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NFC支付在中国6年没发展起来, 苹果支付会是救世主么?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2016-02-18 21:08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几乎只是一夜时间,习惯了“支付宝”们“扫一扫”的国人,就知道了一种新的移动支付方式——以Apple Pay(苹果支付)为代表的NFC(近场通信)支付。

2月18日登陆中国的Apple Pay(苹果支付),是苹果公司在2014年9月正式推出的新型移动支付方式,利用NFC近场通讯技术,Apple Pay(苹果支付)被视作最方便的支付手段之一:预先将银行卡输入手机完成绑定后,将手机靠近POS机,搭配Touch ID通过身份验证就付款成功了,全程只需几秒钟。

你是选择扫码支付还是用Apple Pay(苹果支付)?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扫码派”和以苹果支付为代表的“闪付派”的移动支付之争,再掀波澜。

第一个问题:眼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这块蛋糕在谁手中?

目前央行公布的数据是银行业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分开统计,并无精确数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5年三季度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 213.08亿笔,金额 12.80万亿元;第三季度,全国银行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 45.42 亿笔,金额 18.17万亿元(央行统计的银行口径为电子支付:包括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其他电子支付 ATM 业务和 POS 业务等五种业务类型,第三季度电子支付总规模是271.38 亿笔,金额 553.07 万亿元)。

具体到非银行支付领域,第三方咨询机构易观智库调研结果是,2015年第三季度,在第三方的移动支付中,支付宝坐拥71.51%的份额;财付通位列第二,市场份额为15.99%;银联商务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仅为0.49%,位居全国第八。

答案似乎一目了然,苹果、三星等硬件厂商姗姗来迟,布局多时的中国银联也处于劣势,背靠阿里、腾讯的支付宝和财付通,才是霸主。

其中必须提到的一个事实上,同样被称之为移动支付,银行口径的支付可能大多是手机银行支付,可能并无太多消费场景支付。

第二个问题来了,银行希望切入普通市民消费场景中的移动支付,这时也就有了NFC(近场支付方式),也就有了18日推出的苹果支付。

实际情况是,以NFC为代表的近场支付在中国起步更早,只是“不幸”地赶了个晚集,苹果支付能成为救世主么?

据公开资料,在NFC支付上,早从2010年开始,国内三大运营商就开始在移动支付领域布局,但面临标准并不统一,银行参与热情也各有不同,作为中国惟一卡组织的中国银联也错失了这一大好机会。当时比较成功案例,也就是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联手推出的手机钱包,也实现刷手机支付,可惜由于应用场景不足,成效寥寥。

正是在各方利益的纠缠中,直到2012年,央行、工信部、银联以及三大运营商达成一致,结束了利益纷争,13.56MHz标准的NFC支付才成为了行业标准。

但技术标准的确定,并未推动NFC支付的快速普及。

NFC的产业链太过庞大,利益方太多(银行和卡组织、移动运营商、手机生产商、设备制造商等),因此,每一方都期望游戏规则像自己倾斜。

在NFC支付止步不前的时候,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靠着自己的强大用户闭环,前者借助2014年的“双十二”五折优惠砸下的巨额补贴,后者借着2015年春节红包大战积攒的人气,加之大力度的推广,迅速分走大半蛋糕,线下线上结合的扫码支付迅速抢占了银行的市场份额。

被扫码支付撇开的中国银联,以及没有多大话语权的银行们,只能选择另辟蹊径。好在HCE技术及时帮了忙。

HCE(主机卡模拟)的出现,得以NFC支付摆脱了要将NFC信号收发器整合在SIM卡中的束缚,2014年,银联建立了基于NFC-HCE技术的移动支付产品“云闪付”,各家银行也纷纷根据银联的云端支付规范,基于具备NFC功能的移动金融IC卡产品。

在这种状态下,直到2015年12月12日,中国银联才宣布联手20多家银行正式推出了“云闪付”业务,通过一个APP绑卡,即可实现刷手机支付。当时业界将其称之为“机枪之争”:银联云闪付需要升级商户的POS机并投入使用,支付宝微信则给商户配发扫码枪。

不过,云闪付在推出短期并未形成较大的影响,于是乎,在iPhone6以上机型搭载NFC功能、并推出Apple Pay(苹果支付)的苹果公司,就成了银行和银行们的“救星”:苹果拥有强大的用户号召力,银联和银行则已经完成了基本的渠道铺设,尽管可能还要给苹果支付分润本就微薄的商户手续费,但银行依然选择夹道欢迎苹果支付的到来。

2月18日这一天Apple Pay(苹果支付)所获得的关注度,起码证明,苹果、银联和银行三家权利打造这一移动支付方式),起码在气势上有了向霸主挑战的资本。

但挑战似乎依然不少: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侯本旗18日当天即撰文指出,苹果支付大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第一是商户费率:用户手续费蛋糕的划分,苹果额外收取的费用反而会降低银联银行的收益。

第二是用户频率:对于线上支付,影响Apple Pay使用频率的核心因素是支付场景;对于线下支付,影响Apple Pay使用频率的则是用户补贴。支付宝领先崛起的基础是淘宝和天猫形成的支付场景,微信支付奋起直追的基础则是用户补贴,二者利用低费率和用户补贴竞争移动支付市场,受伤的则是银联和银行。

第三是推广与组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有强大的地推团队,一家一家和商户协商,团队有明确的考核和激励。苹果公司将Apple Pay推广到银行相对简单,推广到本地商户则不容易,可能苹果公司也不会去干这些事,而是依靠银联。银联也没有相应的人力和费用,可能会组织银行实施地推。于是推广的难题在于分工组织和费用分担。一个收款台多家银行POS机的现象比比皆是,银联自己前几年也布放了不少POS机直接收单,而且改造和安装支持NFC功能的pos机都需要费用,由于涉及大量利益和协调事项,靠银联发文件可能不好解决,需要的是沟通和智慧。如果银行没有激励和动力积极推广营造应用场景,Apple Pay可能叫好不叫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