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詹船海《典籍里的中国工匠》出版发行

2021-09-08 16: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典籍里的中国工匠》

作者:詹船海

定价:88元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装帧:平装

ISBN:978-7-5428-7515-0 

内容简介

中国有着悠久且无间断的五千年文明,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记录了许多中国制造和中华工匠的故事。本书对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蕴涵的科技文明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典籍中的各种发明记录和工匠传说,逐一追根溯源、机趣解读,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生动、意趣盎然的科普故事,让读者在活色生香的古典文化氛围中,品味并享受到五千年中华科技文明的自豪和骄傲,并通过劳动叙事,传播中国传统的科技文明和创新成果,体现对工匠精神的传承。

作者简介

詹船海   笔名独孤放牛,湖北郧阳人,中药学专业毕业,资深记者、作家,现供职于广东省总工会所属广东南方工报传媒有限公司(原南方工报社)。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游走于注重求证的媒体写作和更重表现的文学写作两个区间,并耽于对传统文化的研习琢磨。已出版《〈诗经〉里的意思》《一位父亲写给女儿的诗》等著作。

 

目  录

001 \ 自序

第一章 姓氏百工

002 \ 炎黄二祖都是发明家

009 \ 弓箭高科技和“弓长张”起源

017 \ 干一行,姓一行

023 \ 因劳动获得姓氏的形成机制

029 \ 因冰块而获得的姓氏

第二章 攻木绝活

036 \《伐檀》:伐木工人的自赞之歌

041 \ 得心应手:一辆马车的“成功学”

047 \ 世界车祖,中国奚仲

056 \ 庄子笔下的工匠

062 \ 梓人:从杨潜到喻皓到李诫到……

第三章 班墨传奇

070 \“百工之神”鲁班

078 \“墨子号”为何起名墨子?

084 \ 从工匠中诞生的思想家

091 \《墨子》中的“手工业”

第四章 乐陶记忆

100 \ 一项由女性首创的技术,诞生了史上最早的工匠

112 \ 打捞窑上那些事儿

123 \ China瓷器知多少

134 \ 那青春美少女为何要抱着远古的陶罐?

第五章 铜铁时代

142 \ 问鼎:国之重器如何铸成?

148 \ 继续问鼎:模范与“模范”

155 \ 大诗人李白和炼铜工人的一次偶遇

161 \ 亮剑之欧冶子

167 \ 亮剑之干将莫邪

176 \ 它被称为“恶金”,却带来了黄金时代

184 \ 一个名将和名匠的故事

189 \ 百炼成钢不一定就好

第六章 布衣锦绣

198 \“为 为绤”为葛衣

206 \ 如果穿越到古代,你该穿什么衣服?

213 \ 为什么织女和七仙女都那么美?

222 \ 丝绸是怎样练成的?

230 \“丝绸之路”和“锦绣前程”

239 \ 从“童养媳”到世界文化名人

第七章 青史留纸

248 \ 因一项发明而封侯的宦官

256 \“蔡伦法”造纸揭秘

264 \ 从“宫斗剧”中跳出的“纸圣”

第八章 活字毕昇

274 \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为什么却上演了人生

悲剧?

282 \ 鲜为人知的中国“活字史”

290 \ 毕昇和“洋毕昇”

第九章 水利匠人

300 \ 大国工匠李冰和他的都江堰

315 \ 灵渠和“灵渠四贤”

323 \ 走,去看看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赵州桥

第十章 时珍本草

334 \“高考落榜生”立志修本草

342 \ 人肉人血都是中药?《本草纲目》到底价值几何?

351 \ 十年求来600字,终使《本草纲目》走向世界!

第十一章 酒话连篇

360 \ 酒祖是男还是女?

364 \ 极简酒史:酝酿六千年

369 \ 以曲酿酒: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380 \ 酿酒是高尚圣洁之事

386 \ 禁酒令与酿酒书

391 \ 主要参考书目

393 \ 后记

前  言

关于工匠或工匠精神

 “工匠”一词古已有之,但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年,“工匠”一词变热了。虽然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洗劫,其热度不减!

