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崇明这里,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艺术标志人物都来了!

2021-09-03 18: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垦拓者往往也是先驱者。他们在一片荒芜中拓荒,又在一片新地上创造,然后引领潮流。以前这里流淌的是围垦人的汗水,如今又留下了艺术家的足迹。他们从都市狭小的空间里抽身,在广袤的乡野中寻找新鲜空气;崇明绿华那深藏在时间里的“原生态”令他们狂喜,艺术回归自然、服务大众的实践,就此展开。

发现自然

绿华易元堂艺术中心。此地原本是废弃仓库,如今是周加华的工作室,兼有部分展示功能。画廊里,一幅幅“生命之树”油画作品是他的代表作,在周加华看来,经过时间与自然洗礼的树,是生命的象征。他拿出珍藏的各种艺术品,娓娓讲起了故事,这些藏品有不少出自大师之手,其中有不少是他的挚友赠予。

仓库对面,也是仓库。头间被“魔改”成一个咖吧,吧台是一块破木板,漆已经脱落光,据说是从村民手中觅得的老门板;水泥地上摆着几只热水瓶,头顶一个吊扇。穿过一道门,确切地说并没有门,好几面墙壁被特意砸去一部分表皮,内里红砖袒露。这里展示着周诗元(周加华儿子)的摄影、装置代表作,破旧环境和先锋艺术,在这氛围中竟如此相融。

周加华

周加华,国家一级美术师,1988年在日本举办了7次个人展,归国后在上海油画雕塑院从事专业油画创作,同时担任上海市政府艺术专家组总监。2001年,任上海APEC会议艺术总监;2014年,创建易元堂美术馆与基金会;2015年举办“周加华的图画故事”展览,其作品被业界认为是“中国文艺复兴阶段的代表作”。周诗元,比他父亲更厉害一点。

2019年9月,绿华易元堂艺术中心落户绿华镇;10月,周加华作为中国导师,带领一批中国青年艺术家,在绿华镇举办“Artshake国际青年艺术家变废为宝实地创作”活动。他们以“自然、环境、生命的延续”为主题,深入自然,就地取材,用树枝、竹竿、石头、线圈、瓦缸、破旧桌椅、报废机器等进行创作,将艺术家对自然生命的思考,展现在人们眼前。

艺术家们的作品,在一片40亩的废弃月饼厂里展出。《渴望》用白色编织袋构建成了人体形状,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和土地;《糖厂》重现国营月饼厂历史,用石狮象征那个年代制作月饼时的烧印。《无题》则以一棵树和一片杂草为背景,将绘画归还给环境,并让它与环境一起演变……艺术家们在这片原生态的土地上,找到了创作灵感和空间。

两年来,周加华渐渐将重心转移至此,而他与崇明的情分和缘分,还有一段故事,始于上世纪80年代。“我在适婚年龄,迎娶了一位美丽的崇明庙镇姑娘。”周加华回忆,他与妻子因工作相识,又因此与崇明结缘。

纯净新地

上世纪90年代初,周加华应邀带领市政府专家组上岛,协助县政府推广实施了一系列文创项目。“我们以崇明岛绿色环保为主轴,规划设计了崇明整体形象CI作业计划书,创办实施了崇明森林公园旅游节。”

周加华在岛上考察游览时,曾多次到过明珠湖公园和西沙湿地,也曾多次伫立于崇西水闸桥头,眺望夕阳映照下,大江奔流的美景,濯水清流,感荡心志。“当时我并不知道,脚下这片土地叫做绿华。”

3年前一个晴朗午后,周加华、周诗元又来到崇明,邀约崇明的画友游玩,经人介绍认识了朱晓平(时任绿华镇党委书记)。一行人沿林间小道前行,俯仰间树木成荫,异卉飘香,“就像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风景,我被深深吸引。”周加华说,更吸引他的,是朱晓平对绿华的如数家珍,以及绿华本身的潜力。“我们了解了绿华镇的前世今生,几位朋友各自献计献策,畅想绿华的未来。”这次茶叙给周加华父子留下了极深刻印象,对绿华有了全新认识。

“周诗元说他特别有收获,之后一直念叨要来绿华搞艺术基地。”周加华说,将艺术的力量融入绿华的自然本色,从而使两者更有生命力,是父子俩的共识,也是易元堂努力的目标。

“当自然观光和文化旅游相呼应,便会相得益彰。”周加华说,可以将艺术的精神内核,以创新融合的手段,融入小镇的街道、田园、果园、溪流、坡地,加以适当的规划、改造、修治和养护,再搭配美术馆和文创产业的介入,形成特色艺术小镇,再塑乡村审美情趣及精神品格。未来的“绿华”,可以营造出一种可耕可稼、可渔可牧、可居可游的优质人文居住环境。

“绿华”是崇明的一块“新地”,围垦至今也不过50年历史。它就像一个活力充沛的绿色生命体,纯净地生长在江海之间,幕天席地。

去年11月,100辆保时捷911跑车在崇明江堤上飞驰,然后开进了这家月饼厂。废旧工厂,跑车,还有艺术作品。所有这些在一起,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出一种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魔法”。这是易元堂第一次在崇明搞艺术活动。

如今,易元堂正在改造这座废弃工厂,将其打造成艺术工厂。其中有展览功能,有艺术家工作室,还有跑车车库。周加华感慨,发现“绿华”,正是易元堂文化事业在今后得以蓬勃发展的因缘所在。

