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城计|青浦如何补齐产业结构、人才及资金方面的短板
青浦新城地处青浦区核心地带,联动青东和青西两大宽阔腹地,形成“一核引领,两翼联动”的发展布局。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进博会、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和建设“上海之门”的背景下,青浦新城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如何补齐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高端人才引入、建设资金统筹等方面的短板?
8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赵国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徐峰,寻求上述问题的解答之策。基于实地调研和课题研究成果,二位学者认为,多方位提升新城建设质量、拓宽融资渠道、做好体制机制创新是破局的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赵国华(左)、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徐峰(右)
澎湃新闻:青浦新城如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和虹桥商务区的两翼联动?
徐峰:“青浦新城”正处于青东和青西之间,属于“青中”。青浦的东、中、西,各有非常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青东的徐泾、蟠龙、赵巷三镇,位于虹桥长三角交通枢纽和中央商务区的西缘,连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三通一达”物流巨头总部、北斗科技产业园,以及一大批科创、文创企业落户青东,经济起飞之势已经初步呈现。青西的朱家角、金泽、练塘、商榻、西岑、白鹤等镇,是大上海范围内的水源保护区,保存着江南地区的田园风光、明清古镇和优良的农舍、农家菜,现在成为发展旅游、度假、会务、研学、论坛等轻型产业的绝佳场所,是当代“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融合展示区域。
青浦新城(即青中),在青浦区境内作为青东、青西的一个原生节点,具有左右逢源的优势,承接江浙和上海市区的高端制造业,从而留住上海的产业。进而形成青东发展现代商务、科技、金融、文创,青西发展文旅事业,青中新城发展高端制造业的产业格局。因此,青浦新城应注重和加强发展高端制造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建设。
赵国华: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角度看,青浦新城与虹桥枢纽呈现出在区域经济联动中的内向-外向互补关系。虹桥枢纽通过空港和高铁网络联通全国乃至全世界,青浦新城则是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腹地对接虹桥枢纽的“门户”。从这个意义上讲,青浦新城与虹桥枢纽的联动质量决定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长江经济带乃至广大的经济腹地与虹桥商务区之间功能联动的质量。坐落于“双循环”重要结点,青浦新城将起到“门户的门户”之作用。青浦新城应通过政策引导、基础设施落位、产业发展等综合性的措施,强化这种“门户”效应,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顺通往虹桥枢纽的通道,同时利用这种“门户优势”做大做强自身的节点功能。
澎湃新闻:结合两位之前的调研,目前青浦新城的发展短板和着力点分别是?
赵国华:青浦以及其他四个新城要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即要建成与苏、杭、甬等中心城市相比肩的重要节点城市,不再局限于作为上海的一个区。这个前提下,我们很容易看到青浦新城的现实问题与未来目标之间的差距。
个人认为,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人口、产业和城市建设方面。具体而言:
第一,人口方面,目前青浦主城区的常住人口约50万人,未来青浦新城作为独立节点城市,主城区人口规模的理想状态应该在100万以上。同时,目前青浦新城的人口结构不尽合理,人口整体偏老龄化、高精人才占比相对偏低,人口聚居程度较低,与周边中心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未来青浦新城人口的规模和结构亟待量丰质增。
第二,产业方面,新城虽然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以传统印刷、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为主。虽然近些年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但囿于人才、政策和交通等方面的限制,新兴产业的成熟度和集聚度仍不理想,传统产业的占比较大,产业结构升级迭代任重道远。
第三,青浦新城城市建设仍存在不足。以城市交通为例,作为承担城市货运与对外交通功能的外青松公路穿青浦中心城区而过,不仅割裂了新城内部街区,同时过境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车流混杂在一起给青浦城区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事故隐患。另外,城市的内部交通与对外联系的G50高速互通口目前仅有东部城区一处,西部城区居民达到青浦新城用时较长,这也是造成城区内部交通通勤时间过长的原因之一。再次,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快捷交通系统如地铁、轻轨等还未形成网络,新城居民出行选择的机会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口的快速流动。最后,面对未来大量的人口集聚与之相匹配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明显不足,亟需上马建设。
未来的青浦新城应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于交通便捷、园区提升、城市更新以及文教、医疗设施配套齐全,提升城市管理运营水平,以人为本,构建“产、城、人”高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澎湃新闻:作为老工业区和远郊区,青浦新城如何发展新兴特色产业、推动产城融合?