《辞海》解释“工匠”:“手艺工人。”

让我们先把这个词拆开,分说“工”与“匠”。

工:当代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说,“工”是象形,象木匠手中的曲尺之形(《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所以这个字天然地与木工有关。

匠:从匚( fāng),盛放工具的筐器或木匣子;从斤(斧)。工具筐或匣里放着以斧头为代表的工具,表示从事木工。

原来“工”与“匠”最早都专指木工,如你所知,后来泛指各行各业有技术含量的手工业劳动者。他们或被单称为“匠”,如木匠、篾匠、铁匠、小炉匠、弹花匠、泥瓦匠、杀猪匠,等等等等。也可单称为“工”,如古书中常有“百工”一词,泛指各行各业具有手艺的工人或匠人。

又如你所知,现在,当我们说起“工匠”,其意涵又发生了变化。请看“360百科”的解释:“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可称其为工匠。”

再如你所知,我们现在说起“工匠”,是常把它与“精神”一词连缀成为一个新词——“工匠精神”。

对,工匠精神,这是我们正在弘扬的一种精神。这是我们古已有之、曾几何时变得有些稀缺、而现在又旺盛在中国制造和“智造”中的一种精神。

有鉴于此,有志于此,笔者花三年多工夫,从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中,钩沉出从工匠到工匠精神,再从工匠精神到工匠的珍贵记忆。

关于本书内容的构成

     首先,从《尚书》《诗经》、诸子百家,到历代史传、类书,或者文学、笔记、志异等,其间关于工匠发明创造和技艺的记载,在在皆有,但总的来看还是零零星星。笔者披阅上百种典籍,或按图索骥,从今人的研究进入,把这些星星之火的记忆收集起来,终归照亮了“一片”,看见许多中国工匠鲜活的面容和绝活。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最爱讲述工匠们如何表现绝活的故事,他用最富于想象力的文笔描绘那些技术细节和人物神态,令我们叹为观止——是对他的文笔,也是对工匠的技艺。更“过分”的还要数墨子。庄子还只是以工匠的故事寓言,而墨子,简直就是站在工匠的立场朴实地讲道理。他本身可能就是一个从工匠队伍中走出来的哲学家。儒家的言论集《论语》中,也有两条关于“工匠”的言论,历来引用率极高:一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强调工具对于工匠的重要性;二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说的是作坊对于工匠的重要性。从《论语》首篇“学而”中,还能找出一条没有出现“工”字、而间接赞美着工匠精神的记录: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是孔子门下高材生子贡与老师的对话录。子贡问孔子,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应该算好的了吧?孔子说,可以,但还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子贡冰雪聪明,马上就问:“《诗》(即《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喜欢得很,说:“赐(子贡的名字)啊,我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告诸往而知来者,——告诉你‘已知’,你就能领悟到‘未言’。”

我们还要从《论语》跳到《诗经》。子贡引用的诗句,是出自《诗经·卫风·淇澳 》中的比喻句,言君子修身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我们今天汉语词典中的这两个常用词,便来源于这里,考其本义,却是工匠的劳动动作和工艺名称。宋代大儒、理学家朱熹《诗集传》释称,切磋是骨角匠的劳动,他们先用刀斧切,再磋细;琢磨则是玉石匠的工作,他们先用槌凿琢,再磨光。对于《论语》此条,朱熹复在《论语集注》注称:“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便是“精益求精”一词的来源。我们现在常说工匠精神就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殊不知这个词的知识产权要归于朱熹,而他是在解《论语》、《诗经》这两部典籍时发挥出来的。他的解释,又成为后起的经典。

当然,像庄子一样,儒家诸儒在讲起百工或工匠时,也是用来比喻的,但我们再剖一层来看,就看见工匠们的劳动和技艺在闪光。

我便是这样从各类典籍里搜寻关于中国工匠的散见记录的。

另外,在儒家正统典籍之外,或者说在儒、道、释典籍汗牛充栋、鼎足而三的局面中,居然也有一类专属于技术的专业典籍,独成卷帙,甚至是一卷接一卷地汇为煌煌巨著,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可宝贵的科技资源。这类典籍,前有《考工记》(先秦),后有《天工开物》(明)等,这可以说是工学著作;与此并行的还有《齐民要术》(北魏)《王祯农书》(元)等农学专著;还有医药等其他类科技专著,自然也都成了本书一些篇章的重要资料来源。披阅这些典籍,更可以让我们集中看见中国工匠的伟大创造,而这些科技典籍的作者,则是工匠的工匠,是从儒家队伍中逸出的出奇的英雄!

