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教之风:两次海上飓风改变英国命运

许明杰
2016-03-13 17:3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英格兰在中世纪本是地处欧洲西部的边陲岛国,地小人乏,国力不强,数百年间碌碌平庸。但在此之后却迅速崛起,在短短三百年间便建立起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世界性帝国,史称“大英帝国”(The British Empire)。这一帝国幅员辽阔,纵横万里,领地遍及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又称“日不落帝国”,意为帝国之内“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纵览大英帝国的历史,不难发现这一现象:国运昌盛自然离不开诸多人为因素,比如人民勤勉、统治者治国有方,但关键时刻的好运也不可或缺。

这些好运气的故事有很多,不少因为其戏剧性与传奇性而广为传颂,其中“新教之风”(Protestant Wind)的故事尤其受英国人欢迎,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乐道。所谓“新教之风”,其实指代两次海上飓风,分别发生于1588和1688年,都曾拯救英格兰于国家危难之中,其意义可谓扭转乾坤。

1588年:“新教之风”助英国战胜“无敌舰队”

这副图片上有一枚硬币,中间刻有一幅图,无数战船正行驶在海面上,此时天空刮起飓风。图片的主题由硬币外围的一圈拉丁文来诠释,内容是1588 Flavit et Dissipati Sunt,意为 “1588年,天主之风刮起,瞬间驱散敌军”。硬币由英格兰王室于16世纪末期铸造,以纪念发生于1588年的飓风。这场突如其来的海上飓风几乎摧毁了敌军舰队,将一场国家危难化为无形。

故事缘于西班牙的入侵。1588年5月28日,一支庞大的舰队驶离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浩浩荡荡向北进发。该舰队由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倾数年之力召集组建,拥有130艘战船,约1500门大炮、30000名士兵,战舰先进,装备精良,是当时欧洲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海军舰队,号称“无敌舰队”(Armada Invincible)。该舰队由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Duke of Medina Sidonia)率领,他接到国王密令,率舰队驶向英吉利海峡南侧的西属尼德兰,同帕尔玛公爵(Duke of Parma)率领的陆军会师,然后由舰队护送大军渡过海峡,入侵并征服英格兰。

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1556年—1598年在位),同时兼任葡萄牙国王(1580-1598年在位),在其统治时期西班牙帝国由盛转衰。

西班牙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其统治者哈布斯堡王室的领地遍布欧洲,经过近百年的海外征服已经建立起一个世界性的殖民帝国,其海军实力可谓举世无双。强敌此番大举来犯,英格兰举国震恐。虽说两国早在1585年便已宣战,英格兰对此已有准备。但因国力所限,到开战前英军实力逊于对手。英格兰无常备陆军,虽然依照中世纪的传统,政府有权召集民兵,但规模有限,而且缺乏正规军事训练。然而西军拥有高度组织的陆军,规模达数万人,一旦在英格兰成功登陆,英军势必难以抵御。所以海军是英军获胜的唯一希望,但与敌军相比依然悬殊。当时英格兰海军拥有约200艘战船,数量虽多于西班牙“无敌舰队”,但仅有34艘是皇家海军正规战舰,装备有先进武器,其余大多是民用船只。相比西班牙海军,英格兰海军船少兵寡,武器装备也相对落后,即便是装备最为精良的皇家海军战舰,相比敌军战舰也不占优势。

强敌进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临危不乱,迅速调兵遣将。在大战开始前一年,她已任命查尔斯•霍华德勋爵为海军统帅,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担任副帅,扩充海军,全力备战,以求御敌于海上。

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其数十年的统治被誉为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7月20日,西班牙舰队驶入英格兰海域。次日,两军于普利茅斯港附近海域第一次交战。西军此前接到国王密令,直至同帕尔马公爵军队会师之前不可同英军交战,故而舰队一直保持防守阵型,一路向东。英格兰舰队尾随其后,沿途骚扰。7月27日,“无敌舰队”到达西属尼德兰的加莱港附近海域,便在此停泊。此时西班牙陆军由帕尔马公爵率领,驻扎在附近的敦刻尔克港,两军会师似乎指日可待。但恰在不久前,敦刻尔克附近海域却被英格兰盟军——荷兰海军封锁。该海域属于浅海,西班牙舰队的船只多是大船,难以进入,因此西班牙陆海两路大军迟迟不能会师。