赵国华:前述青浦的地理区位优越、产业基础突出、城市发展政策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大,已不能将其看做传统老工业区及远郊区看待。
产业发展方面,青浦新城最重要的是明晰做强自身主导产业。城市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是宣传城市自身品牌形象的关键。以数字经济为例,相较于杭州的“互联网电商”、奉贤新城的“美丽健康”,青浦新城的数字经济产业在其产业体系的构建中尚不突出。因此,青浦新城应发挥主导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整合北斗创新基地、市西软件信息园、人工智能产业园、西岑科创中心、华为研发中心、网易青浦基地等重点载体,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近期成亮点,中期成品牌,远期成特色,构建全市首屈一指的数字经济产业基地,最终集聚形成万亿级的数字经济带。通过主导产业来筑巢引凤,同时注意与周边区域产业的错位发展,将青浦新城产业体系中的优势产业——先进制造,延伸产业——“都市水乡”全域旅游产业,配套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构建完善。
完善的产业体系,清晰的主导产业,健全的产业链条将为青浦新城产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动力。强劲的产业发展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人才集聚的同时助力城市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以产兴城,推动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徐峰:数字经济是个庞大的产业,青浦新城发展数字经济需把准前端设计研发和中端智能制造,除配套产业基础外,对各层次科研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青浦尚无与之匹配的科研院校。依托业已落地的企业研发中心,下一步新城应集聚沪上高等教育资源,与理工科院校深入合作,以设立分校区、研究院、产学研促进中心等形式提升地区科创能力。
澎湃新闻:青浦新城中央商务区旨在打造智慧城市样本,“智”在何方?
徐峰:青浦新城中央商务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应以“科技+数据”双轮驱动,通过融合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打造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统一城市数字平台,以城市数字平台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体验”,开展“人物互联、物物互联”智慧网络建设。在青浦新城中央商务区内,部署噪声与扬尘监测、PM2.5气象站、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门磁传感器、智能井盖监测、垃圾桶监测、消防水回路压力监测、地上停车监测、河道水质水位监测、电气火灾监控探测、绿化带土壤监测、道路积水监测、人流车流监控等各类物联网监测传感器和对应子系统,全面覆盖中央商务区内商务楼、街道和地下通道,同时对接中央商务区内重要的消防、交通和各重点停车场数据,基于态势感知和业务感知,实现对中央商务区的全面感知,进而提供智慧、便捷、安全、高效的政务服务、商务服务、生活服务。
澎湃新闻:青浦新城如何吸引高素质人才?
徐峰:青浦新城对高学历、高素质人口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青浦新城工作的吸引力,二是在青浦新城居住的吸引力。
在工作吸引力方面,青浦新城打造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引入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端制造企业,形成高精尖人才聚集区,是吸引高学历人才的绝佳途径之一。同时,青浦新城应制定有利于高学历人才创业的政策环境和扶持模式,打造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区,吸引高学历人才在青浦新城创业。
在居住吸引力方面,青浦新城应做好医疗、教育等资源布局,引入上海市知名三甲医院的分院,引入知名教育集团建立九年至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并通过多项制度创新,如开发“先租后售”公共租赁房项目降低居住成本,以及降低高学历人才落户门槛,从而达到吸引高学历人才居住在青浦新城的目标。
澎湃新闻:新城建设所需资金的来源有哪些?有何融资模式可供借鉴?
赵国华: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青浦新城仅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缺口就达上百亿,建设资金虽然也是多方来源,如财政预算、发放专项债券、城投公司自有资金、政策性补贴、银行贷款等等,在国家严防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背景下,如此大的资金需求,以上常规的融资手段短期内难以解决。
从近年来研究政企合作的经验来看,我认为还是应该借助社会资本方的力量,拓展融资渠道,即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方法,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股权合作的原则,引进社会投资人,此举可发挥社会投资人在资金、人才、产业、技术方面的优势,有效降低政府负债和资源整合压力。未来青浦新城的建设希望在传统的PPP融资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基础上,探寻一种开发型、开放型的新型政企合作关系与融资途径。
其一开发型,即以未来城区开发中产生的增益部分为还款来源,增益部分包括土地价值增益、产业税收增益等,但要做到政府无增益不支付,把风险与收益绑定,以此确保政府不兜底,不形成隐性负债。
其二开放型,即指合作的社会资本方不局限于财务投资人、地产开发商、工程承包商或是产业运营商,有能力、有专业特长、有资源的优质企业即可合作,合作期也不局限在一个固定的期限内,合作方可以根据合作期内自身的工作完成度选择灵活退出。政府加大考核力度,优化合作环境,做到对各社会资本方按绩效付费即可。上海于今年6月份成立了800亿的城市更新基金,这一基金合作模式将极大推动开放型政企合作进程。
徐峰:以往PPP模式在引入社会资本时常以非本级国有企业为主,市场调控机制弱。在新城建设时应考虑更多借助民营资本的力量,并通过抗风险能力分析,设置灵活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调动资本活力、赋能城市建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