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极端高温对健康影响加剧,死亡和疾病人数不断增加
原创 柳叶刀 柳叶刀TheLancet
《柳叶刀》(The Lancet)近日发表“高温与健康专辑(Series on Heat and Health)”。作者建议,应立即采取全球协调行动,以减缓气候变化并增强对极端高温的抵御能力,从而限制气温进一步升高,避免全球范围内的永久性和严重的极端高温,保护最脆弱的人群并挽救生命。有效且环境可持续的降温措施可以避免对健康造成最严重的影响。通过减缓气候变化和减少暴露于极端高温的情况,许多与高温有关的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极端高温对健康的影响正在加剧,死亡人数正在不断增加,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这些影响预计会持续恶化。
减缓气候变化对于防止气温进一步升高是必要的。
即使现有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都得以实施,全球气温仍将继续升高,迫切需要提升个人行为和建筑环境的环境可持续性,以适应日益炎热的世界。
极端高温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普遍,与高温相关的死亡和疾病预计会随之增多。《柳叶刀》(The Lancet)近日发表“高温与健康专辑(Series on Heat and Health)”,该专辑包括两篇文章。作者建议,应立即采取全球协调行动,以减缓气候变化并增强对极端高温的抵御能力,从而限制气温进一步升高,避免全球范围内的永久性和严重的极端高温,保护最脆弱的人群并挽救生命。
该专辑文章的作者呼吁,应将全球变暖的幅度控制在与《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1] 一致的 1.5℃目标以内,从而避免未来与高温相关的大量死亡。减少极端高温对健康的影响是当务之急,应包括立即改变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和个人行为,以避免与高温有关的死亡。该专辑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COP26 U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召开前发布。
有效且环境可持续的降温措施可以避免对健康造成最严重的影响。这些措施包括增加城市绿化、采用可反射建筑物热量的墙壁涂料,以及广泛使用电风扇和其他可用的个人降温技巧,热生理学家已经证明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人们调节体温,而不会加剧其他类型的生理压力。虽然空调在世界各地变得越来越普遍,但很多脆弱群体无法负担,其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高昂,而且在停电期间,许多人无法抵御极端高温。
该专辑的共同通讯作者、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 Kristie Ebi 教授说:“在对抗极端高温方面,我们需要采取两种战略方法。一是减缓气候变化,以减少碳排放并逆转地球的进一步变暖。二是确定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特别是针对资源匮乏地区。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每年都将面临数周的危险高温,我们需要找到可持续的有效方法为人们降温。” [2]
她补充说:“如果不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制定和部署循证的高温行动计划(evidence-based heat action plans),就意味着世界上许多人和社区将面临截然不同的未来。原来很正常的夏季活动——例如户外锻炼和室外工作——可能会面临巨大挑战,因为气候变暖意味着人们将更频繁地暴露在难以忍受的高温环境下,这种挑战在热带地区将更加巨大。” [2]
极端高温的健康风险
《柳叶刀》(The Lancet)同期发表一项最新全球疾病负担(GBD)模型模拟研究,指出2019 年有超过 356,000 例死亡与高温有关,并预计随着全球气温升高,这一数字还会增长。然而,专辑文章的作者指出,通过减缓气候变化和减少暴露于极端高温的情况,许多与高温有关的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当暴露于极端高温的应激情况下时,身体调节内部温度的能力可能会不堪重负,导致中暑(heat stroke)。此外,用以维持体温的生理体温调节反应会引发其他类型的生理压力,并可能导致心肺功能事件(参见论文 1,图 1)。极端高温的影响还与如下情况有关,如:住院和急诊次数增加,因心肺疾病和其他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增加,精神健康问题,不良妊娠和分娩结局,以及医疗费用增加。老年人和其他在极端高温下可能较难照顾自己的脆弱群体(例如居家隔离者和行动不便者)更有可能遭受极端高温的健康影响。
极端高温还会降低工人的生产力,尤其是经常暴露在高温下的数以十亿计的工人。这些工人常常报告说高温应激导致工作产出减少,其中许多人是体力劳动者,他们无法休息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减轻高温暴露的影响。
最后,气温升高还在加剧其他环境挑战,包括臭氧污染、森林火灾,以及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Ebi教授表示:“如果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有增无减,目前大约每 20 年才出现一次的极端高温天气或高温热浪在未来会更频繁地出现;到本世纪末时,甚至可能每年都会发生。气温不断升高,加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意味着更多的人将面临与高温相关的健康风险。” [2]
现在和未来有效的降温策略
为了应对上述健康影响,作者强调了在个人、建筑、城市和景观层面可以采取的有效降温策略。他们还建议针对特定情境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包括疗养院、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工作场所、学校、群众集会场所、难民营和体育运动场所,人们在这些地方可能特别容易受到极端高温的影响。
作者强调,个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让自己降温,并减轻因调节体温而产生的其他类型的生理压力,从而应对极端高温带来的健康风险。这些措施包括使用电风扇和喷雾风扇、使用喷雾或沾水的海绵打湿自己、穿湿衣服,以及把脚浸入冷水中。还有一些简单却有效且环境友好的策略,例如暂时停止身体活动、保持充足的水分(饮用冷水或热水均可),以及更换衣物或防护装备以改善通风等(参见信息图)。
本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Ollie Jay教授说:“极端高温暴露对身体的影响是一个明显且日益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如果我们多思考如何使用创新方法让自己的身体降温,而不是竭尽全力让周围的空气降温,那么我们在减轻高温暴露的影响方面就会有许多可持续和可获得的选择。” [2]
除了个人用于降低生理高温压力的方法外,对建筑物进行适应性调整也可以帮助室内环境降温。这些措施包括采用可以将热量从建筑物和环保墙面上反射出去以降低表面温度的外部涂层、改进的绝缘材料和玻璃窗,以及建筑内部及周围更好的通风条件。城市环境和周边景观的特点也会影响建成区的情况。湖泊、大片的草坪和公园、户外遮阳区域,以及减少城市内的污染都十分重要。
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高温行动计划不仅需要包括早期预警系统、强有力的监督和监测系统,还需要基于证据的降温策略。