此时英格兰舰队借机行动,对西班牙舰队继续骚扰。7月28日午夜,英军趁其不备,使用“火攻计”对西军舰队发起进攻。英军牺牲8艘船只,将火药和其他易燃物充盈其中,点燃后借助有利风向,一路顺势驶向敌军队列。西班牙舰队阵型顿时大乱,好在英军此时尚未做好强攻准备,故而西军损失不大,仅有两艘战舰被劫夺。但西军舰队阵型已乱,故而统帅西多尼亚公爵下令舰队向南驶入附近的格瑞福兰港,以作休整。英格兰舰队尾随而至,经过一番准备后,于8月8日对无敌舰队发起进攻。

英军此前同敌军交手多次,对彼方战术优劣有充分认识。西军的战舰普遍较大,装备多为重型近程火炮,故而较为笨重,而英军船只较小,装备多为轻型远程火炮,机动性更强。于是英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设出独特的进攻策略:当我方战舰驶向敌舰时,保持适当距离,保证敌舰在我方射程之内,而我方在敌舰射程之外。在统帅霍华德、德雷克和霍金斯的亲自率领之下,英军将士同仇敌忾,对敌军发起猛攻。西军对此毫无准备,只能任由敌军摆布。英军也毫不留情,将炮弹尽数射向敌舰。海战持续8小时,英军直到弹药用尽,方才扬帆离去。经过此战,西军损失5艘战舰,其他战舰也遭受不同程度损伤,人员伤亡约1800人。英军则一舰未失,伤亡人数仅为500人。

西军遭受如此重创,将士已无斗志,故而统帅西多尼亚公爵决定返航。舰队本想沿原路南退,此时海面却刮起南风,西多尼亚无奈,下令舰队向北航行,决定绕道苏格兰和爱尔兰海域,驶入北大西洋,然后南下返回故国。但天公不作美,当舰队途经苏格兰和爱尔兰海域时,突然刮起向西的飓风,连绵不断,不少战舰因此触礁搁浅,很多士兵也坠海溺亡。飓风寒冷,而此时西军舰队已经出海数月,补给日渐耗尽,士兵衣食不足,很多或病死,或饿死,或直接冻死。海岸的当地居民趁火打劫,不断劫掠停泊在附近的西军船只,更让形势雪上加霜。

最新研究发现,这场海上飓风可能源于北大西洋独特的气候环境。16世纪末欧洲处于“小冰河时期”,气候变冷,当地海域上的飓风更为频繁,也更为难以预测。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对西军的伤害极大,远远超过战场上的损失。待舰队返回西班牙时,仅剩下67艘战船,不到1万士兵,而且幸存的战船大多严重损坏,士兵不少也有伤残,很多人回国不久便病故了。“无敌舰队”损失大半,难以独立成军。西军舰队战败返航时元气尚存,到回国时几近覆灭,可见海上飓风的破坏作用之巨。当国王腓力二世获知此消息时,喟然长叹:“朕派遣舰队本是同敌人开战,不料却遭遇上帝的风浪”(I sent the Armada against men, not God's winds and waves),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行进路线

而获胜者一方,战争的胜利自然得到庆祝。当敌军彻底失败的消息传往英格兰时,举国欢腾,其中飓风对敌军舰队的摧残更是成为众人喜爱的欢庆主题。女王伊丽莎白下令铸造各种硬币,以纪念这一事件,前文提到的硬币便是其中之一。

此外,全国各地的基督教教堂也纷纷举行祈祷仪式,庆祝这一意外的胜利。在当时人看来,英西之战不仅是国与国之战,而且涉及宗教信仰之争。西班牙人多信仰传统的天主教,而英格兰人经过宗教改革已然普遍改信新教。双方之间信仰的冲突让这场意外的自然事件于英格兰人更具有独特的宗教意义。在他们看来,敌军遭遇飓风,几近覆灭,而我方不费一兵一卒,直接说明了天主对自己的偏爱,也印证了自身信仰的正确性,故而这场飓风也被称为“新教之风”,其毁灭的对象不仅是西班牙“无敌舰队”本身,也是西军所代表的天主教信仰。

