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访谈︱张伟:小校场年画诞生最晚,消亡最早,但极具特色
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大都张贴于新年时节,祝福新年,装饰环境。在中国传统年画中,上海的小校场年画诞生最晚,消亡最早,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然而它极具都市性,在各类年画中独树一帜。
近日,学林出版社出版了《晚清都市的风情画卷:上海小校场年画从崛起到式微》,这是上海小校场年画诞生以来的第一本学术专著。记者采访了本书著者张伟。
澎湃新闻:相较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上海的小校场年画较为晚出,它的兴起有何背景?
张伟:小校场年画诞生晚,消亡早,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与其他传统年画相比,它独具特色。
年画是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我国早期的年画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母题有密切关系,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年节风俗习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如画鸡于户,画虎于门等等。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文献中都记载了宋代京城春节期间出售年画等吉祥装饰品的景况,可见当时年画的张贴已普及于城镇居民之中。
我们比较熟悉的几个年画创作基地,比如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是在明代兴起的,颇具规模,俨然成市。当时,小说、戏曲插画的勃兴对年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创作年画、张贴年画成了一种节日风俗活动,寓意吉庆祥瑞和表现民间风俗的年画内容得到重视,像“一团和气”、“八仙庆寿”、“万事如意”等这些典型年画主题趋于定型。
杨柳青年画:莲(连)年有余清代年画进入鼎盛阶段,清初年画的一个最主要特征是,在题材上,出现了大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演义小说为主要内容的作品。由于各地年画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在表现手法、行事风格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如杨柳青年画因邻近京城,深受宋元院画的影响,注重写实,描绘细腻,画面精细绚丽,颇具皇家气象;桃花坞年画出自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擅长描绘盛大的场景,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追求重彩异色,呈江南富态,而杨家埠年画产生于齐鲁大地,又受四川古文化的影响(杨家埠杨氏祖居四川梓潼),作品风格质朴、简洁,乡土气息浓郁。
上海小校场年画发轫于苏州桃花坞,早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清嘉庆年间,上海开始年画生产,沪南城隍庙一带因庙会聚成街市,汇集起不少制作和销售纸锭、香烛等民俗用品的店铺,同时代销外埠年画,但不成气候。鸦片战争后,上海的小校场年画异军突起成为年画生产中的一股新兴力量,而且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年画创作的海派风格,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史上最后一个繁荣阶段。
寓意吉庆祥瑞的年画作品:大清五路财神赐宝澎湃新闻:“小校场”在近代上海城市空间中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上海传统木版年画为何以“小校场”命名?
张伟:上海年画以“小校场”为名,因为“小校场”是年画生产、销售的核心地带。据文献记载,最早来沪经营桃花坞的画商是在清道光年间,当时就是在小校场设摊的。1860年太平军进攻苏州以后,不少桃花坞年画业主和民间艺人为避战乱纷纷来沪,落户城南小校场,有的开店重操旧业,有的受雇于上海的年画店主。到了光绪初年,印制、贩卖年画的日渐增多,年节时分则销售更旺,小校场一带经营年画的店铺工场有几十家之多,于是有了“年画街”之称,小校场年画也成为上海年画的代名词。
