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球数治|英国脱欧后治理数据跨境流动的新思路

澎湃新闻记者 吕娜 整理
2021-09-03 16:5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这里是“全球数治”专栏周报,追踪近期全球数字治理动态。

8月26日,英国政府公布其在脱欧后的新全球数据计划,将与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新西兰、日本、加拿大、印度、巴西、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立全球数据合作伙伴关系,并签订新的数据传输协议,旨在完善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框架,降低国际数据传输成本,并为本国数字经济在脱欧后实现自主良性发展创造可靠条件。与此同时,经过优化的数据传输协议和规则框架还将有助于更好地发展科学和技术研究,推进公共医疗等多种数据库的共享,符合英国建立“超级科技大国”的蓝图规划。

新全球数据计划同时也是英国国家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9月9日,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发布《国家数据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旨在提升经济增长、数字贸易和改善公共服务。《战略》强调,提升数据的质量、使用数据的技能、数据的可用性、数据使用的合规性和伦理是挖掘数据价值的基础。《战略》提出五个主要目标,包括:释放经济中的数据价值;确保促进增长和可信的数据体制;转变政府对数据的使用以提高效率并改善公共服务;确保数据所依赖的基础架构的安全性和韧性;倡导国际数据流动。

秉承《战略》的主旨精神,这份新全球数据计划包含了三个主要内容:第一,与优先国达成数据充分性协议,减少不必要的国际数据传输障碍和负担,从而开启更多贸易和创新,一方面向英国企业开放全球市场,另一方面又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更便宜、更可靠的英国产品和服务;第二,预选合适的信息专员。英国政府有意任命知名国际隐私法专家约翰·爱德华兹(John Edwards)为新一任信息专员,授权其负责相关数据保护规则修订,并领导建立通过数据促进贸易和创新的治理框架,为促进跨境数据流动提供机制保障;第三,就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数据保护框架和数据充分性伙伴关系展开协商,并对数据保护制度进行公开意见征询,以减少创新和数据使用面临的障碍。

自2020年1月退出欧盟后,历经11个月过渡期,英国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自主运行本国的数据保护制度,独立于欧盟治理框架。此次英国政府公布的新全球数据计划是其脱欧后一系列数字治理实践的重要进展,凸显了在建设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框架问题上的两个思路创新。

首先,有效摆脱欧盟对数据流动诸多限制性规则的影响,掌控规则制定主动权。正如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事务大臣奥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公开表示的那样,既然英国现已脱欧,英国政府决心通过自主制定世界领先的数据政策来抓住数字经济的机遇,为全体英国人民和企业带来脱欧红利,因此必须要与世界上那些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建立新型国际数据合作伙伴关系。英国此举巧妙绕过了欧盟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间现存的数据跨境传输障碍,令本国企业获得了更多数据资源,并建立了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数据合作互操作性框架,有利于实现数字经济的更大价值。

其次,以“平衡”为导向,寻求构建有利创新,同时实现有效监管的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框架。数据的生命在于流动,不流动的数据无法产生价值。跨境数据流动使企业可以直接对接国际客户,拓宽国际市场,但也往往伴随着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难题。出境后的数据监管难度显著增加,数据主体对数据的掌控力也大大削弱,而个人数据一旦被非法获取、泄露和滥用,又将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欧盟极为强调个人数据流动中的隐私权保护,确立统一、系统化的立法模式,将权利明确赋予数据主体,强调政府自上而下的监管,规制非常严格。然而,这却有可能大幅增加企业从事数据跨境传输和交易的法律成本和经济负担,压制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英国政府此次任命国际隐私专家约翰·爱德华兹(John Edwards)为信息专员,主要目的就是要制定一部对创新更为友好的新隐私法,降低数据跨境流动的门槛,既保持与欧盟近似的数据保护高标准,又能激发数字经济的活力。