当然,单从典籍得来终觉浅了一层。为了印证典籍所载,我还实地踏访观看。这“实地”就是各地博物馆、纪念馆或相关名胜遗迹。古代中国工匠的制造和创造,还都“活”在各地博物馆里,须进馆细细参观,才能对他们的智慧和心血付出有直观印象。孟子说,读其书识其人,对于工匠来说,则需要读其产品知其人品。好在博物馆为我们保存着这些出土记忆,而且都是免费开放、“云开放”。此外是一些著名工匠的纪念馆(园),如湖南耒阳的蔡伦纪念馆、湖北英山的毕昇纪念、馆湖北蕲春的李时珍纪念馆、上海的黄道婆纪念馆,乃至于四川成都的都江堰、广西兴安的灵渠等古代工程匠人的杰作,笔者都专程去参观过、考察过、缅怀过,留下了鲜活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层印证,是笔者自己的记忆。包括儿时的学习生活记忆和当下的生产生活经验。这部分所占比例很小,但却是一个“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元素。它形成了本书的叙事风格,如陶之施釉,铁之渗碳成钢。它证实:从炎黄以来的历代工匠创造,其技术迄今我们仍在实用,其技艺迄今我们仍在传承,它还是“活”的记忆,它还要走向未来。比如陶器、瓷器,迄今还在充实着我们的生活,而且是不可缺少的。比如钢铁,迄今仍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凡事总要带着自己的视角,沿着自己熟悉的路线进入,方能叙述得生动活泼,叫人读后能留下较深的印象,从而在记忆的宝库中贮存较长的时间。笔者自认为本书读来还算有趣,奥秘在此。

以上三种记忆还体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笔者往往从最浅处进入,从公共记忆进入,先唤醒大多数人的兴趣,然后由浅入深,由烂熟到生鲜,把中国工匠的技艺和故事完整呈现。比如鲁班,从幼儿能知的造锯开始,再从中学生知道的助楚攻宋故事开始,再进入各种典籍,引出许多新鲜的素材,最后站出来的则是一个全新百工之神的形象。说到这儿,笔者还发现,我们一向并不缺乏工匠精神的教育,许多古代发明家和科学家,他们的故事都进入了幼儿读物乃至于小学、中学的教材,沉淀为我们的公共记忆。比如鲁班、墨子、毕昇、黄道婆、李时珍等,乃至于铸剑工匠干将莫邪夫妇、制刀名匠蒲元、科学家宋应星等,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我们对他们可谓熟悉而又陌生。好,笔者就从课本开始,引领读者“温故而知新”。所以如果做一个受众定位,本书非常适合成为初高中学生的课外读物。当然,它也适合所有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消费,特别是现代产业工人、新时代的工匠、各行各业的技师等。本书打通文理分隔,融科普于文史,见技更见人,是知识介绍,也是力求具有美感的散文作品。

关于结构

就章节结构而言,全书是按主题而非时间分类,具有合理性。如《乐陶记忆》,专讲制陶,兼及瓷器;《铜铁时代》,从青铜讲到铁器;《布衣锦绣》,介绍纺织文明;等等。而第一章《姓氏百工》又具有挈领全书的功能,使全书具有一种先总后分的结构之美。具体到每一章节,则大体又循着时间线索,力图完整呈现一门技术前后发展的活的脉络。但每章字数篇幅,长短并不一致,这是根据内容所决定的。如《铜铁时代》,包含着从青铜到铁器两个时代的内容,所以“内存”就大些。再如《布衣锦绣》,也包含了葛麻、丝绸到棉布的并行和发展,还有黄道婆这个重量级人物的单篇故事,篇幅也略长一些。这种参差而不是划一的安排,实际上也是一种“匠心”。笔者翻阅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见其结构固然整饬分明,但根据不同内容,各章篇幅也有长有短。如《乃服》(第六)就长;而《曲蘖》(十七)则短。

