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访孙俪:成为演员,纯属意外
孙俪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明星。
除了有作品播映时她会通过接受采访、配合宣传的形式出现在公共视野,其他时候,人们想要了解她,都得通过微博冲浪。在微博上,她是邓超的妻子,等等和小花的母亲,以及一个很会养生的朋友。
检索孙俪的微博,日常分享最多的是节气养生:今日秋分,每晚以温水认真泡脚,润燥是重点……;今日白露,每晚以温水认真泡脚,祛湿是重点……;今日谷雨,每晚以温水认真泡脚,温暖身体,引火归元……
每到节气变换,她都会发上这样一段文字,短短二十字,酷似家族群里某位热心亲戚。
面对名利场,大多数人争先恐后向里挤,孙俪却退进了生活的桃源里。这和她近期饰演的苏筱很像。后者也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女性,身边人都在“关系表”里钻营,苏筱却一心一意构建自己的“理想之城”。
但正如英国诗人John Donne在诗里写的那样: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不可能永远呆在“理想之城”当中,即使不主动踏出,各种来自现实的种种变化,也会找到你。
率先找到苏筱的,是主管的出卖、男朋友的背弃、情敌的算计、行业的封杀……而找到孙俪的,则是一次出演甄嬛的机会,或者说,这是一个事业更上层楼的机会。
孙俪没有搞砸。她在剧中细腻的表演,令人称道。一直到今天,《甄嬛传》已经播出10年,针对她个人表演的解构片段,依然是视频平台上的热门。
如果说,生活的积淀,是孙俪在更大机会来临时,能够紧紧把握的砝码;那躲进“理想之城”中,心无旁骛锤炼专业,就是苏筱应对麻烦最好的帮手。
只不过,凭借一腔理想主义扫平障碍,那是成人世界的童话,真正的现实主义,或许正像《理想之城》中夏明所说的那样:“非要去尘土里滚身泥才行”。
苏筱真正开始蜕变,也正是在摆脱了“局中人”的身份,进入瀛海集团,俯瞰整个棋局的时候。
采访完孙俪,我们意识到,她之所以在表演的路上越走越远,也不仅仅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在生活的琐碎中,有思考的余地,并尝试着去提炼那部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东西。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逐渐认清,生活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我从来都没想过要去做演员。
直到现在,我初中的同学还会觉得奇怪,孙俪怎么会去做演员了呢?在他们心里,我应该成为一名舞者,其实不只他们,曾经我自己也一度这么认为。
从小我就学跳舞,也喜欢跳舞,这种喜欢是刻在骨子里的。走进排舞厅,面对着把杆、镜子和地板,我就觉得,这个地方是属于我的。
之前在《幸福像花儿一样》里,我演的是一个部队文工团的女兵,她也是一位舞蹈演员,有很多戏份是在翩翩起舞,对于我来说就是非常自然的流露。
《幸福像花儿一样》剧照
但喜欢归喜欢,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舞者很难,非常难。
十几岁的时候,我去报考舞蹈学校,两次都没有考进。当时不知道怎么去排解负面情绪,第一次觉得,原来失败接受起来那么困难。
其实舞者的职业生涯是很短暂的,能大放异彩的时刻,真的就那几年,之后舞台会越来越少,跳舞这件事儿就更难坚持下去。
直到我从部队文工团退伍。虽然身边的朋友家人不愿意去打击我,但我自己心里很清楚,舞蹈不会再成为我一辈子的事业了。
哪怕后来去做了演员,这份焦虑也没有在一开始就得到缓解。
刚入行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可能到了40岁就不想演了。当时我觉得40岁会是一个很难想像的年龄,后来当你慢慢、慢慢,发现了自己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推着你,让你逐渐认清了,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顿。
那个时候自己也就坦然接受了。现在偶尔听“满满的少女感”这种词,我浑身会起鸡皮疙瘩,因为我知道,它已经不属于我了。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谁也逃不过岁月带来的痕迹,但我对演戏的感受也变得不一样了,时间也让我的内心更丰富了,让我觉得自己有更多东西可以去表达。
如今,再过两个月我就40岁了,但我还在演,也感觉自己能继续演下去。
我和苏筱有一点像,就是那股执着劲儿
其实时间的流逝还有一个好处,它会带着我去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各种各样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像健身、瑜伽、画画、书法……这些传统、自然的东西,它们就能够帮助我,让我安静下来,更快地看清自己的内心,更了解自己。包括拍戏这件事。
孙俪在练字
拍什么样的戏?这是我会和团队一起讨论、摸索的。曾经我接过自己不那么喜欢的戏,过程中试图说服自己:也许是我没看到剧本的精髓,也许进组了就好了,也许慢慢体验角色就好了……
但进组之后我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全身心投入那个戏。
以致于我在之后的几个月,状态一直非常差。包括内心会非常焦虑,焦虑到脸上油脂分泌过剩、长痘,甚至没有食欲不想吃饭,更严重的时候,甚至连觉都不想睡。
当时我意识到,如果以后一直这样的话,会消磨掉很多我对演戏的热爱。所以从那一刻起,我就告诉自己,以后一定不接自己不喜欢的戏。
我这个人有一个优点,就是一直往前看。做出选择之后,就要坚持到底,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也愿意去买单,至少过程我是享受的。
就好像苏筱,在剧里面她做每项工作都非常投入,面对未卜的前途,哪怕加班加点几天几夜不睡觉,明知道可能只是陪跑的项目,也要把标书做好。
