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塞罕坝,那片林海里的故事

2021-08-26 11: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河北省的最北端

在中国沙化荒漠化的分布图上

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

在中国森林分布图上

相对于全国2亿多公顷的森林面积

这115万亩的人工林

似乎有些微不足道

塞罕坝机械林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是

她,每年为京津地区

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

释放氧气55万吨

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她,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

塞罕坝机械林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亲切地称她:

坝上!

其实,这样美丽的林海

并不是大自然的馈赠

自1962年建场以来

几代塞罕坝人

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地上

硬生生种出了人工林!

在茫茫荒原上营造起了百万亩林海

将荒山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

塞罕坝机械林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这片林海里

更有着一个个

令人动容的故事!

王尚海

是一个名字,也是一片林子

塞罕坝机械林场有一片林子

林子里有一座墓碑

那是塞罕坝林场

第一任党委书记——

王尚海的墓

墓碑旁

竖着他一米多高的雕像

深情地注视着林子里的一草一木

这片516亩的落叶松林

就是“尚海林”

在塞罕坝

人人都知道“一棵松”的典故

可以说,没有“一棵松”

就可能没有现在壮观的塞罕坝林海

其实,老书记王尚海

又何尝不是塞罕坝的“一棵松”

1962年

王尚海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

第一任党委书记

1962年

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

127名农林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听从党的召唤

响应国家号召

满怀青春激情

奔赴塞罕坝

与原有三个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

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

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3岁

三分之一多是大中专学生

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

刚刚40岁的王尚海

是承德地区农业局长

一家人住在承德市

一栋舒适的小楼里

塞罕坝建林场

组织上动员他去任职

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

后来曾担任围场

第一任县委书记的汉子

又奔赴新的战场

于是,他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

第一任党委书记

带着妻子和5个孩子

举家从承德迁至塞罕坝

建国初期

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塞罕坝变成了

“风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

遏止沙漠逼近北京的严峻形势

涵养京津地区水源

是国家赋予王尚海带领着的

这支369人队伍的特殊使命

因为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

造林的成功经验

1962、1963年

塞罕坝机械林场连续两年

造林成活率不到8%

加之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大家动摇了信心

于是

王尚海带着妻子和5个孩子

举家从承德迁至塞罕坝

破釜沉舟,以定军心

“山上能自然生长松树,

我就不信机械造林不活!”

严冬里的塞罕坝

太需要一次成功了

王尚海穿上老皮袄

骑上枣红马

和中层干部跑遍了林场的山山岭岭

他们发现

坝上残存的落叶松生长良好

还有不少直径一米以上的老伐根

“山上能自然生长松树,

我就不信机械造林不活!”

王尚海的倔强劲儿上来了

当年,王尚海(左三)和职工一起研究造林技术问题。

以张启恩、李兴源为代表的技术骨干

通过反复实践

创新了适合高寒地区的

“全光育苗技术”

培育出了“大胡子”

“矮胖子”优质壮苗

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

同时改进了苏制造林机械

和克罗索夫植苗锹

创新了“三锹半植苗法”

提高了造林质量与速度

集结!

向荒原“开战”

1964年4月20日

林场挑选了120名精兵强将

调集了最精良的装备

开展了提振士气的“马蹄坑大会战”

王尚海带头

会战期间谁都不准回场部

大家都吃住在山上

于是,在翘尾巴河北岸

一溜儿帐篷拉起来了

一群不服输的塞罕坝人

向荒原开战了

这一战就是30多天

由于连着多天不洗脸

去时的年轻小伙

回来时都变成了

胡子拉碴的“小老头”

“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

林场工作环境艰苦

妻子心疼

劝他辞职回老家

他说:“林场还没有建成,

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

他的老战友王振兴曾问他

真打算坚持干下去吗?

他说:“我连坟地都看好了,

在马蹄坑,

那是我参加机械造林

第一块成功的林地。”

1989年底

在亲人的悲恸中

病重的王尚海

在承德市一所医院的病床上

用手艰难地指向北方

艰难地说出三个字:

“塞……罕……坝……”

这是他在弥留之际

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句话

“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

“尚海纪念林”是王尚海安葬的地方

位于马蹄坑营林区的中心

他曾说

“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

1989年王尚海病逝前留下遗嘱

把自己的骨灰撒在

塞罕坝的山山水水

遵从老书记遗愿

他的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林区

1991年总场党委研究决定:

把1964年马蹄坑大会战的

516亩落叶松林

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

并树碑纪念

王尚海老书记

是塞罕坝的一面高扬的精神旗帜

激励着后来人

在第一代林场职工陈彦娴的眼中

王尚海并不像一个“当官的”

“他没有官架子,

穿得总是很破旧,

常年就在普通工人堆里,

一眼看去都分不出来。”

正是因为这平易近人的泥土气

和身边群众共同艰苦奋斗

才留下这望不到天际的塞罕坝林场

才留下让无数人传颂的塞罕坝精神

望海楼 夫妻楼

150多万次瞭望,59年平安

在塞罕坝林场

有9座望海楼

都建在远离人烟的制高点上

其中

有8座望海楼的守望者都是夫妻

在每年9月到第二年6月的防火期

他们白天每隔15分钟

晚上每隔1小时

就要登上楼顶

用望远镜四处眺望

记录下来

发现情况

则马上和林场汇报

多年来

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

重复着这样单调的工作

......

