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本稿酬怎么样:明治时代可以靠写作维生吗
文人固穷:日本稿酬制度源于江户时代
古代日本把稿酬叫“润笔料”,这一称谓源自中国。《隋书•郑译传》载,隋文帝令内史李德林作诏书,郑曰:“笔干,不得一钱,何以润笔”?隋文帝颔会,答应以赏金酬谢。“润笔”于是成为支付写文章、写字、作画者报酬的雅称,据说宋太宗就曾在皇家艺苑设立类似文艺基金的“润笔钱”,激励在诗艺上有造诣的宫廷作家。日本沿用这一叫法,在近代文学印刷出版兴起以前,“润笔料”即笔墨酬劳。明治后期,随着标准格式的原稿纸普遍使用,才改称“原稿料”。
在日本,稿费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是随着近世纸传媒的发达、大众文学的繁荣而出现的。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立幕府,开启了历时两个半世纪的江户幕府时代。江户日本,虽未必称得上太平盛世,但锁国之下,四民安乐,社会繁荣稳定,远离战场的武士渐渐将情趣从刀剑转入文化领域,伴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市民商人阶层扩大,为出版业的繁荣打下基础。
八世纪日本就出现用铜板印刷的佛经,但长期以来文章、学问的流布主要靠人工誊写。日本现代出版业源头发端于江户时代。16世纪末,丰臣秀吉从朝鲜捉来精于活字印刷术的“职人”,仿制出第一架活字印刷机。1609年,第一部活字版汉籍《古文真宝》在京都开印,纸好墨精,大畅其销,这是出版商业化之始。印刷术的发达,改变了以往手书誊抄文学作品的烦劳,价格优廉,大量流通;而且随着识字率的提高,阅读进入寻常巷陌,读者群迅速扩大。
据研究,在日本出版史上第一个用作品拿“润笔料”的是元禄时代大阪商家之子井原西鹤(1642-1693)。井原的小说以青楼色欲遍历为题材,迎合了温饱思淫欲的元禄时代市民趣味,《好色一代男》、《好色一大女》等小说销路可观。在井原创作生涯高峰期,“版元屋”(出版商)以每册银300文目的价格(相当于今天50万日元)向他约稿,这几乎等同如今日本企业中层干部的月薪。但严格说来,井原西鹤并不是职业作家,他家有恒产,悠游自在,写作只是趣味所在的“余技”,并不以此为生。
井原西鹤像19世纪前后的通俗小说家山东京传(1761-1816)被认为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个职业作家。 1791年,京传受大出版商茑屋重三郎之托写通俗小说。书商与京传订立契约,三篇小说稿费金二两三分。江户时代的一两银大约等同今天的12万日元,京传三篇小说所得不到30万日元,根本算不上高收入作家。但从文献上看,京传相当富裕,两度娶艺妓为妻,出手阔绰,很多人认为这源自他丰厚的稿酬,其实不然。京传家底殷实,有一家当铺,在银座还有一家烟草店,生意很好。文人固穷,即便是在市民文学发达的江户时代似也不例外。
曲亭马琴(1767-1848)曾长期在京传门下学写小说,1806年后单干。他模仿中国《水浒传》的忠义豪杰故事写成《南总里见八犬传》,这是当时首屈一指的畅销书。彼时马琴文名正隆,出版商以每册四两银买他的书稿,又担心他懒散,派人日日守候其书桌旁小心伺候,写完一张,即刻送到坊间排版印刷。马琴一生留下260多部作品,以今天的常识而言,他的生活应该很富足。但从他的日常记录或其儿媳路女留下的日记看,这位江户小说巨匠的生活常见拮据,并没有想象的那般滋润。
服部仁《天保初年马琴的年收》的考证,揭开了马琴生活窘迫的真相:以写作读本为例,书商支付马琴的稿费,读本小说一集五册,稿酬银17两(其中《八犬传》22两)。当时物价一石米(约125市斤)一两银,参照当今米价,一集读本可得酬金约80万日元,这不过是今天文学新手的最低稿酬。马琴一年稿费收入约70两,合今天330万日元,相当于公司刚入职员工的年薪。再加上晚年盲目多病,写作靠口述,由儿媳负责文字记录,费时费力,写稿速度大大下降,收入自然受影响。
有人欢喜有人愁:明治时代的作家生态
19世纪中期,面临西方坚船利炮威胁的日本被迫开国,欧美文化源源而入。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意味着日本近代史开端。日本当时急于富国强兵,跻身列强行列,所以明治之初,所谓“向世界广求知识”,也只是学习当时急需的西方的炮舰科技及政治、法律制度文化,文学的近代化只是作为“文明开化”补课的产物,相比其他领域,落后了一截。
日本的近代文学先驱是坪内逍遥(1859-1935),他发表于1885年的《小说神髓》,提倡写实主义文学理念。将欧美“novel”的文学概念译成“小说”一词,即是源自他的创意,后来也被中国广泛接受。在坪内提倡下,写实主义文学形成一股声势,不少文坛新进纷纷登场,出现了繁花似锦的明治文学盛况。
专门出售明治年间出版物的古本屋但在当时,靠写小说谋生在世人眼中,这是纨绔子弟闲极无聊的技艺,也是贫困的代名词。因此当狂热的文学青年长谷川辰之助告诉父亲自己立志要写小说时,立马遭到老父一顿呵斥“靠写东西谋生?你去找死吧”。长谷川发奋写成小说《浮云》,杀青之际,他特地用老父的“咒语”谐音“二叶亭四迷”作为自己的笔名。《浮云》被一流出版商金港堂以80日元买下,是当时最高润笔料。
