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阿富汗女导游:我是第一个职业女导游,但不想成为最后一个

2021-08-30 07: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阿富汗女导游:我是第一个职业女导游,但不想成为最后一个 原创 李玮琳 液态青年

作者|李玮琳、编辑|李晓萌

遭到当地人唾弃后,她没有放弃,还立志成为一名记者。

23岁的法蒂玛是阿富汗第一位女导游。

成为导游的过程充满了惊喜和谩骂。不受父权社会约束的法蒂玛,没有像姐姐们早在13岁就结婚生子,而是在国际红十字会的资助下学习英语。出于好奇,法蒂玛注册了Facebook账号,偶然认识了生命中的“贵人”,获得了一家国际旅行社的青睐,受邀成为阿富汗当地的导游。

但当她第一次和父母说要做导游时,得到的回复是,“你在给自己挖一座通向地狱的坟。”

不顾家庭反对的法蒂玛在带着游客在当地游览时,更是遭来了当地人的唾弃。法蒂玛没有受挫,她用当导游赚来的收入支付自己的大学费用,她的专业是新闻,她立志要成为一名记者,为推动阿富汗的女性平权而奋斗。

阿富汗赫拉特 图片:AFP

01

一个普通的女孩子

与世界上的很多女孩子一样,法蒂玛喜欢拍照,也喜欢自拍。但在她的Facebookle页面上,自拍的照片并不多,更多的是关于阿富汗的历史介绍以及她做的教育活动等等。除此之外,她也玩TikTok。

就读赫拉特大学新闻专业的法蒂玛,今年是一名大二的在校生。除了专业课程之外,她的课外生活非常忙碌。“我真的很忙,我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我必须合理安排时间。”法蒂玛告诉液态青年,“我在Untamed Borders探险旅游公司工作。他们把游客送来,可能一个月三次,有的时候四次,一般是停留两天左右。我要陪着他们游览城市的景点,游客越多,我就越忙。”

很多时候,为了带游客,法蒂玛会落下很多功课。“老师和同学们很支持我,他们都会帮我补习功课。”法蒂玛骄傲地说。

此外,她还帮助自己的侄子侄女们辅导功课,让原本没有办法接受教育的孩子们成功进入公立学校学习,并支付他们一些学费和生活用品的费用。

“教育不仅仅是为我准备的,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法蒂玛告诉液态青年。

但是法蒂玛接受教育的路程十分坎坷。

2009年,由于塔利班的袭击,法蒂玛一家搬到了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家里非常保守,姐姐们都在13岁左右嫁人了,法蒂玛似乎也只有这一个出路。

但是她并不想。

“人被创造出来,背后的秘密是什么?”法蒂玛对液态青年说,“我们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出生、吃饭、结婚和死亡吗,还是为了做其他的事情?”

她看到同龄的孩子们穿着漂亮的校服从家门口经过去上学,会十分难过。“那时候我大概10岁,那些孩子和我的年龄差不多。当我走出家门,走在街上看着他们的时候,我哭了。我想如果他们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能?”

在赫拉特,女孩得到教育的机会非常少。国际红十字会的到来,给女孩们带来了希望,每个家庭只要把女孩们送进红十字会合作的学校学习,就可以换来食物援助。法蒂玛把这些告诉家人,然后去央求他们的同意。

后来,在一个帮助难民免费学习英语的组织中,法蒂玛找到了另一个属于她的世界。经过3年的努力和坚持,她成为了一名英语助教,每月可以获得50美元的收入。当助教的收入,使得法蒂玛能够养家糊口,还攒出了学费。

“我的父亲还有一台收音机,我能收到来自BBC广播和其他电台的信号,可以听到记者们谈论事情。”

法蒂玛开始对新闻产生兴趣,但是她拿不出学习新闻的学费。一个偶然的机会,再次改变了她的人生。

法蒂玛 图片:Untamed Borders

02

脸书上的意外收获

法蒂玛偶然间注册了一个Facebook(脸书)账号。

由于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她开始加入一些和历史有关的群组,并找到了许多同伴。在她看来,有些人认识的阿富汗是一个充满战争和冲突的地方,这种认识是充满偏见的。于是,她开始定期写一些帖子,给外国人讲解大家并不真正了解的阿富汗。

在法蒂玛居住的赫拉特,西边与伊朗交界,北边与土库曼斯坦交界,是中亚与西南亚、南亚交流的重要枢纽。赫拉特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前5世纪以来,就有人居住在赫拉特。公元11世纪到12世纪期间,赫拉特发展成为中西亚的金属品制造业的中心,尤以镶金银的铜器闻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由此,赫拉特吸引了全世界各地历史爱好者的注意力。

法蒂玛开始在脸书上发帖子。

网友给了她许多评论和回复。2020年,名叫“维克多”和“康斯坦丁”的网友说他们要去阿富汗旅行,问法蒂玛是否有兴趣带他在赫拉特逛逛。

法蒂玛答应了。他们去了赫拉特城堡(Herat Citadel)、阿富汗的国家博物馆和一家传统的茶馆。

此后,康斯坦丁和维克多把法蒂玛推荐给了别人,通过这样的口碑和关系,她带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最终,她引起了一家名为“Untamed Borders“(未驯服的边界)的旅行社的注意,因为维克多是这家旅行社的一个熟人。顾名思义,这个旅行社专门帮助游客前往不常见的目的地。