鸟瞰塞罕坝机械林场制高点——望火楼,绿树环抱,美景如画。

每隔15分钟瞭望一次

一年要瞭望28000多次

创业难,守业更难

防火

便是关乎林场存亡的重要工作

天桥梁望海楼好比一个边防哨所

人迹罕至

几乎与世隔绝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防火瞭望员

赵福洲、陈秀玲夫妇

每年都要在不通水电

没有人烟的望海楼

待上好几个月

用的是煤油灯、蜡烛

喝的是雪水、雨水

吃的是咸菜、干馍

防火员每年都要在不通水电、没有人烟的望海楼呆上好几个月。

夫妇俩的工作就是登高瞭望

看看是否有哪里冒烟了

就是没有情况

也要用固定电话向场部报个平安

这叫“零报告”

在每年近10个月的防火期里

瞭望、记日记、报告

是夫妻俩每天重复的工作,

他们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一次

一天就要瞭望96次

一年要瞭望28000多次

十年则要瞭望280000多次

……

1天24小时的瞭望记录

摞起来有半米多高

刘军和齐淑艳

是塞罕坝望海楼瞭望员

他们的青春

写满了瞭望与记录

瞭望员刘军、齐淑艳夫妇已在望海楼坚守了十几年。

1天24小时的瞭望记录

1天98次

每15分钟报1次平安

这样的记录本有500多本

摞起来有半米多高

这些数字

正是第二代塞罕坝夫妇的故事

简单而重复的守望

一做,就是十几个春秋

刘军夫妇的工作说起来极为简单

每年有六个月的防火期

他们只需白天每隔15分钟

晚上每隔1小时

登楼顶

用一个老旧的奥林巴斯望远镜

眺望周围方圆20公里的火情

并加以记录即可

其他时间

日常工作也是瞭望

然而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

夫妇二人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年复一年

已经做了十几个春秋

近乎无限的重复

让一切没那么简单了

即便冬夜,也只能轮流睡觉

没有一天记录缺失

包括春节、中秋节

这些阖家团圆的日子

刘军的桌子上

摆着许多本“望火楼瞭望报告笔记”

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时间

记录了何方、何地、发生何情况

“能见度50米”“能见度差”

“能见度极差”……

最多的

则是简单的两个字“无事”

对他们和林场所有人来说

这两个字是最大的安慰

有时,憋得难受了

就出去喊两声

塞罕坝人说

当地一年就一场风

从春刮到冬

这句略显心酸的话

道尽事实

塞罕坝年平均气温零下1.3℃

冬季最冷时气温零下40℃

滴水成冰

一年积雪7个月

即便在夏日的8月

白天上山也需要穿上厚外套

其他日子可想而知

拯救环境

需要经受环境不同寻常的考验

“望海楼”的墙壁上

挂着四代瞭望房舍的照片

第一代是仅一人多高的马架子

三角形的房顶上盖着茅草堆

第二代是一间简单的红砖房

上面有一个孤零零的窗户

一个烟囱

第三代是一间平房

配上稍高一些的瞭望楼

到第四代

才是几间平房

搭配上五层高的瞭望塔

“刚来的时候,

这里不通电、不通水,

取暖靠自己烧火。”

齐淑艳回忆

“当时住的红砖房,

天一冷上下透风,

裹着棉被都冻得发抖。”

寂寞,甚至极度寂寞

是这份工作的常态

最开始

两人还时不时吵架

后来,连吵架都无话可说了

冬天的山上

除了风声

就是偶尔传来的野兽叫声

静谧得如同世界边缘

有时,齐淑艳憋得难受了

就出去喊两声

然后听到空荡的林子里

传来自己的回音

父母对林场的爱与责任

也传承到儿子身上

枯燥和孤单

对于刘军和齐淑艳夫妇来说

都不是伤心难过的事

最伤心的是对儿子成长的疏于照顾

和长期两地分居

有时候想儿子想得没法

齐淑艳会跟丈夫吵架

更多的时候

是选择到林子哭喊一顿发泄出来

没有办法表达对儿子的愧疚之情

只能对着林子表达

而他们的儿子

也渐渐理解父母的选择与付出

并以父母为骄傲

中专上学回来后也选择进入林场

成为一名扑火队员

父母对林场的爱与责任

也传承到儿子身上

与繁华的大城市生活相比

儿子更热爱林场的蓝天绿树

现在的塞罕坝林场里

9座望海楼中有8座

都是夫妻共同坚守的

人们也把这些望海楼叫作

“夫妻望海楼”