废墟之上

最近,徐震带领没顶公司团队,在绿华镇打造“没顶美术馆”。这位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标志人物,深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6年间多次来崇考察、搞艺术活动,崇明的乡间地理,他已很熟悉。

徐震

从上海市区开往崇明的一路,经过许多改造过的风景,越往深处走,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原生态景象。这种原生的、粗犷的地方,正是徐震心目中理想的、适合做艺术类活动或美术馆的地点。

然后在绿华找到了理想地。即将开幕的没顶美术馆,便将在这样一个原生态的地方亮相——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一个养鸡场,清退后,被100亩野草花园包围。

经过一番大扫除,拆掉了危房,没顶团队保留了这里的原味——斑驳的墙面,裸露的砖瓦,破洞的房顶,缠绕的藤蔓。公司的小姐姐还在铲除野草后,种上了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然后,一件件艺术作品被搬进一间间空旷的厂房。

厂房里,两根罗马柱犹如一双腿,穿上了鲜红欲滴的高跟鞋。这是徐震最新的雕塑作品《永生(希腊柱,高跟鞋)》,罗马柱阳刚的图腾纹样与高跟鞋凸显的成熟性感,将古希腊文化与现代消费文化融合,并通过刚柔对比,激发观众的想象与理解的可能性。

厂房旁的空地上,摆放着徐震的代表作之一《无题》,一件体量巨大的装置——一只“恐龙”被一劈为二,分别装在两个约为10×2×3m的透明玻璃柜里,表达的是对最著名当代艺术作品之一《鲨鱼》的反诘。也是对当代艺术中,意识趋于形态化现象的调侃。

还有不少徐震和没顶的作品,在这原始的自由的空间里伸展。

浓郁深沉的绿,奔流清澈的水,历经风霜的建筑,这些原生态的地方对徐震来说,像是小时候生活的场景。他觉得,当一个区域的工业逐渐被迁移,裸露出来的,是与市区不同的朴素感。他不想把美术馆变成一个人山人海的地方,也不想让观众觉得,美术馆就是一个很拘束的地方。

“我们会慢慢把这里做出比较活泼,同时又有艺术家气质的感觉。” 徐震说,目前并没有十分理想的套路,边做边调整,一点点完善。

在距离没顶美术馆200米外的地方,没顶团队建了个基地,里面有咖啡馆、展厅和图书馆等设施,除展览外,美术馆将定期举办艺术家驻留项目。目前,这个基地已基本成型,团队正把各种家什往里搬。

迎接未来

徐震特地把心爱的皮划艇带来基地,说是要在附近的大河里乘风破浪,欣赏日落,这是十分有趣的体验。“这里的环境,很适合艺术家搞创作,也适合忙碌之后放松心情。”徐震说,这是他6年亲身感受得出的结论。

“有时候,创作需要刻意放慢速度,转而进行大量头脑风暴。在放慢的同时,为自己的思考寻找新的出口。”徐震说,自己尽量避免过多社交,每月都会开车到崇明,多次往返,“在崇明,有很多没有被规划为景点的地方,都保持着原生状态,有树木有湿地,靠近长江,我很喜欢。”

6年来,徐震手机里的地图App,崇明区域逐渐密布标记。哪里有闲置的老房子,哪里是一片树林,哪里是大河,哪里有水闸,一一标注。徐震说,这是他寻找内心平静的一段心路历程。

2018年10月,徐震打造的没顶公园坐落崇明向化镇,这是没顶公司继没顶画廊、徐震品牌、徐震专卖店之后推出的又一当代艺术新生态,一个别有志趣的艺术实验空间。它被称为“离大海最近,离梦想最近的当代艺术公园。”

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降临:发明风景,制作大地”当代艺术展在崇明前哨湾展出,徐震是策展人。期间,大咖云集,周围老百姓也闻讯而来,纷纷加入艺术狂欢。

然后,就有了没顶美术馆。当然,在徐震的设想中,没顶美术馆并不只是一个服务于“小圈子”的平台,而是要形成更大的效应,带动乡村振兴。

未来,这片区域将是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沉浸式艺术公园,在泥土上、厂房里,展示最先锋、最前沿的艺术作品,让乡村富有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让自然生态与艺术表现充分融合。

“核心策略是让艺术作品进来,让艺术成为首要。”徐震说,对于这个旧建筑中大部分的墙体和外立面,都不会做改动。在这里,市区里精英化的美术馆和画廊感觉被努力抹除,“不重复和强化经营的概念,而是要将它打破。”

徐震觉得,这些年来,从上海本地到整个中国的艺术环境,关心艺术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对艺术家、对作品都有自己的深切感受。“在以前,艺术家可能是一个比较边缘化的群体。一个展览,可能到来的全是亲朋好友。”而现在,艺术越来越走向大众,所有人都在用看网红的视角看展览,这甚至可以被称为“第三只眼”。

“我们想重塑并拓展崭新的文化创意功能,打造集美术馆、图书馆、艺术策划、创意孵化、时尚活动和艺术教育为一体的平台。”徐震说,没顶美术馆将致力于创造和实现新时代的艺术想象,与大众分享当代艺术的能量,一起庆祝创造力的出现,迎接变化和未来。

记者:咸明

摄影:汤茵旒

原标题:《崇明这里,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艺术标志人物都来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