2020年末,法蒂玛拿到了旅行社的邀约,她正式成为阿富汗首位女性职业导游。他们通过WhatsApp、电话和电子邮件,来进行日常的交流。

法蒂玛很喜欢导游这份工作。"我遇到过来自牙买加、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的人,但没遇到过中国游客。我希望将来能有中国游客。"法蒂玛说,“我的眼睛有点像中国人。这也是我喜欢中国的原因。”

法蒂玛的朋友哈米德(Hamed)来自阿富汗南部的加兹尼,三周前和法蒂玛一起到赫拉特参观。他对液态青年说,之所以此前阿富汗没有女导游,是“因为阿富汗是一个贫穷和不安全的国家,教育水平不是很好,只有少数人识字。”在他眼中,法蒂玛是“十分努力”的。

康斯坦丁则对液态青年说,“我很高兴,我们以良好的方式影响了法蒂玛的职业方向,我们在这个方向上成为了她的教父,她十分独立。”

法蒂玛 图片:Untamed Borders

03

成为记者、反抗父权

法蒂玛从事导游工作这件事,在她的传统家庭中引起了一些摩擦。父亲比较保守,强烈反对她做这份工作。

但她始终强调,自己是独立的。她对父亲说:“如果我的兄弟姐妹们不满意他们的生活,那都是因为你。但如果我现在过得不好,我会怪我自己,跟你无关。”

法蒂玛说,她生活中的许多人,包括自己的一些家庭成员,都告诉她,女性出来工作太危险了,特别是如果这意味着要与男性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在她第一天带领游客穿过当地市场时,“孩子们看到我,一个女人,和男人走在一起,还不是阿富汗当地的男人,就向我扔石头。”法蒂玛告诉液态青年,还有人大声辱骂她。

“阿富汗是一个非常保守的社会,在传统上,和陌生人说话的工作都不适合女性。这里有一些男导游,比如城市里的文化导游和山里的徒步导游。”Untamed Borders的创始人詹姆斯·威尔科克斯(James Willcox)对液态青年表示,“成为一名导游需要语言技能,而很多阿富汗女性,由于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具备这些技能。”

根据联合国妇女署的信息,“大约64%的阿富汗人认为,女人应该被允许外出工作。但是,这些女性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包括限制、骚扰、歧视和暴力。还包括一些实际的障碍,比如缺乏工作经验、就业技能和教育经历。”

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法蒂玛上班时衣着朴素,从不和一群人在深夜外出。

在全球,阿富汗是对女性最不友好的国家之一。家庭暴力和殴打女性在这个国家普遍存在。联合国和世界组织常年发表呼吁提升阿富汗女性地位的报告。2015年,一名女性因为传言在首都喀布尔街头焚烧了古兰经,被千人之众围杀焚尸,女记者、女法官也曾横尸街头。

法蒂玛生活的赫拉特,是阿富汗女性遭受暴力最高的地区之一。

因此,她想成为一名记者,报道阿富汗的妇女现状,推动女性平权运动。

她的这个梦想,也离不开一位童年伙伴的影响。“我的童年伙伴萨拉,一直想要成为一名记者,但她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家庭主妇、两个孩子的妈妈。”法蒂玛说,“我觉得非常遗憾。教育基础设施的缺乏、父权思想、贫困、文盲率高等问题,给阿富汗的女孩和女性带来了很多挑战。”

法蒂玛说,当她决定做记者的时候,一位亲戚对她说:"千万不要想着做记者,因为这会给我们家带来耻辱"。法蒂玛认为,虽然那个亲戚也是女人,但她还是内化了(internalized)重男轻女的思想。“要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写文章、写报道、写故事来提高认识。”

法蒂玛想要通过自己的报道去推动改变,“虽然‘旧的’会抵制改变,但‘新事物’终将占上风。”

她希望能获得奖学金,到美国的大学,或者欧洲的大学学习,然后当一名更专业的记者。

对法蒂玛而言,雇主和旅客的支持是她工作的动力。法蒂玛现在还没有男朋友,她说,“我只是答应自己要自力更生,到时候如果我遇到了对的人,我会结婚。”

“有时候,我也梦想着过一段不同角色的生活,让别人来给我当导游。”法蒂玛告诉液态青年。她十分热爱历史和文化,首选的旅游目的地是中国西藏。

她还想开办一所培训导游的学校。她说,这个学校对男孩和女孩都开放,但是“女士优先”,因为毕竟提供给女性的工作机会还是比较少的。

“我是在阿富汗给人们当导游的第一位女性,而我不想成为最后一个。”法蒂玛说。

(原标题:《我们和成为“阿富汗第一个职业女导游”的女孩聊了聊》 ,本文记述、发表于2021年3月)

原标题:《阿富汗女导游:我是第一个职业女导游,但不想成为最后一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