明治时代的新生作家,如尾崎红叶、幸田露伴、夏目漱石等,足以流芳文学史,但因缘造化,稿费高低之别却如同天上人间。
明治文坛最富有的作家是尾崎红叶。红叶的《两比丘尼情色忏悔》,虽是出道之作,但书商给的待遇颇高,以每篇30日元结算稿酬,与当时的流行作家待遇等同。同期的幸田露伴,其小说《风流佛》篇幅短,稿费20日元。这两个开创明治文坛“红露时代”的作家一篇作品所得稿酬,相当于今天80万~120万日元,算是文坛高收入标准了。
相比之下同时代女作家樋口一叶就没有那么幸运。一叶出身东京小吏之家,父兄早逝,上有母,下有妹,全靠她支撑家里经济。但当时知识女性就业无门,唯一可凭借的就是为报刊写小说,一叶勤奋写作每月收入约6日元,勉强支撑一家老小的营生,但因人情世故的支出多,常常生计困窘。在《一叶日记》里,时时可见她奔波在借钱和典当途中。
1892年腊月二十八,一叶到金港堂领取小说《晓月夜》的稿费,38张稿纸,计领11元40钱。这笔收入近乎当时小学职员两个月薪酬,只有“红露”作家稿酬的三分之一,却足以令一叶欣喜不已,她用这笔稿费还了旧债,还买了一些年货。一叶二十四岁英年早逝,百年之后,日本将她的肖像印在五千日元的钞票上,想来令人唏嘘。
夏目漱石如何推动现代稿酬制度
与中国或欧美用字数计稿酬不同,日本以原稿纸(每张400字)数量结算,故称“原稿料”。这种400格一张的规格稿纸最早出现于江户时代的京都寺院。
1682年铁眼道光和尚为了弘扬来自福建的开山祖师隐元的功德,印行黄檗版《铁眼一切经》时,从线装汉籍获得启发,设计出每页中分为二,每半十行每行二十字,整页合计四百字格式的纸张印刷佛经。维新后钢笔渐渐取代毛笔,这种稿纸适于汉字假名混合的日文书写,文豪夏目漱石也爱用,于是迅速流行。不只是稿纸,现代稿酬制度的确立,与夏目也大有关系。
夏目与明治同龄,在文学上起步晚,但起点高。1905年夏目的小说《我是猫》在《杜鹃》上连载,大受好评。一年后他辞去大学教职,入朝日新闻社,成为职业作家。朝日付给他三千日元年薪,条件是一年为《朝日新闻》写两次稿,稿酬另计,但不得在其他报纸发稿。
夏目漱石夏目当时的收入怎么样呢?女婿松冈让回忆,按当时物价维持一个七口之家(祖父母二,夫妻二,孩子三)体面的生活每月需约25日元:伙食9-10元,房租8-10元,零用钱3元,书刊报纸费1.5元。不算稿费,夏目平均月薪250日元。有了坚实的经济保障,夏目才能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并资助门下清寒文士。自1907年到1910年患病倒下四年间,夏目创作了《虞美人草》、《坑夫》、《三四郎》、《从此以后》、《门》等不朽名著。年薪之外,五部作品合计2500张稿纸,共得稿酬9000日元,平均每张3日元60钱,是同时代的德田秋声、岛崎藤村的三倍,一叶的十倍。
明治中期前后,日本从西方引进了著作权概念,催生了版税的萌芽。作家出书时和出版社协商,以印税结算费用。印税,相当印花税,著作人在每本书上加盖私章,或粘贴盖了印章印的贴纸,出版社按检印数乘以书价的税率百分比结算稿酬。检印为日本出版业所特有,今已不用,但税率乘以印数计价方式袭用至今。原稿料是一次性付清,对“文笔家”而言,相当于工资;书出版出售后按发行量和税率计算印税,分期结算支付,相当于奖金,至今不变。在这个过程中,明治两大文豪夏目漱石和森鸥外对于推动现代日本稿酬制度的确立,立下汗马功劳。
有关日本版税的最早记录,据说源自森鸥外的首创。1892年出版《水沫集》时,他与书商约定以销售总额25%抽取版税。在此之前,媒体给作家的稿酬都一次性买断,重印、增印甚或畅销都与作家无关。鸥外是日本版税制度的先驱,但其后接连爆发日清、日俄战争,他作为陆军军医总监随军出征中断了文学写作。把鸥外肇始的版税制发扬光大并加以巩固、确立的是夏目漱石。
1907年,应聘到朝日新闻社的夏目成了专职作家,文名鼎盛。同年,春阳堂要出版夏目作品集《鹑笼》,由于夏目留英多年,熟悉西方出版制度,故而与出版商签订了内容细致的版税协议:初版3000部版税15%;再版至第五版,抽取版税20%;第六版后达到30%。此后,凡出书,夏目与出版商大体用这个版税范本。30%的税率,待遇之厚可谓空前绝后,令春阳堂老板和田笃太郎肝颤:书商的利润也就31%,漱石先生一人就拿走30%!但和田是精明人,夏目作品奇货可居,即便是1%,出版社照样赚钱。夏目创作生涯只有短短的十年,生前著作总印数约10万部,版税收入超过两万日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夏目凭借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推动了明治中后期的版税制渐渐走向成熟和定型,版税也成为作家稿费之外另一个重要收入。有了这个保障,以写小说为职业才开始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浅井清 市古夏生 监修:《作家の原稿料》東京 八木書店 古書出版部 2015年
2、服部仁:《天保初年における馬琴の年收》 日本 学習院大学国語国文学会誌 1974年
3、松岗让:《漱石の印税帳》转引自 松浦総三 編《原稿料の研究 作家 ジャーナリストの経済学》日本ジャーナリスト専門学院出版部 1978年11月
4、《樋口一葉研究》塩田良平 著 中央公论社 1957年10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