1688年:“新教之风”让英国完成了光荣革命

恰在一百年后,“新教之风”再度刮起,给英国人再次带来好运。1688年,荷兰执政奥兰治的威廉受英格兰贵族邀请,率军击败英王詹姆斯,继而成功入主英国,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英国“光荣革命”。这次政变意义非凡,恰如一场革命,但在其过程中极少流血。在这次幸运的革命中,“新教之风”功不可没。

事情的起因要从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的统治说起。1685年,詹姆斯接替其兄查理二世担任英国君主。此人是天主教徒,且笃信君权神授思想,即位后不久便开始实施亲天主教的政策,并竭力提升自身权威。此外,他还努力改善同法国的关系。但法国是英国工商业和海外扩张的主要对手之一,且普遍信仰天主教,同英国的新教传统产生对立。此举引起臣民的极大恐慌。人们担心,詹姆斯的最终目的是想效仿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恢复天主教,并建立“绝对主义”王权。面对臣民的质疑,特别是议会的竭力反对,詹姆斯并无丝毫转变,依然故我。

詹姆斯的任性和固执不禁让人想起他的父亲查理一世(1625年至1649年担任英国国王)。查理的性格也极为执拗,且笃信君权神授,在其统治期间实施去新教化和亲近法国的政策,因而同议会发生激烈矛盾,直接引发了内战(1642-1660年)。内战持续近20年,国家分裂为保王党和议会党两大阵营,双方长期厮杀,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数苦楚。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内战结束。到詹姆斯二世即位时,英国保持了长达25年的和平。但很多贵族和政府官员对内战的腥风血雨仍然记忆犹新,战乱的惨痛使得他们不愿重蹈覆辙,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国王。而且詹姆斯当时年过五旬,没有子嗣,只育有两位公主,均已成年,分别为王位的第一与第二继承人。与信仰天主教的父亲不同,两位公主均是坚定的新教教徒,故而臣民认为:虽然国王的统治,特别是亲天主教的宗教政策令人不满,但不会持续太久;一旦国王去世,公主即位,政局定会好转。

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1685-1688年在位)

然而1688年6月10日,王后玛丽诞下一位王子,臣民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按照英国王位继承制度,新诞生的王子取代两位公主成为王位第一继承人,如果他长大成人继任国王,势必将其父亲的施政传统延续下去。面对这种危机,以奥佛德伯爵为首的英格兰贵族立即行动,于6月下旬致信荷兰执政威廉,邀请他率军入侵英格兰。

英格兰贵族选中威廉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首先,威廉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已经迎娶长公主玛丽,而且还是英国前国王查理一世的外孙,有着显赫的王族背景。其次,威廉的政治立场同英格兰新教势力契合。当时的西欧国家主要分为两大敌对阵营,分别是以法国为首的天主教国家和以荷兰为首的新教国家。威廉长期担任荷兰执政,是反法同盟的领袖之一,在新教国家中享有极高威望,自然也得到英格兰新教贵族的好感。而威廉出于其政治利益考虑,一直反对英法联盟,对詹姆斯二世的政策早就心生不满。

经过一番权衡准备,威廉于当年9月决定亲率大军远征英格兰。远征部队于10月8日登载完毕,准备起航驶向英格兰,而英格兰海军严阵以待,一场大战看似在所难免。然而恰当荷军准备出航之时,海上刮起了西南风,持续长达三周,远征部队被困海港,无法出航,因而错失最佳出征时机。英格兰海军也因此拥有更多准备时间,荷兰远征军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对于天主教信徒而言,这次海风的到来可谓天降福音,他们纷纷祈祷,感谢上帝,并称这次海风为“教皇之风”,以向罗马天主教教皇致敬。