但本书又是讲古代工匠的功绩和故事的,所以又不同于一般科技史的叙述,即必须写人,必须见技更见人,所以笔者格外注意让工匠们都留下姓名、事迹和性格,不管是传说中的人物如炎黄二帝,一半真实一传说的人物故事如鲁班,还有那些真实伟大的人物如李冰、蔡伦,或者那些仅仅电光一现的姓名,甚至于一些无名氏,笔者都倾注真情敬仰,穷尽典籍线索,为他们绘影图形,还原他们的功绩和情怀。所以在关于技术的流水描述中,往往放慢节奏迂回环绕,留下一个照出人影的湖泊,或是聚起一处高起来的波澜,见证工匠们真实鲜活的存在。笔者一直认为,不管是传说的,还是实有的人物,都是一种真实存在;那传说的,或人物本身都是传说中的,或人物真实而事迹传说的,也都是一种变相的真实,见证我们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代代都有工匠大师在砌筑着我们科技文明的进步和骄傲,并为我们今天提供着取之不尽的传承资源,给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昂首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精神底气和文化自信。

但笔者也深感学力有限,时间紧迫,未能更加切磋琢磨、精益求精,以一流的匠心,传述一流的工匠故事。另外,限于一本书的容量,还有许多数一数二的古代科技精英(如张衡、祖冲之等),还有许多科技门类(比如“四大发明”当中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比如造船),都没有述及。如还有机会,定当补此缺憾! 

2021年3月30日

后  记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庚子年春四月,我完成了此书的初稿写作。因为疫情,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进程被按下了暂停键,但对于写作者来说,却会因意外空出的时间而加快码字工程的进度。

这场疫情,必然会改变事物的排序,包括出版社选题计划的先后。我承认我也有些惶然:我关于工匠或工匠精神的写作还会得到支持吗?“会的。”一个声音告诉我,“因为瘟疫终会过去,工匠还是宝贝;甚至就在瘟疫当中,还是靠无数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们,以他们的匠心担当,帮我们打败‘新冠’。”我听到这声音,就信心不减,继续对稿件进行修改完善。但也有一个声音对我说:“不会了吧?你看瘟疫比我们当初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居然已经蔓延到全球了……”听到这话,我手指在键盘上的敲击声确实消失了一阵,但接着又响了。“不怕,”前一个声音随即也又在我耳边响出鼓励的话:“你所进行的依然是有意义、有市场的写作,再厉害的瘟疫,也挡不住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步伐,更挡不住中国人继往开来、创造美好生活的匠心。何况前贤有言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更况又有前贤曰:‘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好,让我就为这“天道”而花费我的“工夫”吧。

本书的写作,源于我所供职的南方工报社微信公号“工人在线”的选题策划。我是在夜梦中想出这个选题的。我是工报的记者,对工匠这些事儿有着血缘上的兴趣,也有一种志趣上的担当。当我报出选题后,总编辑李传海先生十分支持,同事们也支持。当我一期期文章上线后,又获读者点赞,粉丝点赞,并获专家点赞。

匡志强先生就是我所说的给我点赞的专家之一。正是在他的点赞激励下,我从“线上”再出发,以数十篇微信文章为基础,取舍并补充,串联也并联,成就了这本应属于科普门类的图书。

我要感谢匡志强先生。

我还要感谢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黄敏先生,是他点赞了我的文章并转发到一个以科技史为志趣的微信群中,于是引来好几位科技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加我为好友,其中就有匡志强先生。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其此之谓乎!

我当然还要再次感谢我供职的南方工报社及《南方工报》总编辑李传海先生,如果没有工报这个平台和工报领导的“赋能”和“加持”,我或许就不能坚持下来了,就像丝成不了绸,曲酿不出酒。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本书的责编——科学史专业博士殷晓岚女士。她在编辑此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工匠精神”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比如她把我书稿中出现的长度单位“公里”一一改成了国际通用的“千米”,她还校出了书稿中一处年号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时所出现的出入仅一年的“误差”。

最后还请允许我以诗为证:

其一

一卷“新冠”草木殇,

还搜故纸补文章。

感君指下曾激励,

到底人间绿意长。

 

其二

斧斤光耀典籍丛,

陶鬲铜彝火热中。

班墨匠心通后世,

百工赋竟是吾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