汲水、用水,到排出废水,分别要在哪里?我的社区如何承担生活所需,比如我在哪里买菜、种菜、卖菜?在哪里采购日常用品?在哪里读书、学艺?我的安全、健康,能否通过社区组织得到保障?我与社区中的其他人,保持着怎样的联系——我们的关系是否密切?我以什么交通方式往来于社区之内?最后,在我们社区,是否存在一个超然的、作为精神慰藉与公共空间的信仰的场所?——一个吴人,一个江南人,在他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的社区内生活的。所以,研究和展现一个“社区”的面貌,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社区和社区联系在一起,终于形成了“吴县”这个大概念。人们为什么要走出自己生活的社区?总之,发达的水网将不同社区联系起来,又让吴县成为江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与江南乃至全国各地紧密相连。在吴县,不同的社区可以有很大差异,但大家都对这种“吴人”的身份和生活方式有着强烈的认同。这种认同感的“纽带”从何而来?这是我们的第四章所要讨论的问题。
展厅现场,村落社区模型
展厅现场,轩架模型
我们今天认识一座文物,往往要从“大概念”,从它一种宏观的印象入手。像“丝绸之路”“大运河”,都是范围极其宽广的。至于二里头、长安城、圆明园之类的遗址,其尺度各不相同,但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生活尺度,总是需要我们拿着平面图才能理解其全貌。所以,我们习惯了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一旦接触一个遗产区域,总是先希望了解它的长宽、面积、比例、年代、形制、地层等等,再深究其细节。这绝不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方式,然而,当我们来到一片像“江南”这么鲜活、这么生动的区域时,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另一种路径:那就是从“微观”印象入手,从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从日常生活的时间、步行可达的空间出发,再逐渐延拓,直至全境。像是一个人认识自己的家乡那样,先了解自己的宅子,再走出家门、逐步扩展,直至了解整个村镇、甚至府县的全貌。如此得到的印象,就有了更“切身”的细致体验,有一种真切的温情。
澎湃新闻:目前吴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古建筑有哪些?在策展时,您是如何选取展示的古建筑或古镇的?
王可达:古都苏州是中国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苏州城的附郭县——吴县,两千多年来位置未曾变更、名称未曾改变,是中国各个县级单位中,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繁荣的一座。公元前560年,吴王诸樊迁都至今苏州城址;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对旧城大加扩建,这被认为是吴县县城(苏州府城)建城之始。秦并六国,置会稽郡,吴县是其治所。此后直至清末,吴县(吴县市)一直是江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1年,撤销吴县市,其中主要部分成为今天的吴中区。
在吴县地区内,分布着数十座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的古城镇、古村落,其中保存的文物建筑、历史街区,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在全国范围内都相当罕见。在这些古城镇、古村落中,历史文化名镇有甪直镇、木渎镇、东山镇、光福镇、西山镇等;历史文化名村有陆巷村、明月湾村、杨湾村、东村、三山村等。此外,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南段——江南运河穿吴县县域而过,沿着江南运河,依次分布着寒山寺、横塘驿、石湖、五龙桥、澹台湖、宝带桥等文化景观。
甪直、东山、西山、三山岛,都是在江南水乡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村镇,它们都围绕着河岸、湖岸发展起来,形成文化发达、商业繁荣的历史街区。这些历史村镇以街巷、驳岸、古桥、河道构建起空间骨架。湖泊航道、运河、港湾、河道、水巷既是水上交通的要道、城乡联系的纽带、货物运输的通道,也是村镇居民日常生活中种植、灌溉的水源,洗衣、汰菜、聚集、交流的场所。为方便来往商船、渔船靠岸贸易,往往形成“前店后宅”、“下店上宅”、“前店后坊”的街道建筑网络。
甪直沙盘模型
陆巷古村模型
