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我们还能不能好好说话?

叶克飞
2021-08-31 21:3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高中时,我有了人生第一台电脑,用的是WIN95系统,CPU是奔腾133,16M内存,硬盘好像是2.5G。这个如今看来是古董级的配置,为当时的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那是中国第一代网民开始“冲浪”之时——没想到这个有点“土”的词现在又回来了。

因为上网门槛高,网络氛围相当好,总会见到妙语连珠者。第一代网络用语也慢慢诞生了,比如“美眉”、“帅锅”、“斑竹”、“大虾”之类。但因为很多媒体还没触网,初代网络语言向流向现实世界,延迟到了1999年左右。

2001年,读大三的我给某报写专栏,主题是电脑游戏里的历史典故、感情世界、玩家趣事,顺道谈谈人生。我因此被视作“网络达人”,参加过一场报纸上的辩论会。主题是“网络用语是不是一种语言污染?”,我被指定为反方,力证“美眉”和“帅锅”是汉语的时代演进,实属寻常,更谈不上污染。

我的论证逻辑大致是,语言自有其生命力和调整能力,会随时代而变化。人类文明的演进,本身就是一个新词汇不断诞生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词属于生造,或者不具备足够的文化含义与基础,自然会逐渐被人们忘记。

这个话题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永恒之问,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拿出来讨论一下,直至今天。印象中前些年引发的最大争议,是“屌丝”、“蛋疼”、“然并卵”等网络用语,到底算不算低俗?

这几年,玩梗成了上网必备,各种梗层出不穷,有时搞不明白,还得先搜索学习一下。“蓝瘦香菇”这样的谐音梗,算是入门级别的了。

我不反对梗,还时常会心一笑,毕竟娱乐心态是宝贵的。这几年的不少网络用词,都变成了某种社会象征,可以预见其生命力的持久,比如“996”。还有一些说法,体现了某种群体心态,比如“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又如当年的“囧”字,简直是互联网史上的神作。至于“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和餐具(惨剧)”,也是典型的互联网式揶揄。“我说我比较喜欢李白的诗,陆游气坏了,结果我家就没办法上网了”这样的梗,也有着相当不错的幽默感。

我也依旧相信语言的自我调整功能,但心态有所变化——调整不是净化,语言的调整并不永远是正向的,也可能逆向而行,出现倒退。尤其是当网民基数越来越大,文化层次越发参差时,这种趋势就会越发明显。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现在的梗实在是太无趣了。比如前些日子的奥运会上,苏炳添的表现震撼世界,网友们纷纷点赞,可赞语却是那般乏味,从网络跟帖到媒体,“YYDS”(永远的神)成了标配。还有“666”与“绝绝子”之类,尽管它们并不代表潮流,只代表单调的表达方式。

这样的表达毫无技术含量,更缺乏文字趣味,却成为许多人唯一的选择,是不是印证了我们语言能力的匮乏呢?“不好好说话”,可以被视为网络时代的一种特色,但“无趣地说话”,不应该标配。

当然,这也并非中国网络独有现象,全世界年轻人都喜欢用缩语。这跟网络传播的特性有关,人们需要更快速地表达,也就会寻找更简单的方式。《速度社会学》一书中说,速度与加速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这种特征投射到社会交往中,典型表现就是语言的固定化、简洁化。同时,网络的海量信息也让人们越来越难接受长信息和深阅读,“越来越懒”。

前些年,人们担心上网打字会让人提笔忘字,今天,人们担心的底线更低——你是否还拥有正常的汉语表达能力?

语言本身是丰富的,每个人都可以寻求独特美好的表达方式。如果都打着同样的“YYDS”,还有什么个性可言呢?

有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表现是基本不会说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这种语言匮乏,最终也会转变为思维的匮乏。

如今在各种新闻之下,总能见到“我站某某”、“粉转黑”、“路转黑”和“抱紧我家某某”之类的说法。它将网络变成了一个纯粹体现立场的地方,说着这些话的人,似乎失去了自我独立性,并且会因为“站队”而对不同观点与思维充满了排斥。

所以,当他们见到自己不喜欢的文章时,就会来一句“取关”,或者直接诛心地问“说吧,收了多少钱?”至于“吃瓜”和“带节奏”之类的词,更是让公共讨论被彻底污染。

还有“渣”这种定义,将原本复杂的人性简单化,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感情状态固化为“渣”或“不渣”,使得许多人失去了对人类情感的正常理解能力。

正如有人所说,选择语言,就是在选择思维。很多人选择了同质化语言,就放弃了思考和接纳不同声音的能力。毕竟,如果一个词可以指代一切,那恰恰说明它什么也指代不了。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