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严寒“冻伤”上海大量水管,委员建议共享大数据应对极端天气

澎湃新闻记者 李继成
2016-01-27 10:4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2016年1月26日,上海宝山一小区,居民的身影倒影在融冰的湖面。 澎湃新闻记者 贾亚男 图

30多年来创纪录低温“冻伤”了上海一大片自来水管,让市民感到很无奈。1月26日,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对天气变化尤其是极端低温、降水等天气,应通过大数据的共享和分析让措施更全面。

建立大数据共享机制让预警更有针对性

陈振林介绍,经过努力,目前上海在天气变化时的预警预报时效性已有提高,比如去年强对流预警时效达到144.3分钟,近日的低温寒潮一周前也做出了预报,但如何使预警信息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地提出应对事项,以尽可能减少对城市运行、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仍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努力。

“此次极端低温来临前,气象部门对注意事项也做了提醒,可是上海的水管保温措施一般是按照零下三、四度的标准来实施,而这次极端低温到了零下七、八度,对这一情况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事先也并不了解。”

陈振林认为,应对天气变化需要建立大数据共享机制,与交通、水务、医疗卫生、教育等更多部门、行业联动,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得更全面,更准确地告诉人们具体的应对措施,或在某些方面给予重点提醒,做到早预判早落实。

同时,对于近年来的气候变化,陈振林表示,还需要从城市规划层面早做准备。“在城市洪涝灾害的预防上,可以借鉴伦敦等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经验,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出台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未来海平面上升的政策文件和技术导则,明确防洪除涝等重大基础设施灾害防御设计参数的气候变化增量标准,尽量早预防。”

冰雪过后又是连续6个阴雨天

在3天寒潮过后,1月26日上海气温有所上升,阳光融化了盘踞多日的霜冻,上午9时16分,上海中心气象台解除了霜冻橙色预警,为寒潮天气画上句号。当天,市区徐家汇最高气温为7℃,最低气温为-3.1℃。

但寒潮刚走,温暖的太阳还没捂热,阴雨天又至。从1月27日开始,上海又将开启阴雨模式,将“缠缠绵绵”持续至下周一。其中周四前后降水较明显。气温方面,周四至周日气温先升后降,最高气温在7℃~10℃,最低气温在4℃~7℃。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