若不计城厢,仅今吴中区范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京杭大运河、保圣寺罗汉塑像、宝带桥、紫金庵罗汉塑像、轩辕宫正殿、寂鉴寺石殿、东山民居、春在楼等8处之多;而在原先的吴县辖区内,则可多达三十处左右。至于吴中区范围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近三十处之多(韩世忠墓碑、越城遗址、楞枷寺塔、楠木厅及石雕艺术品、绍德堂、熙庆堂、瑞蔼堂、诸公井亭、蒯祥墓、大觉寺桥、香花桥、光福寺、范文正公忠烈庙及太平山庄、林屋山摩崖题刻、小王山摩崖题刻、三山岛遗址及哺乳动物化石地点、栖贤巷门、涵村店铺、敬修堂、务本堂、会老堂、徐家祠堂、仁本堂、蔡少渔旧宅、遂高堂、冯桂芬故居、叶圣陶墓及执教处旧址)。
这些文物建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规模大小不一、主要建于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以及附属于这些民居建筑的埠头、桥梁、水井、更楼等设施;另一类是历史悠久,具有重大建筑史学术价值,或是保存有重要的单体建筑、彩塑、壁画、碑刻的寺庙、祠观。
展厅现场
吴县的文物建筑极其丰富,从面貌上看,基本为轴线布局,由进、落组合而成,大多小巧、精致,布局高妙,又能根据用地和种种条件自由调整,实现精致、优美的建筑空间。这些文物建筑大多依山傍水,所谓“人家尽枕河”。依凭山势,往往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朝向随地形调整,变化万千;依凭水系,往往利用河岸、河道空间,形成类似于吊脚楼、出挑、骑楼等建筑样式,并且产生了驳岸、埠头、水湾等附属的构筑物。之所以在吴县县域范围内,出现了数量如此丰富、品质如此卓越的文物建筑,其根源在于吴县地处航运中枢,加之气候宜人,因此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文化发达,无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颇具魅力。自五代以来,吴县少有战乱,社会平静,许多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皆迁居于此,以躲避兵燹。在这一土壤下,自然形成了一大批技艺水平极高的造园家、营造家、匠师、技工。其中,以太湖之滨的香山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称为“香山帮”的建筑匠人团体。后来,“香山帮”又参与了北京宫殿的建设,将吴中的文物建筑风貌带向更广大的地域。
澎湃新闻:那么吴县的居住建筑和周围环境所组成的“社区”的特色在哪里?
王可达:厅堂,是吴门住宅的心脏。穿过砖雕门楼,就来到一座厅堂。厅堂内外,精妙的细节数不胜数。这些细微处的匠心,大多是有目的的设计,而少有虚浮的装饰。简单几笔,就塑造出明与暗、内与外、精与粗的比例。而四界之内的匾额、书画、家具、茶器,更为室内空间增添文气。
吴县厅堂的设计,蕴藏在门户之内,不铺张、不外显,不为向外人展示,而是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此自娱。在这个意义上,吴县的厅堂超越了尊卑等级的窠臼,展现出一种“审美的自觉”。追求舒适、宜居、调和的生活状态,成为吴县文物在微观层面上最大的特点。
甪直古镇俯瞰图
一座厅堂,一方天井,组成一“进”;逐进相连,形成一“路”;诸路罗列,合成“宅院”。宅院是吴县居住建筑的基本单元,往往以其正厅的堂名命名。
吴县的宅院,鲜有恢弘的规模,奢华的雕饰,森严的等级。但其对于“分寸感”的把握,无与伦比。依凭地形,剪裁空间,通过明暗、宽狭、疏密、缓急的变化,营造出动人心弦的节奏感。公共与私密、正式与休闲、宽敞与袖珍,种种空间,各得其所;其样式与布局,依功能而转变。植物、园景,穿插在宅院之中.穿堂、蟹眼,提供了自然的观景视角。
吴县的宅院,不是为一人、为一时而设计的,而是为许许多多的人,为长长久久的时光而设计的。朝晖夕阴、春夏秋冬,物候不同,住宅的容颜亦随之流转,但每时每刻,总有宜人的细节,流露出对居住者的关怀。通过巧妙的布局,宅中每一个人都能保有适当的隐私,使人们相遇,而不相扰。
吴县的居住建筑追求舒适、宜人,但这并不会让建筑与建筑之间显得疏离、松散、无序。相反,不同的宅院,通过村落、城镇这样的社区,互相协调,有机地组织起来。山谷与水岸之间,大小村镇社区自然生长,水陆交通网贯穿其间,让人员和物产得以高效流动。
惠和堂俯瞰
路网、水网相叠,精妙的规划布局,在平日,让行人往来自如;在台风天,也能抵御暴雨与洪涝。拱桥、埠头、湾子,可供舟车穿梭其间。白鱼、枇杷、杨梅、碧螺春,一年四季都有丰饶的物产。井亭、树架、石板街,让我在这里的生活便利而适宜。骑楼下的店铺,河边的米行、菜场,带来最当令的物什。而庙宇、祠堂分布在村镇之间,成为社区内的公共空间。
密集的水网,将吴县的大小村镇沟通起来,形成了一整片富饶、宜居的县域空间。在这里,传统的“城乡”界限变得模糊了;整个地区之内,都形成了紧密的贸易网络、繁盛的文化氛围。正是自这个共同体中,诞生出了明清时代被誉为“世间乐土”的吴门文化。
展览将展至12月3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