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名校访谈②|北京小学校长:坚持寄宿教育,按四季开课

澎湃新闻记者 吴玉蓉 发自北京
2016-02-03 14:27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北京小学举行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学生表演守交规节目。 东方IC 图

红柱,绿檐,灰瓦,冬日的北京小学滴水亭依然色彩鲜明。校园里的樱桃、碧桃、柿子树,光秃秃的枝桠伸向碧蓝的空中,简单的线条构成一幅水墨中国画。2月1日下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这所首都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小学——历经67年风雨、建国初期由北京市委亲自组建的规模最大的公立寄宿制学校。

北京小学坐落在北京西城区槐柏树街,假期中校园宁静安然。但学校要处理的事仍多,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仍在值班。

李明新长期从事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如何让孩子身心更加健康地成长。在他看来,目前很多家长都有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有的在拼命进行人为超前教育,而这并不符合孩子成长教育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是“五养”:慢养、顺养、牧养、素养、调养,不要人为过度施肥、揠苗助长,要尊重个性,重视非智力因素,扬长补短。

2月1日,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接受澎湃新闻采访。

【对话李明新】

性格内向脆弱,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不适合寄宿

澎湃新闻:北京小学从建立之初就实行寄宿制,中间几经改变,近两年绝大多数学校都取消了寄宿,而北京小学依然保留着寄宿。是否确有现实需求?

李明新:北京小学有着60多年的历史和经验。寄宿作为北京小学的特色,是对学校历史和成功经验的挖掘、继承和发展。

寄宿教育并不适合每个孩子,但确实既能满足一部分家庭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一部分孩子通过寄宿教育来弥补“独生子女”教育可能出现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在实现义务教育中的走读、就近入学形式之外,留出一定的空间继续寄宿教育探索,也是教育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美国、英国的小学也有寄宿教育,大多是贵族学校。北京小学实行寄宿教育几十年,重视对孩子国民素质的培养,对孩子生活自主习惯的塑造,运作比较成熟。从过去的经验看,从北京小学毕业的孩子,自主学习、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组织能力都很强。

不过,孩子到了初中,是否还寄宿要慎重考虑。小学时孩子相对单纯。

澎湃新闻: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寄宿,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寄宿?面对不适合寄宿的孩子,学校会怎么做?

李明新:孩子脱离了家长,不再是一对一。所以寄宿教育适合内心阳光、性格开朗、既独立性强、又很合群愿意沟通的孩子。他们离开父母在学校,要尽可能在交往中把喜怒哀乐适当表达出来,与人沟通,学会自主调节平衡。而性格偏内向脆弱的孩子不适合寄宿。

从日常行为看,有一定良好习惯的孩子适合寄宿。而自控能力较差,尤其是自我中心太强的孩子不适合寄宿。身心有严重疾病的孩子尤其不适合寄宿,比如容易生病、多动症、精神障碍、抑郁症等,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更多的呵护。对于不适合寄宿的孩子,学校会通过谈话与家长沟通,劝孩子回片内入学。

澎湃新闻:北京小学如何让寄宿的孩子热爱学校生活?

李明新:寄宿学校必然要考量,一切问题是不是站在儿童立场。学校所有的管理行为、管理机制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所有的教育者,包括老师、家长、每一个走进学校的人,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友好关系,从而促进儿童在这个空间更好地成长。

北京一直在努力探讨儿童发展的教育,坚守基础教育本真和“五养”教育理念。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国民素质教育

澎湃新闻:你说的基础教育本真指的是什么?

李明新: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和人生发展的基础性。基础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国民素质教育,是人生奠基的教育。对于儿童来讲,就是身心的和谐发展,是知识、道德、能力的全面发展。

如果偏离了基础教育本真,可能就不适合儿童发展,或者只适合少部分孩子发展,只适合精英发展。

澎湃新闻:在这种主张之下,基础教育应该如何去做?

李明新:我们提出了“五养”理念,即儿童的成长要慢养、顺养、牧养、素养、调养。

慢养,是回到儿童成长的生命观。慢养是针对今天的“过快”,而强调不能任意改变儿童成长的速度。揠苗助长,过度施肥,则是急功近利。

顺养,是顺其天性,尊重儿童个性,挖掘生命潜能。学校生活要让不同个性潜质的孩子得到发展。

牧养,是儿童主体观。放牧先寻找肥美的草地,然后把牛羊赶过去,尽情、自由自在地吃。教育者——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社会,就应该给儿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自然、科技、社会、人文资源,让他们自主获取知识。

与牧养相对的是“圈养”,即圈定一个范围,布置各种任务,掐着孩子的脖子灌输,提出无穷无尽的要求。

素养是指回到儿童的成长特点,强调积淀。儿童身上所有的素质,一点一滴都从日常生活中来。包括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每一次与同学的交往,每一次挫折,都会塑造孩子的性格、价值观、道德情感、行为习惯。教育不是搞突击、速成,人的素质只能点点滴滴积累而成,沉淀于血肉、精神之中。

