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绿城中国张亚东:未来三年力争营收和利润倍增

澎湃新闻记者 孙雯
2021-08-26 16:46
来源:澎湃新闻
城势 >
字号

历时三年实现规模倍增后,绿城中国(3900.HK)下一个三年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营收和利润。

在8月25日举行的绿城中国2021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表示,2018年绿城销售额占了全行业1%的份额;2021年预计能占到2%的份额,并希望未来在份额上有所增加,在利润和营收上达到更大的增长。

销售额在业内占比将持续增长

截至2021年6月30日,绿城中国合同销售总额达1717亿元,同比增长88%。在克而瑞公布的全国操盘榜上提升至第7位。其中,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金额1369亿元,同比增长107%,权益金额713亿元,同比增长87%;代建管理项目合同销售金额348亿元,同比增长39%。

过去三年,绿城的规模实现了高速增长。2018年,绿城全年销售额1564亿元,2019年销售额达到2018亿,较上年增长29%,2020年销售额2892亿,较上年增长43%。今年年初,绿城将全年销售目标定为3100亿元,上半年已完成55%。绿城中国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李骏预计,公司全年销售额将会以较大幅度超过3100亿元销售目标。

“2018年的时候给大家承诺绿城三年上一个台阶,我们现在也给大家承诺,在未来的三年,绿城也会再上一个台阶。”张亚东说,2018年的时候绿城销售额占了全行业约1%的份额,2021年预计能占到2%的份额,希望未来在份额上还将有所增加。

“我们相信,今年绿城全年的利润和营收,都会超过中期达到的程度,甚至有明显的提升。”张亚东认为,未来三年绿城要聚焦营收和利润,争取实现倍增,为企业、股东、员工等提供更好回报。

上半年新增项目67个

与规模同步快速增长的是土储。根据中报,绿城上半年于31个城市新增项目67个,总建筑面积约1186万平方米,总货值2140亿元。预计新增货值中的37%可于当年实现销售转化,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供货效率提高。其中,一、二线城市的新增货值占比达78%。从区域布局上来看,新增货值中长三角依然是绿城的重仓区位,占比50%;环渤海占比达23%,长江中游及成渝占比13%。 

下半年,绿城预计整体可售货源约1411万平方米,整体可售金额约为3090亿元。其中,自投项目可售货值2312亿元,代建板块778亿元。

面对首轮集中供地,绿城参拍20个城市的142宗土地,最终在9个城市获取了23宗土地。在第二轮集中供地中,多个城市调整集中供地的出让方式。绿城中国执行董事、行政总裁郭佳峰表示,以天津为例,最高溢价率从50%下调到15%,封顶后又竞自持改为摇号,提高了参拍门槛,并严格资金监管,给房企留下利润空间,对资金合规性强、杠杆率低的国企、央企存在一定的利好。

郭佳峰指出,下半年绿城将坚持布局35个核心城市的核心板块,同时,还将积极开拓收并购、产城融合、城市更新等多元化拿地渠道。

“三道红线”争取提前进“绿档”

绿城的财务指标也在不断优化,截至6月30日,现金短债比1.5倍,净资产负债率76.0%,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72.6%。

绿城中国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耿忠强表示,净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主要是在满足财务安全及发展所需资金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但净资产负债率仍保持在合理水平,后续将继续控制在80%以下。

“为了公司的未来业绩有良好承接,绿城满足财务安全、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一直在速度和净负债率之间寻找平衡,公司上半年发力了不少优质地块,我们的净资产负债率有所提升,但是远远低于100%。目前,三道红线的指标总体可控。监管的要求是2023年进入绿档,我们争取提前进入绿档。”耿忠强解释。

外界始终保持关注的永续债,绿城也有所调整。截至2021年6月底,绿城中国有185亿元永续债。耿忠强介绍了永续债赎回的时间安排,7月绿城已经赎回了10亿元人民币的永续债,预计下半年还将赎回34亿元人民币,以及5亿美金的永续债,到2021年年底永续债的余额达到108亿元左右。2022年将赎回境外5亿美金的永续债以及境内的56亿元人民币永续债,2023年赎回最后的15亿元境内永续中票。在所有永续债未赎回之前,公司暂不考虑新的发行。

 

    责任编辑:叶莺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