Jay 教授表示:“我们在高温健康行动计划中推荐的个人降温策略必须基于科学证据,这一点至关重要。毕竟,仅仅制定一项计划是不够的;这项计划本身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在一些现有的高温健康行动计划中推荐的降温策略似乎都来自于传统的观点。例如,这些计划通常建议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摄入高蛋白食物,且不建议使用风扇;但研究表明,在较高温度下使用风扇和其他策略(例如,用水打湿身体或穿着湿衣服),是有效的降温措施。建立针对极端高温事件的早期预警系统,包括保护脆弱群体的循证措施,以及提高人们对高温带来的健康风险的认识,是减少当前和未来高温事件造成健康状况恶化和死亡的关键。” [2]
Jay教授补充道:“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球上的大部分人口未来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比现在更大的极端高温风险。预测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加剧,如果我们的社会想要在温度更高的未来世界中生存且繁荣兴盛,就必须立即深化对极端高温风险的研究、提高对应对措施的投资。” [2]
同期发表的《柳叶刀》社论写道:“[……]行动计划提供了适应极端高温的措施,但并未解决造成极端高温的根源——温室气体排放。只有预防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度对健康的影响……但我们也面临着一种危险情况,即应对气候危机的承诺不会反映在果断的行动和有效的政策中。[COP26] 会议的领导人必须提供变革性的监管框架、政策和投入,以确保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措施的可持续性。《柳叶刀》发表的文章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论据,证明了高温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极端温度正在不断升高
正如既往的研究报告所述,高温和低温都会导致死亡人数增加和不良健康状况。新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有 356,000 人死于高温。此外,研究人员还估计 2019 年有130万人的死亡与寒冷相关。该研究将非最适温度相关死亡与17种特定疾病原因联系起来,并强调其与心肺和代谢疾病死亡率的关联性,以及导致死亡的外部原因的关联性,例如人际暴力、自残、溺水和伤害 [3]。
在大多数地方,低温导致的死亡人数多于高温。自1990 年以来,与寒冷相关的死亡人数增加了 31%。相比之下,在研究期间可归因于高温的死亡增加了74%,表明极端高温死亡率正在上升,尤其是在世界上较为炎热的地区。作者指出,该研究仅使用了九个国家的死亡率数据,因此全球估计结果可能低估了极端温度对温度敏感性较高地区的影响,同时高估了其对温度敏感性较低地区的影响。此外,本研究缺乏欧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特定原因死亡率数据,并且仅包括一个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数据。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的Dr Katrin Burkart表示:“人们居住的地方对他们分别暴露于极端高温或低温天气的风险有很大影响。在大多数地区,低温对健康的影响更大,然而,我们的分析发现,在一些本就十分炎热的地方,例如南亚、中东和非洲的许多地区,极端高温的有害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了寒冷造成的危害。这令人十分担忧,因为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风险在近几十年来似乎一直在稳步增加。” [2] END
NOTES TO EDITORS
The modelling study was funded by 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t was conducted by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and 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he Heat and Health Series was supported by fund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and New South Wales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Planning,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Climate Change, Australia. It was conducted by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nd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SA, Monash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iversity of Sydney, and The Children’s Hospital at Westmead,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University of Tsukuba, Japan,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and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 UK, Shandong University, China,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Denmark, and ETH Zurich, Switzerland.
[1] The Paris Agreement: https://unfccc.int/process-and-meetings/the-paris-agreement/the-paris-agreement
[2] Quote direct from author and cannot be found in the text of the Article.
[3] The study uses data from 64.9 million deaths across nine countries (Brazil, Chile, China, Colombia, Guatemala, Mexico, New Zealand, South Africa, and the USA), which spans 29%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as well as approximately 95% of the inhabited global temperature range, and 79% of sociodemographic conditions. It identifies 17 causes of death related to both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s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stroke,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cardiomyopathy and myocarditis, diabete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homicide, suicide, drowning, mechanical injuries, animal-, disaster-, road- and other transport-related injurie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tudy extrapolates these data to provide global estimates.
题图 Copyright © GENT SHKULLAKU / Contributor / Getty Images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