这种坚持,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理想的执着。
细数我过往的很多戏,当中的很多女性角色身上,都有这一点。就比如《幸福像花儿一样》中杜鹃对舞蹈的执着,《小姨多鹤》中多鹤对报恩的执着,《甄嬛传》中甄嬛对真爱的执着……
大家总说我选戏,其实我想说更多时候真的是戏在选我、角色在选我。出演某一个角色就好像交朋友一样,每次都要感谢她选择了我,我们相互都接受,才会呈现出一个好看的人物形象、好看的故事。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可以骄傲地说,直到现在我们在接戏上,都没有判断失误过。也恰恰是这一次又一次正确的判断,帮我一点点建立起自己在演戏这件事上的信心。
孩子让我不惧任何变化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也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喜欢通过偶尔放纵的暴饮暴食、运动的方式,把坏情绪发泄出来。
偶尔也会选择自己独处。每当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问我说:妈妈你怎么了?我往往会选择诚实地向他们坦白我的处境,告诉他们,妈妈心情不好,需要自己呆会儿。听到这儿,他们就会走开。
等等和小花
我希望他们将来遇到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刻,也用这种方式去处理,而不是选择对着别人发泄。因为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他们会模仿我们的一举一动。在很多事情上,我们可以给到他们一些示范。
反过来,孩子也是父母的一位老师。我们也可以在和他们相互的过程中,被教会很多事情。
大家都知道天秤座很愿意做计划,计划一被打破,往往会非常的焦虑。但是有了孩子之后。经常计划赶不上变化。比如说,孩子在墙上画画这件事儿。
我和邓超买回来一堆颜料给孩子们,想象着他们天马行空的创作,画特别美的画,红的是红的、蓝的是蓝的、黄的是黄的,最后呈现出一堆艺术品。
孙俪家里的画
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往往会把所有的颜料都堆在一起,变成一堆不知道颜色的颜色,地上、墙上、衣服上,都是这种颜色。
我想象自己穿着高跟鞋、喝着下午茶,整个人很精致的享受着亲子时光。但他们把这种颜色的颜料扔我一身,什么形象都没有了……
时间久了,我逐渐察觉到,自己的接受度、容忍度都变得更高了。我甚至可以说,现在的我不惧怕任何变化,随时都做好了应对突发变化的情况。
我常说,这就好像人有一个天平,孩子在这边,年龄在这边,他正好帮你托住,即便岁月来了,你没有任何恐惧也不会害怕。
生孩子一直是我的一个人生设想。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和我闺蜜讨论过,就是之后要生两个孩子,一个属兔一个属马。
做了演员之后,常常会听到周围有人说,你一个做演员的,你就不能结婚,也不能生孩子。就好像,生了孩子你的事业就停了,不能再往前了。
但我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真的特别特别想要一个小孩。为此,当时我甚至做好了准备,大不了就不做演员,我觉得我可以接受这样的结果。
虽然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决定跟结果,多少有几分运气在。但要小孩这件事,无论什么时候看,却都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爱”是有很多人在乎,不觉得孤立无援
我非常满足我现在的生活。如果不工作就和家人一起过周末,每天晚上我们四个人在一起吃饭,睡前互相道晚安。
到了节假日,我们就提前安排,不管是旅游、聚餐,还是出去玩。我和邓超我们的通告,除了工作通告,有非常多都是生活通告、家庭通告。
孙俪一家在海边
看着小孩在草地上、阳光里、蓝天白云下奔跑,绽放着笑容,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有时候,对很多新鲜事物,我们接受起来慢半拍,等等和小花就会加快我们理解新鲜事物的步伐。比如学英语这件事,等等就经常督促我,有的时候我不懂的,都会问他,他不懂的也会来问我。我们就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疫情期间,我们四个一直在一起。小孩在家里上网课,我又把书法拎了起来,爸爸在边上看他的电影书,大家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那段时间,孩子们也都习惯了四个人在一起的日常生活。
所以后来爸爸要出差,等等和小花就在黑板上写得很多话,显得特别痛苦。等等会写:爸爸你不在我就失去了一切;妹妹就说:爸爸我太爱太爱你。
不只邓超,包括我。现在任何时候,哪怕是在打坐,想到有很多人在乎着我,都会觉得特别温暖。
之前有一天,妹妹画了一个特别好看的画,我就用它做了微信头像。然后等等看到,就不干了。他也不说什么,就立马画了一个,然后用特别霸气的口气说:换了,我画给你。
我开始都没在意,但他就在旁边盯着我换,我不得不说:好好好,换了。然后我再把妹妹的画,换成我的微信背景墙。
我以前常常会想,爱是什么?在心里打一个打问号。那个时候我觉得,爱是很虚的一个词。但现在我会说,这可能就是爱。
孙俪
爱就是你的底座,是你从学校走向社会时候的动力。就像《理想之城》里苏筱和红玫,苏筱的父母给孩子认可和鼓励,是她奋斗路上的坚强后盾;红玫的父母对孩子压榨和索取,成为她职场上唯唯诺诺的根源。
所以有了孩子那一刻,我也会做很多事情,让孩子们知道自己背后是有父母、有依靠的。
这种感觉,其实既是父母给孩子的爱,也是孩子给父母的爱,让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不会觉得自己是孤立无援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