上海年画的生产销售集中在小校场周围(黄浦区旧校场路一带),确实有其历史渊源的。小校场位于上海城隍庙西边,原为操练士兵的练武场,明正德九年,由上海知县黄喜英主持开辟建造,清康熙五十九年提标右营全军移至上海县城,于是,原来的演武场顿显窄小,于是又开了一个新的大演武场,原来的演兵场就称为小校场,小校场日渐荒芜,慢慢就成了街市。
小校场成为上海繁荣的商业区,或许可以说有两点因素。
其一,这里邻近城隍庙,以庙会而兴起市场。这里主要供应日常百货和笺扇、玉器、书画、香烛等古玩、民俗商品。
其二,小校场位于上海城墙的新北门之内,是开埠以后上海县城连接租界洋场的最重要通道,也是当时商品交流最为繁荣的地方。
有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开埠初期,上海各城门按时开启、关闭,民间有事进出,钟鸣六点为期。随着经济发展,城内外交通日益繁忙,各城门关闭的时间先后延迟到晚10点到晚12点,不过行人进出最多的新、老北门,则得以享受“格外待遇”,每次都比其它各门“下锁稍迟”,以等待夜归之人。有首竹枝词是这么说的:“沪上风光尽足夸,门开新北更繁华。出城便判华夷界,一抹平沙大道斜。”所以说,年画商人选择在小校场集中开店,既有地利之便,又造成了商业上的集聚效应,一举两得。
澎湃新闻:脱胎于上海这么一个近代都市,上海小校场年画在制作、生产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张伟:这么说的话,大概有两点。早期桃花坞用色使用的中国自产的染料,颜色淡雅,有文人画的意境。光绪中叶以后,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洋纸、洋染料价格低廉,颜色鲜艳,小校场年画铺近水楼台,纷纷使用洋染料,所以色彩浓烈。当时德国禅臣洋行代销的普蓝和禅绿两种染料特别便宜,所以格外盛行,这两种颜色在小校场年画中用得特别多。
再者,小校场年画尺寸较小,这是因为上海地价昂贵,住宅窄小,而且年画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中低层经济程度的市民阶层,大尺寸年画不适应市场。月份牌最初也是脱胎于年画。清末民初,商品流通繁荣,加上西洋石印技法的传入和绘画技法的发展,催生年画艺术的变革,月份牌年画在上海孕育诞生,又取代了小校场年画。
澎湃新闻:所谓的“小校场风格”,与其他传统年画有何不同?
张伟:传统题材的年画,我们前面讲了,主要是吉庆喜乐的内容,以体现传统社会生活为主。而所谓的“小校场风格”,其不同就在于,除了传统题材外,还有反映上海租界生活和洋场风俗为题材的作品,而且一些新闻事件在上海小校场年画中也有体现,它充满了城市生活气息。
上海小校场年画比较有特色的有两类作品,一类是时装仕女画,这跟上海商业经济的繁荣发达、肖像画的需求比较旺盛有关,而且在表现新闻时事、社会风情见长的《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上,人物形象的描绘更是考验画家水准,当时也的确涌现了一大批擅长人物画的高手,比如吴友如、周慕桥、费丹旭、改琦、任伯年等等,他们在画坛颇有名声。另一类内容是反映洋场生活,比如表现租界新事物,还有以重大历史事件、时事为内容,反映市民对时事的关注和评价。
反映洋场生活的作品:西国车利尼大马戏空中悬绳大战另外,再多提一点的是,这些海派画家不像过去文人画家那样清高,他们视卖画为生为理所当然,经常参加公众活动,当时上海画会活跃,画家经常一起交流观摩,相互影响。
澎湃新闻:小校场年画的都市风格,能举例谈谈吗?
张伟:举个例子,有一幅《中外通商共庆大放花灯图》的年画,这是上海小校场沈文雅年画铺为庆祝1893年上海开埠通商50周年而刻版刊印的。这幅画人物众多,场景繁复,展现的是上海商界欢庆游行的场面。画面上,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寓沪西人的消防队,当时,在盛大的庆典中消防队往往应邀进行水龙演练来增加喜庆气氛。在消防队的后面一人手擎“令”字大旗,威风凛凛;随后有锦牌、锣鼓开道,花轿、花灯、舞龙、舞狮等节目夹杂在队伍之中,而全套行头的戏班则紧跟在队伍后面,马路上到处张灯结彩,道路两旁站满了围观的市民,一派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
中外通商共庆大放花灯图这种题材的年画,对于新兴市民阶层来说,喜闻乐见,颇受欢迎。清末民初的上海年画商们一方面紧追时代潮流,创作、生产受市民欢迎的年画,另一方面他们尽可能地减少商业成本,以最大限度赚取商业利润,所以,某些题材内容的年画会被其他商家不断翻刻,流行于市面。