长期看来,实现数据良性流动的上佳选择是建构有效的数据跨境流动多边合作框架。脱欧后的英国通过贯彻《战略》和开展新全球数据计划,打造跨境数据流动多边治理模式,在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同时兼顾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其影响力,相关战略思路对其他国家开展自主、自利、共赢的数据治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规则

中国工信部将推动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完善数据竞争规则

8月25日,中国工信部公布《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087号(政治法律类131号)提案答复的函》,其中透露了制定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的进展情况,包括将推动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数据监管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组织开展数据交易技术体系、监管体系、定价机制等的研究,探索解决数据产权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等。(来源:新浪财经

澳大利亚考虑对苹果、谷歌等数字钱包立法

8月30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正在考虑制定新的法律,对苹果Apple Pay、谷歌支付等数字支付系统实施更为严厉的监管。澳大利亚政府近期的一份委托调查报告建议政府和行业共同制定一项更广泛的支付生态系统战略计划,为支付系统制定单一、综合的许可发放框架。澳大利亚财政部长约什·弗莱登伯格(Josh Frydenberg)表示,支付系统是澳大利亚经济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澳大利亚现行法律,苹果Apple Pay等尚未被归类为支付系统,不受相关监管规制,新立法将改变这种状况。(来源:CNBC

政策

中国网信办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中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国家网信办于8月27日发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注册虚假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或者进行虚假点赞、评论、转发、网页导航等,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过度推荐、操纵榜单或检索结果排序、控制热搜或精选等方式干预信息呈现,影响网络舆论或规避监管。(来源:人民网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发布通知,限制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时间

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大幅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间,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天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同时,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网络游戏企业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间限制、实名注册、规范付费等方面的检查频次和力度,对未严格落实的企业,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来源:央视网

美国总统拜登呼吁科技巨头公司提高网络安全标准

8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与亚马逊、苹果、谷歌、IBM和微软的首席执行官会面,呼吁这些科技巨头公司提高网络安全标准,为提升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的网络安全水平做出更多贡献。拜登还宣布了一项新的行政命令,要求联邦政府只采购符合特定网络安全标准的科技产品。同时,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也将与私营部门合作制定新的行业标准,以确保技术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来源:华尔街周刊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浙江省平台企业竞争合规指引》

8月24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浙江省平台企业竞争合规指引》,适用于注册地在省内的各类平台企业以及在浙江省内从事经营活动但注册地在其他省的平台企业,主要从竞争合规承诺与合规管理、风险识别、合规运行、合规保障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指引》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引导平台企业加强竞争合规管理,提高竞争合规意识,防范竞争合规风险。(来源:澎湃新闻

监管

美国政府问责局调查联邦机构的面部识别技术使用情况

8月24日,美国政府问责局(GAO)发布消息,称已于近期对24个联邦机构的面部识别技术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18个机构已将面部识别技术用于一个或多个目的身份认证,包括设备解锁、门禁识别、网络安全和执法等。同时,有10家机构计划继续扩大面部识别技术的使用。GAO认为,随着面部识别技术的逐步推广,有必要评估其在整个联邦政府中的应用情况,以控制风险。(来源:美国政府问责局官网

产业与技术

华为发布《绿色5G白皮书》,定义绿色5G网络八大技术方向

8月30日,华为公司发布《绿色5G白皮书》,并同时推出绿色5G网络的能效评估体系E²(Energy Efficiency)。白皮书提出,E²具有四化和八大方向,其中绿色5G网络的关键特征是设备高集成化、站点极简化、网络智能化和全生命周期环保化,八大技术方向包括射频走向多天线、大幅提升设备比特能效和能量传输效率,设备走向超宽频、多频合一降能耗等。华为无线网络SRAN产品线总裁马洪波表示,“网络能效”的定义并不是单维的,滤电、叠光、太阳能都是考虑因子。目前华为正在和中国三大运营商以及欧洲的一些头部运营商共同研究,预计在年底还将发布对“网络能效”的定义。(来源:界面新闻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