50余年来

共有近20对夫妻守过望海楼

50余年来

上百万亩的塞罕坝

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塞罕坝上

还有更多令人动容的故事

“塞罕”是蒙古语,意为美丽。

“坝”是汉语,意为高岭。

在这片美丽的林海中

还有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些故事关于坚守

关于青春

关于热血

一支369人组成的年轻队伍

1962年,党中央作出批示

在河北承德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

一场不见硝烟的

“抗击风沙保卫战”拉开序幕

当年初春

一支由369人组成

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年轻队伍

骑马或依靠双腿走上高寒坝

在最低气温

只有零下43℃的高寒坝上

这群年轻人

只能睡在临时搭建的草窝棚里

夜里常常被刺骨的寒风冻醒

由于交通闭塞、物资紧缺

队员们的主要食物

只有粗面杂粮和野菜

一碟盐水泡黄豆

就是众人难得的“美味”

因为环境过于艰苦

369人的平均寿命

仅仅只有52岁

这一批年轻人

除了要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

如何让树苗存活下去

也是让他们头疼的问题

1962年,创业队伍种下了1000棵树苗

成活率不足5%

第二年,改良了种植方法后

大家满怀希望地

种下了1240棵树苗

只有不到100棵树苗存活了下来

白手创业,何其艰辛

遭惨败的年轻人泪眼婆娑——

“塞罕坝,我们还能救活你吗?”

为了成功创造

“绿色奇迹”的起点

当年的那群年轻人

顶风冒雪、攻克难题

1964年早春

大家带着精心培育的优质树苗

在最高气温

只有零下2℃的荒山上

整整坚守了整整一个月

20天后,改良后的小苗

放叶率达到了96.6%

面对516亩亲手栽活的绿色

在场所有人抱头痛哭——

“塞罕坝,活了!”

“六女上坝”

高考?还是上坝种树?

一个必须二选一的问题

1964年

正在承德读高中的“六个小姐妹”

面临着

她们人生的第一道“选择题”

当年上坝的六女,前排左至右:史德荣、甄瑞林,中排左王桂珍、右王晚霞,后排左陈彦娴、右李如意。

当时只有20岁的陈彦娴和

同宿舍的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

李如意、王桂珍几个姑娘

毅然地选择了响应国家号召

扎根最艰苦的塞罕坝植树造林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片段。

自此,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多了六个女孩的身影

上坝后,她们被分配到千层板林场

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在这里

她们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吃“黑面”烙饼

第一次住马棚、窝棚

第一次大雪中砍树

第一次连轴转十几个小时

春天,造林的时候

她们用纤细的手指

反复将一棵棵带泥浆的树苗

放到植苗机上

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冬天,上山伐树的时候

她们在没过膝盖的大雪中

把伐好的树木拿绳子捆好

用肩膀拉着从山上向下滑

哪怕一个个娇嫩的小脸

冻得起了泡

当时,上至林场领导、下到普通职工

都对这几个来自城市的女孩

刮目相看

她们用行动诠释了

“巾帼不让须眉”

古稀之年的“六女”之一陈彦娴,退休后一直住在围场县的家中,屋中的绿植依然很多。她说:“在塞罕坝看惯了满山的大树,所以我一直离不开绿色。”

时光带走了娇媚的容颜

时光留下了最美的印记

这片土地会永远记得

“六个姑娘”年轻的样子

“守护好这片林子

就是守护好自己的家”

九月清晨的塞罕坝气温已经只有几度

陆建刚刚跑完了五公里的拉练

他是一名80后扑火员

每天高强度的演习已经成为他的日常

陆建是标准的“林三代”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刚成立时

陆建的祖父就来到了这里

成为了第一代务林人

也是在林场

陆建的父亲陆爱国出生

陆爱国成为了一名瞭望员

陆爱国也说服了儿子陆建回到林场

成为一名救火队员

和过去的每一天一样

第三代护林人陆建

进入了全天防火备战状态

陆建说

他从小就生活在这片林子里

塞罕坝对于自己是故乡般的存在

他说守护好这片林子

就是守护好自己的家

“那是一种作为林场人

天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90后”、“大学生”

“林三代”……

这些标签

同时出现在一个文静

而又稍显柔弱的女孩子身上

她的名字叫刘鑫洋

2016年

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她

顺利通过考试

成为塞罕坝机械林场下辖的

千层板林场生产股的技术员

家中第三代林场人

说到自己的选择

刘鑫洋一脸平静

没有一点点的纠结和犹豫

问及原因

她将其归结为父辈的影响

和自己的初心

从成为林场人的那一刻起

她好像突然间明白了父辈的坚守

夏天,蚊虫叮咬

冬天,寒风袭人……

这些,都没能让刘鑫洋退缩

反而燃起了她的斗志

坚定了她留下来的决心

“那是一种责任,

一种作为林场人天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也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让刘鑫洋选择继承父母艰苦奋斗的精神

扎根坝上、守护林场

正是几代人奉献了青春

才创造出

“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

传奇故事

这样的奇迹

是三代林场人用青春、热血

誓与风沙环境、极寒气候

“死磕到底”拼出来的

他们把自己的生命自觉融入这片土地

活成了一棵棵阻挡风沙的树

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林……

他们把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

都献给了这片“海”

献给了,美丽的塞罕坝!

今天,当我们一次次为

这片林海的壮美感叹时

更应该向创造了

这片绿色奇迹的林海人

致敬!

来源:长城新媒体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塞罕坝,那片林海里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