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算法推荐被套“紧箍咒”,不止是热搜、推送,还有大数据杀熟

2021-08-30 14: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如今,在互联网领域,算法推荐服务广泛应用在各类App及场景中,与此同时,利用算法控制热搜、流量造假等乱象层出不穷。

8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对上述乱象进一步规范。

征求意见稿明确,所谓的算法推荐技术是指应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内容。

征求意见稿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优化规则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公示算法推荐原理,设置关闭算法推荐选项。 算法推荐服务者的定期审核义务,建立识别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征库。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拒绝并改变平台的推荐算法,自己决定自己看到的内容,同时从技术上打击“大数据杀熟”行为。

对此,《中国商报》记者祖爽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重拳出击下,内容分发平台所推崇的算法推荐结出的恶果,将要被清零。

通过算法来进行所谓兴趣推荐的行为一直被各种内容分发平台所热衷,而其所造成的用户进入信息茧房和被各种针对算法来设计的无营养甚至不良内容所包围的问题,也已经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

根据征求意见稿,管理规定将适用于在境内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公司。

这也意味着,以内容推荐算法为核心竞争力的短视频平台、UGC(用户生产内容)平台、推荐内容或是广告的电商和社交平台等主流互联网公司和平台的算法推荐技术都包含在此。

换言之,包括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社交媒体平台(知乎、微博)、外卖平台(饿了么、美团外卖)以及电商平台(天猫、京东)等,都在此规定的覆盖范围内。

算法推荐已经产生恶果,其使得整个内容池里,出现了优质内容被雪藏,一些三俗内容、商业内容或不良信息被广泛的呈现在各类受众面前,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也让一些有心人用针对算法进行内容优化或花钱来获得排名的行为,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对于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造成了负面影响,且不断加剧。

据了解,现在市场上多采用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依据用户先前所留下的行为记录,通过大数据进行拟合,从而实现推送用户感兴趣的相关内容。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大体分为两类,分别是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user-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和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算法(item-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根据这种算法,平台方利用用户在阅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偏好,重复为用户推荐迎合其阅读习惯的内容,正是这一隐性又独特的内容分发模式使得用户渐渐沉迷,例如在刷短视频中“嗑瓜子效应”,常常一刷就是一个晚上,根本停不下来。

此刻进行监管和明确要求,说明了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的一种决心和力度。

关于相关处罚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拟对违反本规定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等处罚。

各种内容分发平台的推荐机制,都将受到影响,不止是新浪的热搜,而是整个互联网服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