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物故事 | “乐士文”号飞机的故事

北京宋庆龄故居馆藏的众多老照片中,有一张宋庆龄与孙中山在一架飞机前的合影十分珍贵。这架飞机两侧分别标有“Rosamonde”“乐士文”和“1”的字样。照片上方还用娟秀的英文写着:“This is the first airplane built in China. Designed May 1923. Flown July 1923 .The ‘Rosamonde’(named in houor of Mrs Sun yat-sen)”。当人们看到这张照片时,总不禁要问:这架飞机什么时候制造的?为什么要以宋庆龄的英文名字命名?
二十世纪初,飞机刚刚问世几年,还没有实际应用,而孙中山就以一个革命家的敏锐眼光,认识到飞机会在未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开始倡导航空救国,鼓励海外华侨青年学习航空技术,支持侨胞们兴办航空实业。1912年8月25日,被称为中国飞行第一人的冯如,为宣传孙中山航空救国的思想,亲自驾驶自行制造的飞机在广州燕塘机场作飞行表演,但不幸在飞机降落时遇难,年仅29岁。1915年秋,孙中山讨袁失败后东渡日本,与华侨周彦时、夏重民等人在日本滋贺县八日市创办中华革命党飞行学校,吸引当时在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的华侨及留学生100多人踊跃报名,为航空救国奋发努力。
1917年,继冯如之后,年轻航空专家美洲华侨杨仙逸回国,被孙中山委以重任,筹建空军。1919年,杨仙逸在福建漳州成立中国第一个空军飞行队并任总指挥。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大元帅府,任命杨仙逸为航空局局长。同年2月,杨仙逸在广州大沙头创办广东飞机制造厂,开始制造飞机。
中国首个飞机制造厂大沙头厂建厂时条件非常简陋,杨仙逸带领工人和技师们硬是造出了这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它属轻型侦察机型,时速120公里每小时。飞机于1923年7月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飞。孙中山提议将这架中国自行制造的飞机以夫人宋庆龄的英文名字Rosamonde命名,即“乐士文-1”号。

1923年8月9日,该架飞机举行试飞典礼,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参加了这一仪式。飞机试飞表演后,宋庆龄登上“乐士文-1号”,高兴地在飞机上留影。之后,“乐士文-1号”参加了惠州之战。1923年10月,飞机制造厂失火,包括“乐士文-1号”在内的4架飞机在火灾中烧毁殆尽。为了永远地纪念,在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洞库展厅内,复制并展出一架1:1比例的“乐士文-1号”飞机,默默地向观众述说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创业故事。
供稿: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
编辑:宋扬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长按二维码扫描
关注我们:,。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文物故事 | “乐士文”号飞机的故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美股持续暴跌,纳指跌入熊市
- 贸发会议警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
- 反腐深入舞蹈领域:三人同日落马

- 上海口岸一季度出入境超1015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7%
- 英意澳领导人达成一致: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 被誉为“活化石”的中国特有树种是
- 被誉为地球之肺,位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雨林是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