前述的这幅年画《中外通商共庆大放花灯图》,时代和地域特色鲜明,然而在十多年后又被年画商们翻出来,巧妙地移用来表现当时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后,南方各省相继宣告独立,响应革命。12月28日,独立的17个省份各派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准备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二天,大会投票选举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上海工商各界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这么受人瞩目的事件,年画商自然不会错过。他们闻风而动,移花接木,将《中外通商共庆大放花灯图》这幅年画中的“中外通商共庆大放花灯图”11个字剜掉,在同一位置巧妙地嵌上“上海通商庆贺总统万岁”10 字,并将游行队伍中的“令”改为“汉”字,这又成了一幅新的年画作品。此画的木版藏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上面剜刻痕迹很清晰,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
上海通商庆贺总统万岁这样的现象并非孤例。再举一例,上海的吴淞铁路是中国最早的营运铁路,1872年由英商怡和洋行为代理人修筑兴建,当时的年画商铺为了迎合市民对这一新兴事物的兴趣,纷纷围绕这一题材竞相印图发行。上洋吴文艺斋发行过一幅题为《上海新造铁路火轮车开往吴淞》的年画,画面上各类车辆和各式人物的形象非常生动,充满动态,镌刻也十分精美,很受欢迎,在当时十分流行。而另一家年画铺“孙文雅”也不甘示弱,刊印了一幅题为《上海铁路火轮车公司开往吴淞》的年画,但两相比较,画面内容大致相同,“孙文雅”出品的年画仅是画题略有改动,火车行驶方向正好相反而已,这幅画发行也很广,粗心的人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两幅画。
对于新鲜事物、时事的这种关注,这是上海小校场年画所独有的,在其他传统年画中很少有这样的内容。
上海四马路洋场胜景图澎湃新闻:这么说,对于近代上海的社会生活、文化史的研究来说,小校场年画应该是不错的研究资料。
张伟:应该说,一方面它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它还保存了一些后来已经消失的文化现象、文化元素。
比如在一些清末年画中,“礼拜”一词得到了广泛运用,这说明当时市民在宗教信仰和社交往来中已有对“礼拜”这一概念的普遍需求。在《三百六十行》等年画中,作者对“妇人坐轿男人走”等西方礼节表现出强烈的好奇,题画诗曰“妇人坐轿男人走,后面跟只好猎狗,外洋风俗更稀奇,打躬怎消牵牵手”,这就体现了中外风俗的碰撞和国人的反应。
再比如,反映市井各业的年画,生动再现了修马桶、糖炒栗子、卖成衣、卖水、修电灯、接电话线等上海滩新旧行业的风貌。
而且,如果要考察清末民初时期民俗和语言的流变,小校场年画也是十分珍贵的形象资料。比如,《新刻希(稀)奇一笑图》的年画上,刻有“腌鲤鱼放生——死活勿得知”“屁古(股)浪戴眼镜——屯光”等几十条歇后语,这完全是来自上海底层老百姓的语言,非常生动。还有,《新出清朝世界十怕妻》的年画,画中人物两旁的文字夹杂着当时流行的沪方言,十分典型地描绘了晚清社会里十种惧妻行为,有别于人们对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固有印象。
新刻希(稀)奇一笑图另外,在表现杨家将、孟姜女等一些长篇历史故事时,画家会将整幅作品分割成四到八个相等的小画面(后来又有分割成十多个画面的),每幅图画有大量文字,拼合起来就是一幅精美的连环画。那么,我想这对连环画的诞生不无影响。
《新刻说唱珍珠塔全传》,颇有连环画的形式感澎湃新闻:最后,简单说一下月份牌吧,它是如何取代了年画的?
张伟:“月份牌”最初实际上是洋商们在商业竞争中为推销商品所做的广告宣传画。其表现形式是从中国传统年画中的气象表、日历表牌演变而来。
清末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洞开,口岸城市相继通商,进出贸易空前繁荣。洋商为了招徕顾客获取更大利润,展开广告攻势。最初,他们是把外国现成的西洋人物和风景画片作为推销商品的广告,随货物赠送客户。但是中国人对这些西洋画片反应冷淡,效果不好,于是他们转变策略,学习中国商号赠送顾客年历的做法,将中国传统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美女寿星等内容印在广告上,采用中国的人物画及工笔仕女画笔法绘制,并在画面的上方或下方印上中西月历节气。洋人在销售商品或者逢年过节时就把这种广告画随商品赠送给顾客,很受欢迎。
郑曼陀绘广生行有限公司月份牌月份牌取代了年画,上海的小校场年画也就逐渐衰落、消亡。小校场年画是各类传统年画中诞生最晚、消亡最早的,历史不过一百余年,不过它的诞生和消亡,都与其生存环境有关,近代都市性也使得小校场年画独具一格。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