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主题诵读 | 刘京剑:刘传橐——红土地上的革命先驱

2021-09-01 22: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总第1872期】

学好党的历史 | 讲好红色故事

作品:刘传橐——红土地上的革命先驱 | 朗诵:刘京剑

来源:南康区浮石乡机关党支部

报送:南康区委组织部

刘传橐,字辑民,1905年冬出生,凤岗镇凤岗村上黄边人,因为革命需要化名刘迁、刘建雄、刘传棠、刘传堂等。是赣州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共南康党组织的创始人,红土地上的革命先驱。

1925年,刘传橐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他成绩优异、思想进步、爱读革命书籍,和廖贵潭、陈铁生、罗贵波(均为南康人)是二师的同学,且关系密切,他们常常以文体活动为名活动于赣州、潭口、凤岗等地宣传革命真理,传播马列主义,积极参加反帝、反军阀、反反动当局的活动。1926年初,为推动和发展赣南的工运、学运,赣南党组织派刘传橐以去南昌匡庐学校学习为名,和江西省共青团组织联系工作,认识了省团组织负责人汪群(汪群后任赣南特委书记)及共产党员贺服丹(汪群的妻子,后化名周慧贞),经汪群介绍,于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刘传橐回到赣州从事革命活动,10月他怀着报国的志向和陈铁生等三人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经曾任赣军督军的李烈钧介绍,三人进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6月,刘传橐等从黄埔军校回到家乡,以教书为名从事农运学运,同年7月赣南特委交通员贺服丹按照约定,带着工作计划来到刘传橐家,为使特委不被敌人发觉破坏,她长住于刘传橐家指导赣南革命,自此刘传橐家由中国共产党活动地点成为上级与县党组织联系的重要据点。为取得赣南特委的支持,更好地开展南康革命工作,廖贵潭、陈铁生、罗贵波等频繁来往于刘传橐家请示研究工作。为实施三抗斗争和为潭口暴动做好组织准备,决定十月成立中共南康临时县委,刘传橐为县委委员。潭口暴动前后的许多重大事项须经贺服丹、刘传橐请示特委,临时县委决定刘传橐秘密策划指挥潭口暴动。暴动后,赣州国民党军警大肆追捕,刘传橐等隐蔽于周边县继续从事革命。

1932年6月独立第六师改编为红二十一军62师,刘传橐任师政委,在宜黄参加第四次反“围剿”等战斗,8月红二十一军缩编,刘传橐调红一方面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即彭扬军政学校),为红军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1934年在兴国作战牺牲,解放后国家核准为革命烈士。

来源:赣南日报

原标题:《主题诵读 | 刘京剑:刘传橐——红土地上的革命先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