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经济参考报:与其限降油价,不如提升油品
2月15日,因挂靠国际原油的前十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的“地板价”,国内油价触发熔断,猴年第一调落空,这是自1月13日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出台以来第二次出现类似情况,而展望前景,国际油市熊途漫漫,短期内国内油价料将“锁死”。
诚然,在当前还难以完全放开定价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兼顾民众和油企两头,实施过渡性的油价熔断机制有其必要性。但曾被作为该机制出台理由之一的环保却不能“暂缓”,应利用低油价的契机,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同时择机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早日实现市场化的最终旨归。
纵观行业发展脉络,1998年以前的很长时期内,中国汽柴油价格完全实行政府定价,往往是一次调整,长期不变。而随着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开启变革之旅,最近的第六次完善则是设置了每桶40美元的熔断下限,国际油价低于此则暂缓调整。此举被有关部门视为应对油价“过山车”负面效应的药方,并冠以环保之名,称过低的油价不利于资源节约使用和治理空气污染,也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
近年来,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控制是解决雾霾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油品升级也不断提速。按照国务院的时间表,2016年1月起,整个东部地区11个省市全境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全国推开的时间则是2017年1月。
但实际效果是,工商总局2015年内对河北等10省(区)的成品油质量集中抽检结果显示,成油品样品合格率和加油站油品质量合格率仅为82%。事实上,市场上高低标准油品并行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而且各地对油品升级的执行、监管力度不同,部分石油企业拖延置换,地炼企业压力大难以全部按时完成升级,整个进程拖沓缓慢。
此外,我国油品标准本身也存在偏低问题,虽然国五的硫、苯含量与欧V一致,但芳烃、烯烃等指标仍有差距,甚至与美国2000年实施的汽油标准相比都落后不少:国五芳烃小于40%,烯烃小于24%;美国芳烃则小于25%,烯烃小于10%。
以往油品升级缓慢的原因被归结为成本上涨带来的阻力。但随着2014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如今徘徊在30美元/桶左右的低位,并在未来一年内难有大幅回升,这一问题已逐渐消弭。更大的羁绊还是机制,问题的根源是利益。目前我国油品市场尤其是上中游环节处于高度垄断状态,油品质量标准制定的权力由石化行业掌控,而政府并没有明确的管理油品质量的部门。国家标准委是油品标准归口部门,生产检验环节由质监部门负责,流通环节则由工商部门负责,而尽管油品质量与汽车排放息息相关,环保部目前却并没有相关的油品质量监管的权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低油价给了油气体制改革以及油品升级提速的机会。有关部门应当借此将“环保之名”落到实处,有效利用风险准备金提升油品质量,把升级成本进行清晰分配,公开油品价格构成和成本,让公众掌握一本“明白账”。同时,建立国家主导的油品质量标准制定体系,防止标准制定部门利益化。此外,尽快出台并推进新一轮油气总体改革,破除垄断,实现上中下游各领域的市场准入和价格放开,尤其是提升国内原油市场的市场化程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