奥兰治亲王威廉,时任荷兰执政(自1672年),“光荣革命”后担任英国国王(1689-1702年在位)。

但天有不测风云。到10月24日海上天气骤变,“教皇之风”竟戛然而止,海上开始刮起东风,这便是第二次“新教之风”。威廉的远征军部队梦寐以求的出征时机终于到来。10月26日,威廉登上布里尔号战舰,率军出发。这次出航舰队规模庞大,拥有463船只,包括49艘战舰,装载各类士兵船员约4万人,规模约为一百年前“无敌舰队”的两倍。经历一番波折后,远征军于11月11日再次出发,向北行驶,计划在英格兰东南部埃塞克斯郡的哈维奇港登陆。然而出航后不久,因为海风的来向逐渐朝北偏移,故而威廉下令舰队掉头,转而向西行驶。荷军出征路线的突然转变给英军带来极大困扰,英军此前曾向埃塞克斯郡调集不少部队,然而此举徒劳无功。因为顺风,荷军舰队西行途中一路顺利,而英格兰海军则四处搜寻,虽然同敌军遭遇两次,但均由于处于逆风位置,无法上前截击,只能望洋兴叹。

数日之后,荷军驶入英格兰西部德文郡附近海域,威廉计划在附近的托比湾登陆。但此时海面上飘着浓雾,舰队视野受限,因而驶过港口,错失机会。此时的海风仍然向西,舰队无法返回。虽然前方不远处的普利茅斯港也可登陆,但有敌军重兵把守,故而绝非理智选择。而此时的英军舰队在后方追赶,威廉却找不到合适的登陆地点,远征军濒临失败。就在威廉几乎绝望准备放弃之时,形势出现转机。此时海上又刮起西风,吹散浓雾,舰队因此得以顺利返回托比湾。11月15日,荷军开始登陆。与此同时,停泊在东边朴茨茅斯港的英军舰队却因为风向变化,无法出航截击敌军。接下来两天,托比湾天气平静,荷军顺利登陆。

威廉率领的远征军在托比湾登陆。

荷军属进攻方,本处劣势,但能得海风的天时之利,竟然躲过英军的抵抗和骚扰成功渡海登陆,使得战争形势逆转。英格兰军队则属防守方,实力本身较对方更强,本可以逸待劳,御敌海上,但因变幻莫测的海风困扰,竟然徒劳无功,尽失先机。特别是敌军登陆成功大半是借助于有利的海风,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摧毁了詹姆斯及其军队的斗志。威廉在托尔湾登陆后,率军向伦敦推进。当时威廉的军队拥有约1.5万兵力,成分复杂,除主力为荷兰士兵之外,其余多为他国雇佣兵,战斗力并不强,而詹姆斯当时控制的英格兰军队超过3万人,双方众寡悉殊。然而詹姆斯毫无抵抗之意,下令军队向伦敦撤退,以致军心涣散,兵败如山倒。在向伦敦进军途中,威廉几乎未遭抵抗,英军或是溃退,或是直接倒戈。很多贵族包括詹姆斯的亲属和心腹官员,例如丘吉尔勋爵和次女安娜公主,也陆续倒向威廉。12月17日,威廉率军进入首都伦敦。而詹姆斯众叛亲离,心理完全崩溃,在此前不久便离开伦敦,辗转数日,于23日逃亡法国。

随着詹姆斯的逃亡,王党势力彻底瓦解,威廉成功控制了伦敦,随后组建了临时政府,并于次年年初召开了议会。经过激烈讨论,议会同威廉达成协议,威廉和其妻子玛丽共同担任英格兰王国君主,同时接受议会提出的《权利法案》。至此君主和议会于权力划分这一重大宪政议题达成一致,基本确立了立宪君主制度,困扰英格兰长达数十年的宪政危机最终得到和平解决。

历史充满偶然,特别是关键时刻的偶然因素往往决定着国家的兴亡成败。这两次“新教之风”便是很好的例子。第一次“新教之风”让英国以极小代价赢得了对西班牙远征军的战争,而且几乎摧毁了“无敌舰队”,为英国海军的崛起和随之兴起的海外殖民扫除了障碍。第二次“新教之风”则成就了威廉的远征,让他以最小的损失成功登陆英格兰,进而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最终完成“光荣革命”。两次“新教之风”,前后恰好相隔百年,前一次消除外患,另一次解决内忧,对大英帝国的崛起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