调养,回到儿童成长的和谐性。基础教育不能只强调智力因素而忽略非智力因素,只强调知识而忽视情感,只强调身体而忽视了心理。只注重一方面可能失衡。

儿童成长,既需要扬长也需要补短。有的教育走极端,要么一味扬长,赏识、夸奖,孩子受不了一点挫折;要么天天挑孩子毛病,导致孩子丧失自信。调养是一种智慧。

北京小学的教育,各班级管理、教学设置,都以“五养”为宗。

按春夏秋冬来设置课程

澎湃新闻:学校在实施“五养”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

李明新:北京小学按季节来定学期,四季课程,简称“二一二一课程”。两个月的学科课程,加一周的科学实践课程。学校按春夏秋冬来设置。每个年级设置相应的主题。

具体而言,9月1日开学,九月十月上学科课程,然后进行一周的秋季实践课程。接下来再上两个月的课,到了一月,又进行一周的冬季实践课程。秋天的课程是科技创意课程,冬天的课程是传统文化。

秋季秋高气爽,头脑清醒,适合思考动手;冬天以迎接春节为主;春天是律动实践课程,让孩子动起来;夏天是读书实践课程,炎热的夏天,可以在图书馆好好读书,也可以回到社区,参与社会实践,读社会这本书。

北京小学把儿童生命成长和北京鲜明的四季变换整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一周实践课深受学生欢迎,孩子们非常投入,做得非常充分。

重塑学校中人与人的关系

澎湃新闻:在寄宿制学校中人与人关系如何?

李明新:在近十多年以来,中小学人与人的关系是被破坏的,北京小学致力于重塑关系。寄宿制学校必须爱生如子。所有走进北京小学大门的人,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是孩子的长者。老师尊重孩子,孩子也要学会感恩,在学校24小时,老师、阿姨、工友、家长,都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同学之间相互珍爱友情,他们在学校一起住了六年,很多孩子在分手之时抱头痛哭、难舍难分。

北京小学有许多经典会。如12岁的生日会。孩子们在生日会感恩父母与学校,感恩所有帮助过他的人。北京小学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要集体过生日,当月过生日的戴上生日帽,寒暑假生日的提前,全校孩子们一起吃长寿面,一千多师生为这个月出生的孩子唱生日祝福歌。

此情此景,我每一次都被深深震撼,孩子们从不厌倦,拍着手,唱着歌,激动不已。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样的生日方式。

除了强调爱生如子,我们还强调廉洁从教。北京小学老师不能收取家长任何馈赠,一针一线都不行。家长心里不累,不用在任何节日去思考给老师送什么。

还有一个学长制,师哥师姐要关爱弟弟妹妹。上学的第一天,大哥哥大姐姐领着刚入学的弟弟妹妹,到国旗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戴校徽,送一句鼓励的话。一年级升二年级时,入队教育也是大哥哥大姐姐帮助完成的。学长制意在重塑一种生生关系。

理解但不赞成快乐教育的说法

澎湃新闻:大家常说北京小学就是快乐教育。你认可这个说法吗?

李明新:我理解但不赞成这个说法,北京小学是素质教育。学校强调孩子成长的幸福感和快乐,即孩子用自己的努力获得良好的发展从而获得快乐和幸福,这种过程包含必要的坚持与刻苦。如果一个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摔了跟头,怎么面对呢?靠的是整体素质。

北京小学强调素质教育,全方位的教育。北京小学的学霸绝不是只会学知识的,他们后劲很足,进入初中之后往往还是学霸。北京小学并不强调追分,而是强调把孩子的素质培养好,孩子有后劲。

当然,家长说是快乐教育,这事实上是对我们教育的称赞,孩子们没有受到灵魂的折磨,没有成为知识的奴隶。北京小学眼中有知识,更有素质;有书本,更有儿童。坚决反对目中无“人”式的教育方式。

补课成为集体行为时,就是一种病态

澎湃新闻:用中高考的评价制度改革倒逼中小学教育实践,这会从整体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吗?

李明新:会改变其速度,但它不会解决所有问题。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教育系统内部的努力只能解决部分。

与此紧密相连的是社会的用人机制,人才观,社会的福利保障系统等,都需进行协同改革,把整个社会尤其是家长的观念转变过来。

毕竟家长还有一个想法,将来的就业岗位还是有限的,将来的社会福利保障还不完全健全,甚至家长认为只有考上重点大学,有一份很体面的工作,才算是获得成功。这样的观念,就会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孩子在校内的负担是减下来了,但校外各种培训班火起来了。

澎湃新闻:孩子上课外班很常见。您不赞同上这种课外班吗?

李明新:补课,本是很正常的教育行为,但需要补也补,不需要补也补,补课成为集体行为时,就是一种病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